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光明模拟)  古有木兰替父应征,今有鉴湖女侠慷慨就义。她们都是古今的奇女子,下列对《木兰诗》《满江红》两首诗词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木兰诗(节选)

    汉乐府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A . 木兰的两愿“替父从军”与“辞官还乡”不矛盾,是她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抉择,展现木兰忠孝两全、不慕名利的崇高品质。 B . “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这一段写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英雄气,但全诗更多详写了木兰的女儿情,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疏远心理。 C . 《满江红》全词伤感低沉,借用“汉军破楚”的典故比喻国破,化用白居易诗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抒发知音难觅的悲伤。 D . 木兰女扮男装、为国出征,秋瑾追求解放、匡国济世,二人的“离家”都是对封建思想的突破,更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 1. (2024七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木兰诗(节选)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 (1) 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2) 诗中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极具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内容,说出其中最让你感动的一点。
  • 1. (2024七下·合浦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Ⅲ(本题共2小题,5分)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 (1) 对上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木兰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请结合上面《木兰诗》节选的内容,说说木兰具有哪些美好的品格?
  • 1. (2024七下·三台期中)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其中长妈妈、夏太太、杨二嫂、范爱农都是我们熟悉的人物。 B .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可以“卿”为爱称。 D . 《老山界》是陆定一创作的文章,全文通过记叙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赞扬了红军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意志坚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1. (2024七下·来宾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2) 《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族特色,风格刚健质朴,运用了丰富的写作手法,互文就是其中一种,请从诗中选取一例,并进行赏析。
  • 1. (2024七下·浦北月考) 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 (1) 下面对木兰诗节选部分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2) 请简要分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赴”和“飞”二字的妙处
  • 1. (2024七下·宣恩月考)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 (1) 请赏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 (2) “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 1. (2024七下·溆浦月考)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____

    ①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②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③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

    ④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⑤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

    A . ①③⑤④② B . ①②④③⑤ C . ⑤③④②① D . ②①③⑤④
  • 1. (2024七下·江岸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老山界(节选)

    (一)

    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大嫂。借你这里歇歇脚儿。”

    “请到里边坐。”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队伍还是极迟缓地向前行动。我们就跟墟民攀读起来。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今天对瑶民,我们也要试一试。

    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那女人哭起来了。

    她说她现在种人家的地,每年要缴特别重的租。她说:“广西的苟捐杂税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悔老百姓。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 , 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

    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她向我们道歉 , 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我们给她钱,她不要。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

    (二)

    自己的队伍来了,我们烧了些水给大家喝。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宇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宇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三)

    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1. (1) 下列对选文(一)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的( )
    2. (2) 下列对选文(二)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的( )
    3. (3) 下列对选文(三)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1. (2024七下·威远期中)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作者以饱含深情和诗意的笔触,报道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 B . 《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 C .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详细描写了木兰在战场上的英雄气概。 D . 《黄河大合唱》是现代诗人光未然于193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抒情诗,亦是诗人对黄河唱出的颂歌。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