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17高二下·怀仁期中) 在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需要始终保持的思想方法是( )
    A . 设置梯度 B . 等量原则 C . 单一变量原则 D . 重复性原则
  • 1. (2017高二下·怀仁期中) 以下是有关酶的两个实验,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表1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1

    加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

    加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3

    温度处理

    60℃

    100℃

    O℃

    4

    加碘液

    2滴

    2滴

    2滴

    1. (1) 表1所示为探究的实验。
    2. (2) 该实验的正确步骤为(用表2中操作步骤中的序号表示)。

      表2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1

      加淀粉溶液

      2mL


      2

      加蔗糖溶液


      2mL

      3

      加斐林试剂甲

      2mL

      2mL

      4

      加斐林试剂乙

      数滴

      数滴

      5

      加淀粉酶溶液

      1mL

      1mL

    3. (3) 表2所示为探究的实验。
    4. (4) 请修正操作方法步骤中的错误:

                     

                    

                

    5. (5) 该实验结果能否用碘液检测?
  • 1. (2016高三上·扬州开学考) 研究酶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并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甲酶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2. (2) 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细胞技术实质上固定的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上图2中[](填数字序号及名称).
    3. (3) 在生活实践中,酶制剂在洗衣粉中被广泛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品牌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曲线图A、B表示(如图3).

      ①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

      ②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恢复到45℃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4. (4) 在现代生物工程中,可用酶在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以获得包裹在蛋白质中的DNA片段信息,过程如图4所示.

      ①a、b过程中,酶作用的部位依次是

      ②若将获得的DNA片段用PCR技术进行扩增,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所需酶的不同之处是

  • 1. (2016高三上·扬州开学考) 谷物中淀粉酶活性是影响啤酒发酵产酒的重要因素.某科研小组为寻找啤酒发酵的优良原料,比较了小麦、谷子、绿豆萌发前后淀粉酶活性,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分析回答:

    ①谷物的萌发:称取等量小麦、谷子、绿豆三种谷物的干种子,都均分为两份,其中一份浸泡2.5h,放入25℃恒温培养箱,至长出芽体为止.

    ②酶提取液的制备:将三种谷物的干种子和萌发种子分别里于研钵中,加入石英砂和等量蒸馏水研磨、离心,制备酶提取液.

    ③反应进程的控制:分别取②制备的酶提取液1mL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加入1mL1%的淀粉溶液,25℃保温5min后,立即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保温5min.

    ④吸光度的测定:在试管中加入_________、摇匀、加热,当溶液由蓝色变为砖红色后,用分光光度计依次测定各试管的吸光度.

    ⑤酶活性的计算:将测定值与标准麦芽糖溶液吸光度比对,计算出淀粉酶活性,结果如表:

    名称

    小麦

    谷子

    绿豆

    未萌发谷物的淀粉活性/U•g﹣1

    0.0289

    0.0094

    0.0074

    萌发谷物的淀粉酶活性/U•g﹣1

    5

    1.7645

    0.0395

    1. (1) 本研究的自变量是
    2. (2) 步骤②中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步骤③中立即将试管在沸水浴中保温5min的作用是 . 避免因吸光度测定先后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步骤④“?”加入的试剂是
    3. (3) 实验结果表明,谷物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 , 其意义是
    4. (4) 本实验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是应优先选择作为啤酒发酵的原料.
  • 1. (2017·延边模拟) 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 (1) 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 (2) 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3. (3) 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法进行计数.
    4. (4) 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设计后续实验.
  • 1. (2017·株洲模拟) 为了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某生物兴趣小组以三种微生物提取液(提取液中淀粉酶浓度相同)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实验操作

    蒸馏水(mL

    2

    2

    2

    A

    pH=8缓冲液

    0.5

    0.5

    0.5

    0.5

    淀粉溶液(mL)

    1

    1

    B

    1

    甲生物提取液(mL)

    C

    乙生物提取液(mL)

    D

    丙生物提取液(mL)

    E

    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总体积(mL)

    3.8

    3.8

    3.8

    3.8

    滴加等量的碘液

    实验结果

    颜色深浅程度

    ++

    +

    F

    注:“+”显色,“+”越多显色越深;“﹣”不显色

    1. (1) F的颜色深浅程度为(用“+”或“﹣”表示).
    2. (2)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属于无关变量,保持相同即可,该说法是(填“对”、“错”)的.
    3. (3) 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 其特性有
  • 1. (2016高二下·绍兴期末) 根据材料答下列有关问题.

    某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来包埋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如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的活性和酶的数量)

    1. (1) 从图1可以看出:固定化小麦酯酶比游离的小麦酯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
    2. (2) 从图2可以看出:海藻酸钠浓度为时的小麦酯酶活力最强.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的原因是
  • 1. (2019高一下·南昌月考)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 . 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 1. (2016高三上·厦门开学考) 如图1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图1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
    2. (2) 据图1,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
    3. (3) 下表是图一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1可知表中③处应是,⑧处应是

      温度(℃)

      A酶活性(mmol•S1

      3.1

      3.8

      5.8

      6.3

      5.4

      2.9

      0.9

      B酶活性(mmol•S1

      1.1

      2.2

      3.9

      3.4

      1.9

      0

    4. (4) 图2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在图2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5. (5) 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
  • 1. (2015高一上·宜昌期末) 为了探究从甲、乙、丙三种微生物获取的碱性淀粉酶的活性,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从上述三种微生物提取了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第二步:按下表要求完成操作.并在表中各列的字母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mL).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蒸馏水

    2

    2

    2

    A

    pH=8缓冲液

    0.5

    0.5

    0.5

    0.5

    淀粉溶液

    1

    1

    1

    1

    甲生物提取液

    0.3

    乙生物提取液

    0.3

    丙生物提取液

    0.3

    总体积

    3.8

    3.8

    3.8

    3.8

    第三步: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第四步:取出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第五步:观察比较各支试管溶液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如下:(“+”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表示不变色):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颜色深浅程度

    ++

    +

    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写表中的数值:A为 , C的颜色深浅程度为(用“+++”或“﹣﹣”表示).该实验作为实验组的试管是 , 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排除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2)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无关变量有(至少写出2种).
    3. (3) 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试剂来检测生成物.若用该试剂检验,还需要对试管处理,才能据颜色变化深浅判断出实验结果.
    4. (4) 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浓度相同,但不同.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