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昆明模拟) 聚乙烯(PE)由乙烯(CH2=CH2)聚合而成,是农用地膜的主要成分,因其难以被降解,废弃物常造成“白色污染”。下图为研究人员筛选PE降解菌的实验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保证土样中含有PE 降解菌,最好到(填有或无)农用地膜覆盖的农田中取样,原因是
    2. (2) 土样中的 PE 降解菌主要是(填“好氧菌”或“厌氧菌”)
    3. (3) 振荡培养7天后,可见A组培养液明显浑浊,B组培养液未出现浑浊,原因是
    4. (4) 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后培养的目的是
    5. (5) 研究发现在培养筛选得到 PE 降解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含有降解聚乙烯的两种关键酶。可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这两种酶,凝胶色谱法是根据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分离得到的酶一般可通过法固定,从而实现重复利用。
  • 1. (2024高三下·成都开学考)  四川盛产橘子,利用橘子生产果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残渣(皮渣),目前这些皮渣主要用作饲料或肥料。为了提高橘子产业的经济收益,研究人员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拓展其利用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产果汁时,为解决果肉的出汁率低、耗时长,榨取的果汁浑浊、容易发生沉淀等问题,可以向果肉中加入果胶酶,果胶酶的作用是。制成果汁后,果汁中的酶很难回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固定化酶或者固定化细胞技术,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包埋法、。固定化酶时,通常不宜采用包埋法的原因是
    2. (2) 橘子皮渣中含有较多的天然食用色素花色苷,可用萃取法提取。萃取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萃取步骤依次为:皮渣→粉碎→干燥→萃取→→浓缩→花色苷。
    3. (3) 为了解皮渣中微生物的数量,取10g皮渣加入90mL无菌水,混匀、静置后取1mL上清液,1×104倍稀释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别将0.1mL菌液接种于三个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对应的三个平板中菌落数量分别为78、91和95,则每克皮渣中微生物数量为个。
    4. (4) 皮渣堆积会积累醋酸菌,可从中筛选优良菌株。制备醋酸菌初筛平板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性。培养筛选得到的醋酸菌,在缺少糖源的液体培养基中可加入乙醇作为
  • 1. (2023高三上·仁寿月考) 果胶酶广泛应用于果汁和果酒的加工工业,研究人员利用海藻酸钠和CaCl2固定化果胶酶产生菌——黑曲霉菌,研究了固定化黑曲霉菌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对苹果汁出汁率的影响,每组测定了苹果原浆的质量(m1)和离心后苹果渣的质量(m2),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果胶和纤维素共同构成了植物细胞壁,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它的组分包括(答出三个)。
    2. (2) 根据测定结果,各组的出汁率可以用表示,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固定化黑曲霉菌使用第10次时,果胶酶对果胶(填“有”或“没有”)分解作用。

    4. (4) 固定化黑曲霉菌不宜采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原因是;固定过程中溶化海藻酸钠时应采用的方法,以防止焦糊。
    5. (5) 制备固定化黑曲霉菌时,海藻酸钠能和CaCl2反应产生海藻酸钙,而柠檬酸钠能与海藻酸钙反应,使其溶解。请你设计实验测定某凝胶珠中黑曲霉菌的活菌数,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1. (2023高三上·遂宁模拟)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遂宁芝麻油品质优良,香味浓郁,是传统的烹饪和调味佳品。传统的芝麻油在制作时需将芝麻磨碎,压榨、过滤去除渣滓,得到芝麻油,但这种方法的提取效率较低。若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相关酶处理芝麻,则可明显提高提取效率。据题回答:

    1. (1) 制作过程处理压榨芝麻使用的相关酶是;若用相关酶处理芝麻,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原因是
    2. (2) 为使相关酶能反复利用,常用到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化酶一般不用方法;固定化技术常用的载体是
    3. (3)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相关酶处理芝麻的最适pH,在相同温度和时间内,测得在pH为5、7、9条件下降解100g芝麻所需酶量依次为3mg、1mg、5mg,则上述三个pH中,pH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pH,应围绕pH设计后续实验。
    4. (4) 芝麻油含有丰富的脂肪和维生素E,脂肪和维生素E的分子式分别为C57H110O6、C29H50O2 ,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凝胶色谱法(填“适用于”或“不适用于”)分离脂肪和维生素E,理由是
  • 1. (2023高三上·成都开学考) 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的方法属于物理吸附法 B . 若底物是大分子,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催化该反应 C .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后者需要一定的营养 D . 用化学结合法一定不会对固定化酶的活性产生影响
  • 1. (2023高三上·成都开学考) 为了体验固定化酶在生产中的优势,某兴趣小组用注射器制作了固定化酶反应柱,示意图如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固定化酶技术能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B . 在气门芯上部装一个筛板可以防止固定化酶漏出 C . 此装置中酶的固定应该使用化学结合法或者物理吸附法 D . 为防止杂菌污染,该装置制作完成后应进行高温灭菌
  • 1. (2024高三上·成都模拟) 下图1为固定化酵母细胞的部分操作,图2为其实验结果。针对图示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1X溶液有利于凝胶珠的形成,用自来水配制即可 B . 图1中注射器距离X溶液液面的远近对凝胶珠的形状无影响 C . 图2中出现的实验结果最可能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小所致 D . 改变图1中滴加溶液的速度也可能导致图2的结果
  • 1. (2023高二下·绵阳期末)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下列有关固定化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酶的分子小,更适合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 B . 固定化细胞是固定的一系列酶,对酶的活性影响更小 C . 底物是大分子物质时,不易进入细胞,宜采用包埋法 D . 包埋法将细胞均匀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
  • 1. (2023高二下·内江期末)  乳糖酶能够催化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乳糖酶的制备及固定化步骤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于培养产乳糖酶的微生物L的培养基在接种前需要通过法进行灭菌。研究人员通常根据菌落的特征来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时。
    2. (2) 为了得到产乳糖酶微生物L的单菌落,可用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3. (3) 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其中的乳糖酶时﹐比乳糖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先被洗脱分离出来,原因是
    4. (4) 工业生产中往往将乳糖酶固定在(填“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将其装入反应柱内后,需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固定化酶柱﹐以除去未吸附的乳糖酶。一般来说,酶不适合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
  • 1. (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 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操作容易、成本更低 B . 酶因分子小,固定化酶常采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 C . 固定细胞常用载体有明胶、海藻酸钠等不溶于水的多孔性物质 D . 酵母细胞活化或配制CaCl2溶液时,可使用自来水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