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两个方面,其中均匀度代表群落中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各物种的数量越平均,均匀度越大)。某生物学小组为了理解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特征,分别对一片弃管的玉米田和野草地进行了土壤小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请完善实验思路,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完成相关实验分析讨论。
    1. (1) 实验思路

      ①制定取样和调查方法:因为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采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②取样和记录:选择取样地点,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使用取样器获取(填“土壤表层”、“表层下方”或“土壤深层”)的土样,并将其倒入塑料袋中,袋上应标明取样的等信息。

      ③采集小动物:在实验室,从土样中直接挑拣采集体型较大的动物,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法采集。

      ④分类和计数:可借助有关的动物检索表查清小动物的名称或分类,并统计

    2. (2) 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结果。
    3. (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①玉米田是人工群落,其不同土层中分布的小动物种类存在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相比野草地,玉米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大小分别是,与玉米植株相关的小动物数量通常较多,而其他小动物由于资源相对缺少,且占有相近,竞争激烈,数量较少。

      ②从生产者固定能量最终流向角度分析玉米地和野草地生物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分布于碎片化生境中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个体数量极少,一般都已低于种群延续所需要的最小数量。若不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护,这些极小种群植物将在当地消失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属于生物多样性 B . 若是长时间不可逆环境退化导致某种植物出现极小种群则应采取易地保护 C . 若建立生态廊道联系碎片化生境,可增加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D . 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目的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期中)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 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 . 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 .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 . 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1. (2024高三下·番禺模拟) 沙漠小球藻是沙漠微藻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学者研究了盐胁迫对TDL6B、GTD7c-2、GTD8A1、TLD2A14种沙漠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步:将初始OD680≈0.1且生长状态相同的4种小球藻藻种按照20%的等体积比例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装有300mLBBM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在每一组小球藻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mol/L、0.2mol/L、0.4mol/L、0.6mol/L、0.8mol/L、1.0mol/L的NaCl以模拟不同水平的盐胁迫处理,补充培养基至500mL,每个处理重复3次。

    第二步:接种后放置于光照强度为4000lx、光暗周期为12h/12h、温度为23℃的光照箱中进行一次性培养,每天定时摇匀3次,防止藻细胞贴壁生长,培养周期为24d,分别在第0、6、12、18、24天的同一时间测定每组藻细胞OD680值(即680nm波长处的光吸收值,可大致估算藻类种群密度或生物量等),结果如下图所示。

    1. (1) 沙漠中的微藻与其他生物群体一起在沙漠地表形成棕褐色结皮形态,具有较强的抗风蚀和抗水蚀的能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微藻能在沙漠的恶劣条件下生存,又影响着沙漠环境,这是的结果。
    2. (2)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持续盐胁迫下,小球藻TDL6B的种群密度变化规律是
    3. (3) 若要进一步研究盐胁迫下沙漠小球藻生理特性,选择上述藻株TDL6B最好,理由是
    4. (4) 请分析以上研究有什么应用价值:(答出2点即可)。
  • 1. (2024高三下·番禺模拟) 研究人员对北方淡色库蚊和南方致倦库蚊施以相同浓度的敌敌畏糖醋液,北方淡色库蚊死亡率为100%,南方致倦库蚊死亡率为30.7%。对敌敌畏的靶标基因M进行比对发现,南方致倦库蚊种群中M基因有M1、M2、M3三种等位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北方淡色库蚊和南方致倦库蚊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B . 南方致倦库蚊抗敌敌畏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敌敌畏对基因进行了选择 C . 停止使用敌敌畏糖醋液后,南方致倦库蚊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持续上升 D . 库蚊种群抗药性的形成不利于维持种群繁衍,不利于协同进化
  • 1. (2024·揭阳模拟)  绒茧蜂将卵产在粉蝶幼虫体内,产卵时会将自身携带的P病毒同时注入。P病毒抑制粉蝶幼虫的免疫反应,保证绒茧蜂幼虫的正常发育。绒茧蜂幼虫从粉蝶幼虫体内钻出并化蛹前,粉蝶幼虫持续摄食植物并促进被摄食的植物释放挥发性物质,挥发性物质会吸引姬蜂在绒茧蜂的蛹中产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对粉蝶种群有利而对绒茧蜂不利 B . 题干材料涉及的种间关系主要有捕食和种间竞争 C . 上述事例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 D . 上述各种生物的相互作用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 1. (2024·广西模拟)  林窗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如干旱、台风、火灾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森林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从而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不同生物占据的生态位不同,可使群落呈现一定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B . 群落的空间结构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C . 影响森林中不同高度的林窗及林下生长各种生物的主要因素均为光照 D . 黄鹂与杜鹃的食性、栖息空间完全相同,两种鸟占据的生态位也不一定相同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B .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 C . 生物进化是由基因突变(内因)、基因重组(内因)和自然选择(外因)导致的 D . 生物进化中会有突变,突变是有利还是有害是相对的
  • 1. (2024·广东模拟) 皮肤中的色素能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减轻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伤害。青藏高原具有强紫外线辐射,且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紫外线辐射越强。某研究团队检测了生活在青藏高原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山倭蛙皮肤色素相对含量,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布的海拔高度(米)

    皮肤色素相对含量

    2900

    0.28

    4500

    0.47

    A . 高山倭蛙皮肤色素含量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 适应的形成离不开遗传变异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C . 生活在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山倭蛙间存在协同进化 D . 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山倭蛙的进化方向不完全相同
  • 1. (2024高二下·阳朔期中) 生物多样性是由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的。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 B .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C . 生态系统中适量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D . 无论放牧多少均会降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