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南湖月考)  实时荧光定量PCR可用于对样品中特定DNA序列进行定量分析。将荧光标记的Taqman探针与待测样本DNA混合,当探针完整时,不产生荧光。在PCR过程中,与目的基因结合的探针被TaqDNA聚合酶水解,R与Q分离后,在特定光的激发下R发出荧光,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荧光信号强度增加,通过实时检测荧光信号强度,可得Ct值(达到荧光阈值所经历的循环次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荧光基因R连接在探针的3’端 B . 该反应体系中并未加入ATP,所以新链的合成不需要消耗能量 C . TaqDNA聚合酶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合成磷酸二酯键 D . Ct值越小,说明样品中特定DNA序列的含量越多
  • 1. (2024高二下·封开期中)  PCR是多聚酶链式反应的缩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RCR的原理是DNA半保留复制 B . 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需要解旋酶 C . PCR扩增目的基因需要合成引物 D . PCR可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 1. (2024高二下·肇庆期中)  人乳铁蛋白(hLTF)是一种铁结合的糖蛋白、具有抑菌、提高免疫力等重要功能。研究者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能生产hLTF的奶牛,从牛奶中分离提纯hLTF,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原核生物中获取的质粒不适用于直接构建真核生物的表达载体,其启动子需要进行替换才有可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主要原因是
    2. (2) 研究人员采用小鼠乳清酸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来替换pA质粒中的部分序列,再拼接hLTF基因,最终形成pW2-hLTF重组质粒,过程如下图:  

      科学家常用PCR特异性地快速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是

      PCR扩增过程中每次循环一般可分为。在扩增小鼠乳清酸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终止子和hLTF基因时,均需引入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以便剪接到质粒的指定位置。据图分析,PCR扩增小鼠乳清酸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所需的两种引物应分别包含(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3. (3)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将修饰后的hLTF基因插入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后,不一定能获得所需要的基因表达载体,原因是
    4. (4) 经检测筛选所获得的基因表达载体pW2-hLTF通过的方法导入到奶牛的受精卵细胞中,以获得能产生hLTF的转基因奶牛。
  • 1. (2024高二下·惠城期中)  抗凝血酶Ⅲ是一种药用蛋白,对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抗凝血酶Ⅲ的产量,科研人员设计利用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抗凝血酶Ⅲ,并获得了成功。制作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流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获取了抗凝血酶Ⅲ基因后,需要通过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扩增,扩增的原理是,扩增抗凝血酶Ⅲ基因的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使用解旋酶,原因是
    2. (2)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将抗凝血酶Ⅲ基因插入到启动子与之间,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
    3. (3) 获取重组质粒后,将重组质粒导入受精卵。从崂山奶山羊A的卵巢中获取卵子和从崂山奶山羊B的睾丸中获取精子,其中精子要进行处理才具备受精的能力。图1中步骤④常用的方法是
    4. (4) 科研人员通过实验获得三只转基因奶山羊D(甲、乙、丙)。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只奶山羊和非转基因奶山羊进行了基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非转基因奶山羊体内无抗凝血酶Ⅲ基因,甲、乙、丙三只奶山羊体内均含有抗凝血酶Ⅲ基因。进一步检测抗凝血酶Ⅲ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

      注:图中黑色条带为抗原—抗体杂交带,表示相应蛋白质的存在。M泳道条带为相应标准蛋白所在位置。根据以上信息分析,该检测结果说明

  • 1. (2024高二下·惠城期中)  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可利用DNA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的特点来提取DNA B . 将提取到的丝状物与二苯胺溶液充分混匀后,溶液即可变为蓝色 C . 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耐高温的DNA 连接酶,该酶在延伸过程中起作用 D . 电泳时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凝胶浓度、分子大小及构象有关,为便于观察,可在凝胶中添加核酸染料
  • 1. (2024高二下·惠城期中)  在基因工程中,常用PCR 特异性地快速扩增目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PCR 的变性是通过解旋酶将 DNA 的两条模板链分开的过程 B . PCR 的复性是目的基因的两条模板链相互结合的过程 C . 在 PCR 的延伸过程中,DNA 聚合酶将脱氧核苷酸加到引物的5'端 D . PCR 过程中每循环一次会使目的基因的数目增加一倍
  • 1.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  PCR 技术不仅可用于基础研究,还适用于日常的临床诊断、法医学调查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采用PCR方法进行研究,其反应程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PCR 反应中的每次循环的变性、复性、延伸过程,都涉及氢键的形成或断裂 B . 延伸和后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和4种核糖核苷酸 C . PCR应用于临床病原菌检测,所用的引物应该能与病原菌的两条单链DNA特异性结合 D . 后延伸过程可使目的基因的扩增更加充分
  • 1. (2024高三下·番禺模拟) 中药红花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因在植物发育中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调控和对环境刺激的响应而被广泛研究。研究人员从红花盛花期花瓣中提取了总RNA,通过转基因实现了PAL基因(2124bp)在红花悬浮细胞中的超表达(具体过程见下图),为研究PAL基因在红花次生代谢产物代谢途径中的功能和对环境刺激的响应奠定了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次生代谢产物一般(填“是”或“不是”)植物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从红花盛花期花瓣中提取总RNA的理由是
    2. (2) RT-PCR是将mRNA逆转录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反应相结合的技术。若要在该体系中通过①从总RNA中扩增出PAL基因的cDNA,应加入的2种引物。
    3. (3) 构建质粒2时,需要利用限制酶BglⅡ和BstEⅡ对图中PAL基因和质粒1进行双酶切;验证质粒2是否构建成功时,若用上述双酶切质粒后电泳得到两种条带,(填“能”或“不能”)说明质粒2构建成功,请说明理由:
    4. (4) GUS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催化X-Gluc(一种无色物质)分解为蓝色物质,实验农杆菌和红花细胞中均无该基因。加工质粒1时,引入GUS基因可以起到的作用;选择悬浮细胞而不是愈伤组织作为PAL的生物反应器的原因是
  • 1. (2024·揭阳模拟)  病毒X为RNA病毒,有多种亚型,不易研制相应的疫苗。科研 工作者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发明了一种制备病毒X活疫苗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疫苗可以预防4种亚型的病毒X,该过程分为如下4个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I:改造病毒X的部分基因。该步骤可以使病毒X失去在正常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能力。该过程以病毒X的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获取对应的DNA片段后,再通过PCR技术扩增DNA。

      ①逆转录和PCR两个过程中利用的原料均是

      ②科研 工作者将获取的DNA中的某些基因(不包括表面抗原基因)内个别编码氨基酸的碱基序列替换成编码终止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与改造前相比,改造后的病毒X不能复制产生子代病毒,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2. (2) 步骤Ⅱ: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科研 工作者将改造后的基因及4种病毒X表面抗原等其他基因一起构建重组质粒,并保存。构建表达载体时须将改造后的基因及4种病毒X的表面抗原等基因置于启动子和之间,启动子是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3. (3) 步骤Ⅲ:构建适合改造病毒增殖的转基因宿主细胞。设计合成一种特殊tRNA的基因,其产物的反密码子能与(1)中的终止密码子配对结合,并可携带一个非天然氨基酸Uaa。将该基因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宿主细胞。筛选和鉴定获得成功表达上述tRNA的转基因宿主细胞,提取宿主细胞的全部R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特殊tRNA的基因与之杂交,结果出现了RNA—RNA杂交带。该检测方法的原理是,结果说明
    4. (4) 步骤Ⅳ:利用转基因宿主细胞制备疫苗。将(2)中的重组质粒导入(3)中的转基因宿主细胞,并在补加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则该宿主细胞能利用上述特殊tRNA翻译出改造后的病毒X基因的完整蛋白,产生大量子代病毒,该子代病毒不经灭活或减毒即可制成疫苗。与其他活疫苗相比,该疫苗无致病性,更安全,且可预防多种由病毒X引起的疾病,原因是
  • 1. (2024·广西模拟) 葡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EthylCarbamate,EC)是一种潜在致癌物,主要由尿素和乙醇反应生成。通过在亲本酿酒酵母菌株中,敲除一个拷贝的精氨酸酶基因CAR1,同时选用强启动子PGK1过表达脲基酰胺酶基因DUR1、2,来获得低产EC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与亲本菌株相比,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发酵性能及风味物质不受影响,尿素和EC的含量分别降低了40.38%和34.45%。满足葡萄酒相关领域对酵母的较高要求,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1) 下图为目的基因脲基酰胺酶基因DUR1、2的部分序列:

      模板链3'-TACTGTCAATCA……ATGACGGCCACT-5'

      编码链5'-ATGACAGTTAGT……TACTGCCGGTGA-3'

      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____。

    2. (2) 如图所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为避免反向拼接应选择(填写酶的具体名称)识别并切割质粒,再用DNA连接酶连接。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3. (3) 已知目的基因上无相关酶切位点,应在引物的(填5'或3')端设计酶切序列,目的基因上游设计的酶切序列+引物序列为5'--3'。
    4. (4) 已知DUR1、2基因的转录模板链为A链,如果采用一定方法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进行反向连接,构建出反义DUR1、2基因,则其转录模板链为链。将其导入之前的转基因工程菌中,其结果无法获得低EC产品,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