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数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游仙模拟)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4)、P(-1,0),B为y轴上的动点,以AB为边构造△ABC,使点C在x轴上,∠BAC=90°,M为BC的中点,则PM的最小值为( )

    A . B . C . D .
  • 1. (2024·青羊模拟) 如图所示,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选项中阴影部分的三角形与△ABC相似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绵竹模拟)  如图,在中, , 点O在边上,且 , 过点A的延长线于点D , 以点O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于点E

    1. (1) 求证:的切线.
    2. (2) 若的半径为5, , 求线段的长.
  • 1. (2024·罗湖模拟)  【问题探究】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正在解决如下问题:

    如图1,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DC,BC上的点,连接AE,DF,且于点G,若 , 求的值.

    1. (1) 请你帮助同学们解决上述问题,并说明理由.
    2. (2) 【初步运用】

      如图2,在△ABC中,点D为AC的中点,连接BD,过点A作于点点E,交BC于点F,求的值.

    3. (3) 【灵活运用】

      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 , 点E,F分别在边AB,AD上,且 , 垂足为G,则

  • 1. (2024九下·浙江模拟) 古代的“矩”是指包含直角的作图工具,如图1,用“矩”测量远处两点间距离的方法是:把矩按图2平放在地面上,人眼从矩的一端A望点B,使视线刚好通过点E,量出长,即可算得之间的距离.若 , 则(     )

    A . B . C . D .
  • 1. (2024·惠城模拟) 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与点B , 与y轴交于点 , 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直线l为对称轴.

    1. (1) 求抛物线和直线BC的表达式,并求出点D的坐标;
    2. (2) 如图所示,若点M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OM , 交BC点H , 过点Mx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于点G , 设点M的横坐标为m

      ①求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MG的长;

      ②求的最大值.

  • 1. (2024·惠城模拟) 综合探究

    【初步探究】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BC边上一点(不与BC重合),于点G , 交对角线AC于点H , 交CD于点F . 为了探究HCBE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如图2中,作EMAB的延长线于点M

    1. (1) 如图2,①求证:;②当时,求证:
    2. (2) 【类比迁移】如图3,在矩形ABCD中,于点G , 交AC于点H , 交CD于点F . 求的值;
    3. (3) 【拓展应用】如图4,在等边三角形ABC中,EDC的中点, , 交AE于点G , 交AC于点F . 请直接写出的值.
  • 1. (2024·惠城模拟) 综合与实践

    主题:某数学实践小组以标准对数视力表为例,探索视力表中的数学知识

    操作:步骤一:用硬纸板复制视力表中视力为0.1,0.2所对应的“E”,并依次编号为①,②,垂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开口的底部与桌面的接触点为

    步骤二:如1图所示,将②号“E”沿水平桌面向右移动,直至从观测点O看去,对应顶点与点O在一条直线上为止.

    结论:这时我们说,在处用①号“E”测得的视力与在处用②号“E”测得的视力相同.

    1. (1) 探究:①如1图,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由标准视力表中的 , 可计算出时,mm;

    2. (2) 运用:如果将视力表中的两个“E”放在如2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E”字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为点O , ①号“E”与②号“E”的相似比为 , 点P与点Q为一组对应点.

      若点Q的坐标为 , 则点P的坐标为

  • 1. (2024·莘县模拟) 如图,的直径,点的中点, , 且交于点

    1. (1) 求证:的切线;
    2. (2) 延长交于点 , 若 , 求的半径.
  • 1. (2024·深圳模拟) 如图 ,在菱形ABCD 中,∠ABC=60°,E 是对角线 AC上一点,连接 BE,作∠BEF=120°交 CD 边于点 F,若 =  则的值为 (  )

    A . B . C . D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