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武侯开学考) 默写;默写古诗文中名篇名句。
    1.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②,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③官船来往乱如麻,。(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 (2) 请写出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上阙或文天祥《过零丁洋》的颈联和尾联。先写出题目再按要求默写。
  • 1. (2024九下·武侯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 (4) 下列内容不是在两则选文中都有体现的一项是( )
  • 1. (2024八下·江油开学考) 默写:名篇名句默写。
    1. (1) 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2. (2) 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3. (3)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4. (4)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5. (5) 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可以让我们发现文字难以表达的生活真谛,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说的“  ,  ”。
    6. (6) 早春的翠湖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堤边的柳树绽出绿意,莺燕等鸟儿们忙着争春,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面对此景,你不禁吟咏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  。”
  • 1. (2024九下·湖南月考) 古诗文默写

    古代诗人多通过诗文来描景、抒情或明志。如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的“, ”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了与王维《使至塞上》相似的景物的句子“, ”渲染了边塞的凄凉;

    同是望月,白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 ”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 ”两句,从味觉和视觉角度生动地描绘出醉翁亭四周春天花开、夏天树茂的美景。

  • 1. 送东阳马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录毕,走⑤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又患无硕师名人与,尝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其室,未尝辞色。余立侍左右,理,俯身倾耳以;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不敢出一言以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四僵劲不能动,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寓逆旅,主人日,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未有所成,犹幸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51之供,父母岁有裘葛5152,无冻馁53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54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55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56余,5758以为59,辞甚畅达。与之论辨60,言和而色61。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62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6364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 1. 【文风探究】字是句的基本单位,诗文是作者抒情言志的手段。填写下表,和小语探究“文风”的转变,并总结你们的发现。

    诗句+出处

    时期

    微评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开元盛世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诗歌也进入辉煌时期,“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充分展现了大唐盛世的气象。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这一时期的唐诗开始转向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呈现出风格。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晚唐时期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文盛北宋

    词作为新型的诗歌形式在宋代繁荣发展,词风或婉约或豪放。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我的思考与发现: 

  • 1. 请根据这首词的格式,给秦观的这首词选择恰当的词牌名( )。

    .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A . 水调歌头 B . 浣溪沙 C . 如梦令 D . 江城子
  • 1.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的词句是:  。
  • 1.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词句是: ,  。
  • 1.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 。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