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韶关模拟) 某校化学学习小组探究溶液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分液漏斗中盛有浓硫酸,锥形瓶中装有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准备】
      写出实验中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2. (2) 配制100mL溶液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3. (3) 【实验探究】

      向3mL溶液中通入 , 观察到溶液立即由黄色变成红棕色,放置12小时后,红棕色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结合已有知识,针对溶液呈红棕色学习小组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水解产生了红棕色的胶体;

      猜想2:与溶液中某种价含硫微粒形成了红棕色的配合物。

      为验证上述猜想,甲同学用激光笔照射该红棕色溶液,,证明猜想1不成立。

    4. (4) 乙同学查阅文献得知猜想2正确,并设计了下表3组实验,以确定红棕色配合物的配体是中的哪一种(实验均在常温下进行)。

      组别

      溶液1(1mL)

      溶液2(2mL)

      现象

      a

      溶液

      的饱和溶液

      溶液1和溶液2混合后,组别a、b、c所得溶液红棕色依次加深。

      b

      的饱和溶液,用固体调节.

      c

      的饱和溶液,用固体调节

      已知:常温下,溶液中价含硫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及有关信息可知,红棕色配合物中的配体是(填写微粒符号),依据的实验证据是

    5. (5) 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利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溶液中有色物质的吸光度,吸光度 , 其中k为摩尔吸收系数;L为液层厚度即光路长度,在实验中液层厚度保持一致;c为有色物质的浓度。

      丙同学经过思考,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除了pH会影响溶液红棕色的深浅,还有一个因素也可能会影响溶液红棕色的深浅。于是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填写下表中空白处。

      实验序号

      操作

      吸光度

      1

      把1mL 0.1mol/L溶液与2mL饱和溶液混合均匀,溶液变成红棕色,测定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

      2

      ,测定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

      实验结果讨论:若 , 则该因素不影响溶液红棕色的深浅;若 , 则该因素会影响溶液红棕色的深浅。

    6. (6) 丁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配合物在溶液中存在解离平衡,如:

      丁同学设计实验,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证明解离平衡的存在。请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限选试剂为:溶液,溶液,固体,固体

      实验序号

      操作

      吸光度

      结论

      3

      向3mL 0.1mol/L溶液中通入 , 溶液立即由黄色变成红棕色,测定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

       

      4

              ①     , 测定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

              ②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平衡向        ③    移动(填“左”或“右”)

  • 1. (2024高一下·浙江开学考) 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选项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一下·开远开学考) C、N、S氧化物中许多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当它们分散到空气中时,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下列有关这些元素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将有利于减少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产生 B . N与S的某些氧化物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 C . “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着直接的关系 D . 这些氧化物使雨水的 , 我们把的雨水称之为酸雨
  • 1. (2024高一下·开远开学考) 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燃煤时为减少X的排放,可在煤中添加石灰石 B . X有漂白性,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 . Z与铁反应时,Z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 N可由其相应单质直接化合生成
  • 1. (2024·宝鸡模拟)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中试剂

    b中试剂

    c中试剂

    实验目的

    装置

    A

    浓硫酸

    品红溶液

    验证具有漂白性

    B

    浓氨水

    碱石灰

    浓硫酸

    制备纯净的

    C

    稀盐酸

    溶液

    验证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D

    溶液

    饱和硼酸溶液

    澄清石灰水

    验证酸性强弱: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一下·丰城开学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已知:C+2H2SO4(浓)CO2+2SO2↑+2H2O)
    1. (1) 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
    2. (2) 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SO2 , 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②装置H的作用为

    3. (3) 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取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填Ⅰ、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 (2024高一下·唐山开学考)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情况。甲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1. (1) 装置C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将装置补充完整
    2. (2) 装置A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装置B用于干燥气体,则其中盛装的试剂为;装置D的作用是;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实验中甲组同学取6.4g铜片和浓硫酸置于烧瓶中共热,反应结束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乙组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填标号)。
  • 1. (2024高一下·唐山开学考) 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及氮氧化物等,用硫酸铈循环法吸收的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硫酸型酸雨(pH<5.6) B .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C .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 , 可以选用盐酸酸化的溶液 D . 理论上每吸收标准状况下消耗
  • 1. (2024高一下·唐山开学考) 某同学为验证的性质,在培养皿中放置几团浸有不同物质的棉球,然后向固体上滴加浓硫酸,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棉球所浸物质

    实验现象

    解释

    A

    品红溶液

    褪色

    具有氧化性

    B

    滴有酚酞的溶液

    不褪色

    不能漂白酚酞试液

    C

    酸性溶液

    褪色

    具有还原性

    D

    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一下·唐山开学考) 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硫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 , 氧气过量时,也可直接生成 B . 用浓硫酸与反应制备时,浓硫酸中的质量分数越高越好 C . 的水溶液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反应放出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4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