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1859年,一位来到澳大利亚定居的英国人在其农场中放生了24只野兔,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世纪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超过6亿只,人们引入了黏液瘤病毒才使野兔的数量得到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野兔种群增长迅猛的原因是食物充足、缺少天敌 B . 外来物种迁移到一个新环境中,短时间内都会像野兔一样增长迅猛 C . 引入黏液瘤病毒控制野兔数量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D . 不引入黏液病毒控制,野兔会呈“S”形曲线增长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密度一定会增多 B . 性别比例也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C . 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 .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对应的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B . 沙漠中的仙人掌气孔在夜晚才开放,有利于适应高温干旱的环境 C . 草原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蜡质层,能抵抗低温 D . 森林生物群落中阴生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颗粒大,适合弱光生存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影响昆虫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像食物、空间等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随种群密度的大小而改变,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寒冷、干旱等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无关,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可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 B . 天敌属于密度制约因素,流行性疾病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C . 若昆虫的种群数量超过K值,密度制约因素作用会增强 D . 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难也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森林被灌丛取代后,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发生变化 B . 人类的开垦活动没有改变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 C . 群落演替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D . 群落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模型,图乙表示①种群和②种群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 (1) “J”形曲线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图甲中出现阴影部分表示的是。若不更换培养液,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图甲中曲线最相似。
    2. (2) 图甲中ab时间段,曲线Ⅲ所代表的种群出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图甲中cd段曲线Ⅱ的变化趋势与图乙中②种群的时间段相对应。
    3. (3) 若干年后,发现一个湿地群落出现了分布比较均匀的山毛榉种群,调查该物种种群密度时,采取如下操作:①选择山毛榉分布比较均匀,长5千米,宽1千米的长方形地块;②将该地块分成三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样方;③样方为边长5米的正方形;④每个样方内山毛榉的数量记录如下:

      样方

      第一样方

      第二样方

      第三样方

      个体数

      3

      5

      4

      ①根据该同学的调查,该原始森林中山毛榉的种群密度为株/m2

      ②该调查结果并不可靠的原因是(答两点)。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震旦鸦雀数量非常稀少,但有“鸟中大熊猫”之称。震旦鸦雀以湿地芦苇丛为栖息地,对环境水质有极高要求,因此,它也被称为“水域环境的生态试纸”。回答下列问题:
    1. (1) 震旦鸦雀主要以蜻蜓、蚜虫、介壳虫等为食,震旦鸦雀与介壳虫的种间关系是。雄鸟通过发出优美的叫声并向雌鸟翘起尾巴来求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信息,该事实说明信息传递
    2. (2) 为更好地了解震旦鸦雀,还须认识其所在的群落,而认识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群落中常见物种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
    3. (3)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答出三点),保护震旦鸦雀的最有效的措施为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网包含4个营养级,但缺少分解者 B .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作用非常关键,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 . 若丙由于某种原因大量减少,则乙的数量在短期内大量增加 D . 图中甲是次级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植物种子的传播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不都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 C . 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可循环利用、自给自足,不需要外界能量的输入 D . 同一时间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构成了一个营养级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差异,可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甲、乙、丙、丁四种群落类型的代表动植物分布情况如下,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代表动物

    蜥蜴、蛇

    松鼠、蜂猴

    旅鼠

    斑马、狮子

    代表植物

    仙人掌、骆驼刺

    三叶橡胶树、望天树

    地衣、苔藓

    尖毛草

    A . 甲中植被极度稀疏,动植物均以其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适应干旱环境 B . 乙中的植物种类丰富,其中生活着大量树栖和攀缘动物 C . 丁主要分布在雨量不均匀的区域,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相对较少 D . 丙中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生物群落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