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肇庆模拟) 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欲制备SO2并探究其相关反应。

     

    1. (1) Ⅰ.SO2的制备
      实验小组以亚硫酸钠(Na2SO3)粉末和70%的硫酸为原料制取SO2 , 并要求能够控制反应速率,下列可选用的仪器是(填标号)。

    2. (2) Ⅱ.SO2与FeCl3溶液相关反应的探究

      实验事实:小组同学向1mL0.5mol/LFeCl3溶液中通入SO2至饱和,溶液先变成红色,静置5min后溶液红色变浅,慢慢变为黄色,静置9h后溶液变为绿色。

      提出问题:溶液变为红色与什么微粒有关?

      查阅资料:①Fe3+易与阴离子形成配合物,且Fe(Ⅲ)配合物常呈现特殊颜色。

      ②SO2溶液中,存在的含有硫元素的微粒有SO2、H2SO3

      提出猜想:a.溶液变为红色与有关;

      b.溶液变为红色与有关。

      实验验证:为验证猜想,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1mL1mol/LFeCl3溶液于试管中,加入3mL1mol/LNa2SO3溶液,观察5min内的颜色变化

      溶液变为红色

      取1mL1mol/LFeCl3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溶液,观察5min内的颜色变化

      溶液变为红色

      完成表格:实验②中加入溶液。
    3. (3) 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都变为红色,因此无法得出实验结论。

      进一步验证:为进一步验证猜想,小组同学配制系列溶液并测量其吸光度,绘制出右图曲线。

      测量溶液:0.5mL1mol/LFeCl3溶液+amL1mol/LNa2SO3溶液+bmL1mol/LNaHSO3溶液

      参比溶液:0.5mL1mol/LFeCl3溶液+0.5mL1mol/LNa2SO3溶液+7mL蒸馏水

      图中A、B、C三点对应加入各试剂的体积如表所示。

      1mol/LFeCl3/mL

      1mol/LNa2SO3/mL

      1mol/LNaHSO3/mL

      A

      0.5

      4.0

      0.0

      B

      a

      b

      C

      0.0

      4.0

      说明:①已知吸光度大小与溶液中红色物质浓度成正比。②参比溶液的作用是空白对照,设定参比溶液的吸光度为0。

      补充上表中数值,其中a=,b=

    4. (4) 实验结论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推测:溶液变为红色与(填离子符号)有关。

    5. (5) 拓展探究

      将静置9h后变为绿色的溶液分为两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写出溶液变为绿色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试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溶液红色变浅直至消失的原因:

    6. (6) 写出二氧化硫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 1. (2024·肇庆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向左倾斜Y形试管使反应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装置Ⅱ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B . 装置Ⅲ中产生白色沉淀,其主要成分为CaCO3和CaSO3 C . 装置Ⅳ中无明显现象 D . 装置不变,仅将装置Ⅰ中的蔗糖换成木炭,也能出现相同的现象
  • 1. (2024·韶关模拟) 某校化学学习小组探究溶液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分液漏斗中盛有浓硫酸,锥形瓶中装有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准备】
      写出实验中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2. (2) 配制100mL溶液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3. (3) 【实验探究】

      向3mL溶液中通入 , 观察到溶液立即由黄色变成红棕色,放置12小时后,红棕色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结合已有知识,针对溶液呈红棕色学习小组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水解产生了红棕色的胶体;

      猜想2:与溶液中某种价含硫微粒形成了红棕色的配合物。

      为验证上述猜想,甲同学用激光笔照射该红棕色溶液,,证明猜想1不成立。

    4. (4) 乙同学查阅文献得知猜想2正确,并设计了下表3组实验,以确定红棕色配合物的配体是中的哪一种(实验均在常温下进行)。

      组别

      溶液1(1mL)

      溶液2(2mL)

      现象

      a

      溶液

      的饱和溶液

      溶液1和溶液2混合后,组别a、b、c所得溶液红棕色依次加深。

      b

      的饱和溶液,用固体调节.

      c

      的饱和溶液,用固体调节

      已知:常温下,溶液中价含硫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及有关信息可知,红棕色配合物中的配体是(填写微粒符号),依据的实验证据是

    5. (5) 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利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溶液中有色物质的吸光度,吸光度 , 其中k为摩尔吸收系数;L为液层厚度即光路长度,在实验中液层厚度保持一致;c为有色物质的浓度。

      丙同学经过思考,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除了pH会影响溶液红棕色的深浅,还有一个因素也可能会影响溶液红棕色的深浅。于是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填写下表中空白处。

      实验序号

      操作

      吸光度

      1

      把1mL 0.1mol/L溶液与2mL饱和溶液混合均匀,溶液变成红棕色,测定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

      2

      ,测定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

      实验结果讨论:若 , 则该因素不影响溶液红棕色的深浅;若 , 则该因素会影响溶液红棕色的深浅。

    6. (6) 丁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配合物在溶液中存在解离平衡,如:

      丁同学设计实验,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证明解离平衡的存在。请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限选试剂为:溶液,溶液,固体,固体

      实验序号

      操作

      吸光度

      结论

      3

      向3mL 0.1mol/L溶液中通入 , 溶液立即由黄色变成红棕色,测定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

       

      4

              ①     , 测定溶液中红棕色物质的吸光度

              ②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平衡向        ③    移动(填“左”或“右”)

  • 1. (2024高一下·开远开学考) 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燃煤时为减少X的排放,可在煤中添加石灰石 B . X有漂白性,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 . Z与铁反应时,Z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 N可由其相应单质直接化合生成
  • 1. (2024·宝鸡模拟)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中试剂

    b中试剂

    c中试剂

    实验目的

    装置

    A

    浓硫酸

    品红溶液

    验证具有漂白性

    B

    浓氨水

    碱石灰

    浓硫酸

    制备纯净的

    C

    稀盐酸

    溶液

    验证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D

    溶液

    饱和硼酸溶液

    澄清石灰水

    验证酸性强弱: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一下·丰城开学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已知:C+2H2SO4(浓)CO2+2SO2↑+2H2O)
    1. (1) 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
    2. (2) 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SO2 , 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②装置H的作用为

    3. (3) 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取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填Ⅰ、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 (2024高一下·唐山开学考)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情况。甲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1. (1) 装置C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将装置补充完整
    2. (2) 装置A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装置B用于干燥气体,则其中盛装的试剂为;装置D的作用是;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实验中甲组同学取6.4g铜片和浓硫酸置于烧瓶中共热,反应结束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乙组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填标号)。
  • 1. (2024高一下·唐山开学考) 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及氮氧化物等,用硫酸铈循环法吸收的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硫酸型酸雨(pH<5.6) B .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C .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 , 可以选用盐酸酸化的溶液 D . 理论上每吸收标准状况下消耗
  • 1. (2024高一下·唐山开学考) 某同学为验证的性质,在培养皿中放置几团浸有不同物质的棉球,然后向固体上滴加浓硫酸,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棉球所浸物质

    实验现象

    解释

    A

    品红溶液

    褪色

    具有氧化性

    B

    滴有酚酞的溶液

    不褪色

    不能漂白酚酞试液

    C

    酸性溶液

    褪色

    具有还原性

    D

    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一下·唐山开学考) 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硫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 , 氧气过量时,也可直接生成 B . 用浓硫酸与反应制备时,浓硫酸中的质量分数越高越好 C . 的水溶液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反应放出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4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