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梅江模拟)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首次实现了以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B . 中共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 C . 60g HCHO和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D . 中含有键数目为7NA
  • 1. (2024·梅江模拟) 微型实验药品用量少,绿色环保。如图所示为探究性质的微型实验,滤纸①~④分别浸泡了相关试剂,实验时向试管中滴入几滴浓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纸①先变红后褪色,体现了具有漂白性和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 . 滤纸②、③褪色均证明具有还原性 C . 滤纸④上有黄色固体生成,证明具有氧化性 D . 若滤纸④上析出了固体,则在滤纸④上发生的反应转移了电子
  • 1. (2024·梅江模拟)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在较低的有机负荷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可用于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极是电池负极 B . 电子从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 C . 极移动 D . 若“有机物”是甲烷,则a极每产生 , 转移电子数为
  • 1. (2024·梅江模拟) 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A.制取并收集氨气

    B.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C.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

    D.牺牲阳极法保护铁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梅江模拟)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
    A . H2S的电子式为 B . BaSO4的电离方程式为BaSO4⇌Ba2 C . 中子数为10的氧的同位素为18O D . 基态O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
  • 1. (2024·梅江模拟) 回首百年征程,我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和超越,向世界展示了一张张“中国名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华为麒麟芯片的主体材料属于金属晶体 B . 首创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原料和产品均属于氧化物 C . “神舟十六号”返回舱外表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功能 D .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探测到火星陨石中含有的的化学性质不同
  • 1. (2024·梅江模拟) 部分硫元素或铁元素的“价—类”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mol d与足量a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B . g常用作涂料的红色颜料 C . 含2mol i的溶液最多吸收1mol b D . 常用d容器盛装c的浓溶液,因为d和c的浓溶液不反应
  • 1. (2024·顺德模拟) 工业排放烟气中含 , 会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问题。
    1. (1) 脱硝。该技术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的还原为无污染的。该过程涉及的主要反应为:

      ⅰ.  

      ⅱ.  

      ⅲ.  

      ②保持温度为T,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ⅱ,投料比 , 投料量相同,测得不同催化剂对生成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使用催化剂A,前4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B.反应活化能:

      C.平衡后,使用催化剂A的容器内压强最大

      D.反应物的转化率:

    2. (2) 络合脱硝法。利用过渡金属与配体螯合形成的络合液将NO由气相络合转为液相。研究表明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简写为)鳌合亚铁生成的络合液对NO具有较高脱除效率。

      ①已知结构如图(……),则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1个该配离子中存在键。

      ②Fe(Ⅱ)-EDTA()络合脱硝反应过程如下:

      (a)

      (b)

      (c)(Fe(Ⅱ)-EDTA再生)

      (d)(副反应)

      步骤(c)所用试剂除外,还可选择(选“葡萄糖”或“乙酸”);为了抑制步骤(d)副反应的发生,可选择的试剂为(选“”或“NaClO”)。

      会与溶液中的形成多种配合物。当时,溶液中主要存在下列两个平衡:

        

        

      改变起始浓度,测得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的部分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 若Q点对应的起始浓度

      (Ⅰ)求Q点溶液中

      (Ⅱ)计算Q点溶液中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已知

  • 1. (2024·顺德模拟) 一种从镍钴废渣(主要成分为以及少量钙、镁等的化合物)中提取Ni、C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黄钠铁矾化学式为 , 其沉淀的pH范围为1.5~2.0。

    ②草酸的

    1. (1) “酸浸”时镍元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除铁”中加入的作用;该步骤中不能用代替的原因为
    3. (3) “镍钴萃取分离”中,不同萃取剂的分离性能对比如下表所示,则萃取剂的最佳选择为(填萃取剂名称),原因是

      萃取剂

      萃取余液中金属质量浓度/(g/L)

      Co的萃取率%

      分相时间

      Co

      Ni

      7401

      3.10

      13.5

      48.0

      2min

      7402

      2.85

      13.7

      52.5

      5min

      P507

      0.03

      13.8

      99.5

      1min

    4. (4) “热解还原”中产生的 , 则该化学方程式为
    5. (5) 已知常温下 , 当溶液中时,沉淀完全[时认为完全沉淀],则此时溶液中草酸的浓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 (6) 纳米氧化镍(NiO)在工业上用作催化剂、半导体等原料。已知NiO的晶胞如下图所示:

      若A坐标参数为 , B为 , 则C坐标参数为。其中Ni原子位于O原子围成的空隙中。(填“四面体”、“立方体”、“八面体”)

  • 1. (2024·顺德模拟) 某小组通过测定吸光度的方法确定配位化合物的配体数x

    已知:

    a.能与邻菲罗啉(phen)形成稳定的橙红色配离子: , 生成的配离子能吸收波长为510nm的光。

    b.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其它条件相同时,溶液吸光度A与其物质的量浓度c成正比: , 可在吸光度最高点得到配合物配比。

     

    1. (1) Ⅰ.配制溶液
      )晶体配制500mL含的溶液,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填字母)

      用分析天平称取该晶体的质量是g(分析天平精确度为0.0001g)。另准确配制的邻菲罗啉溶液备用。

    2. (2) Ⅱ.测定吸光度

      取若干试管编号,按照下表用量混合反应溶液,并依次测定波长为510nm时溶液的吸光度:

      编号

      V(phen)/mL

      V(缓冲溶液)/mL

      V(蒸馏水)/mL

      1

      0.00

      1.20

      1.20

      0.60

      2

      0.06

      1.14

      1.20

      0.60

      3

      a

      1.08

      1.20

      0.60

      ……

      n

      1.20

      0.00

      1.20

      0.60

      表格中a的数值为,混合时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使溶液的pH保持在酸性环境,其原因是

    3. (3) 所测定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可求得配体数

    4. (4) Ⅲ.结果分析

      该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实测的吸光度与文献数值有一定偏差,继续探究原因。

      查阅资料  也能与phen配位,形成淡蓝色配合物

      提出猜想  在配制溶液时,可能有部分溶质被空气氧化

      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其操作和现象是

    5. (5) 甲同学提出,为排除上述干扰,可在配制溶液时,加入少量Fe粉,但乙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经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最终选用了盐酸羟胺()代替铁粉完成了实验,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 (6) 铁盐与亚铁盐在生活中使用广泛,请任写出一种用途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