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下·拉萨期末)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B . 酚醛树脂是用酚类与醛类在酸性或碱性的催化下相互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C . 一定条件下蔗糖和麦芽糖均能水解 D . 纤维素和聚氯乙烯均为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
  • 1. (2023高一下·海口期末) 腈纶织物广泛用作衣物、床上用品等。腈纶是由丙烯腈()聚合而成的,丙烯腈可以由丙烯()与氨、氧气反应制得,而丙烯主要来自石脑油的裂解,例如:
    1. (1) X的分子式是为,写出X可能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2. (2) 丙烯腈也可以由某不饱和烃A与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合成纤维(如腈纶等)部分取代了棉、麻等天然纤维。天然纤维中含有的纤维素属于糖类物质,绿色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糖类的过程称为作用,写出由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
  • 1. (2023高二下·朝阳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纤维素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醋酸纤维 B .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多个氨基酸分子可通过肽键生成多肽 C . 油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含有油酸甘油酯的植物油可使溴水褪色 D . 核苷与磷酸通过醚键结合形成核苷酸,如
  • 1. (2023高二下·朝阳期末) 实验小组同学探究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葡萄糖的适宜条件。

    资料:ⅰ.葡萄糖在碱的作用下,可以生成黄色物质;随着温度升高,可聚合为颜色更深(如棕色)的聚合物。

    ⅱ.Cu2O、CuO均溶于氨水,生成;Cu不溶于氨水。

    1. (1) 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该反应的影响。 

      编号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加热,无明显现象,

      静置后未见砖红色沉淀

      加热、静置后,

      底部有砖红色沉淀

      ①实验Ⅱ中,葡萄糖转化为

      ②分析实验Ⅱ能生成砖红色沉淀但实验Ⅰ不能生成砖红色沉淀的原因:

      a.电极反应式:

      ⅰ.还原反应:

      ⅱ.氧化反应:

      b.依据电极反应式分析实验Ⅱ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可能原因:随增大,氧化性减弱,但是

    2. (2) 探究葡萄糖溶液的用量和水浴温度(加热时间约1min,冷却后过滤)对该反应的影响。    
         

      实验方案

      现象

      温度

      50℃

      得到较多砖红色沉淀;滤液呈极浅黄色

      得到大量砖红色沉淀;滤液呈浅橙色

      70℃

      得到较多砖红色沉淀;滤液呈棕黄色

      得到大量砖红色沉淀并伴有少量黑色沉淀;滤液呈棕色

      100℃

      得到较多砖红色沉淀;滤液呈红棕色

      得到大量黑色沉淀;滤液呈深棕色

      ①经检验,实验Ⅳ中产生的黑色沉淀中含有Cu。检验方法是:取实验Ⅳ中70℃时产生的沉淀,洗涤,(填操作和现象)。

      ②分析实验Ⅲ未产生黑色Cu的原因,同学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a:葡萄糖物质的量少,无法将Cu(Ⅱ)还原为Cu单质。

      假设b:(补充完整)。

      经定量分析可知假设a不成立。

    3. (3) 综合以上实验,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葡萄糖时,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到试管内产生砖红色沉淀,将宜采用的条件填入下表。                                                                                              

       

      温度/℃

      NaOH溶液

      葡萄糖溶液

      条件

      2mL10%NaOH溶液

  • 1. (2023高一下·昌平期末)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B . 葡萄糖能水解 C . 油脂属于酯类 D . 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含有元素
  • 1. (2023高一下·厦门期末) 福建土楼的外墙是用糯米,石灰、黏土和细砂混合而成。夯筑时,往墙体中间埋入竹片作为“墙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作用是充当粘合剂 B . 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SO4 , 其作用是防水 C . 细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 , 其作用是增大墙体的强度 D . “墙骨”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作用是增加墙体的韧性
  • 1. (2023高一下·酒泉期末) 下列化学实验中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或装置

    现象

    结论

    A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铅溶液并充分混合

    溶液中有沉淀析出

    可用醋酸铅溶液分离提纯蛋白质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试纸变红

    该溶液中含有

    C

    在烧杯中将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搅拌

    片刻后用手触摸烧杯底部感到冰凉,同时能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D

    向适量淀粉溶液中加入溶液,然后在温水中放置分钟,冷却后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混合液中无红色沉淀生成

    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3高一下·黔东南期末) 已知A、B、C、D、E都是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有机物,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结合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流程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填流程图中每步反应的序号)。
    2. (2) G的官能团名称是
    3. (3)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F是一种高分子物质,可用于制作食品塑料袋等。F的结构简式是
    5. (5) G是一种油状、有香味的物质,实验室用B和D通过反应⑥制取G。

      ①写出由B和D反应制取G的化学方程式

      ②如果将6.0gD和6.0gB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充分反应后,如果实际产率为60%,实际得到G的质量是g。(已知:实际产率=实际得到质量/理论计算质量)

    6. (6) B也可以用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制得。写出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2023高一下·石家庄期末)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比较HCl、H2CO3和H2SiO4的酸性强弱

    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是否含有Cu2+

    制取乙酸乙酯

    验证淀粉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3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下列加点词所指代的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 . 柳絮飞时花满城 B . 朝如青丝暮成雪 C . 狐裘不暖锦衾薄 D . 马革裹尸当自誓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