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奋不顾身 B . 遂许先帝以驱驰   不许失败 C . 庶竭驽钝   竭尽全力 D . 至于斟酌损益   精益求精
  • 1.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①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②,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③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①骧:xiāng,向上举。②戢:jí,收藏兵器。③侔:móu,相等,等同。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②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zōu)      臧(fǒu)     自枉屈(wěi) B . (zhào)    夜(sù)    补阙漏(pí) C . 薄(fěi)    罚(zhì)    性淑均(xíng) D . 竭(shù)    崩(cú)    以陛下(yí)
  • 1.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B .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C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诸葛亮出师北伐时对后主刘禅的苦苦劝诫。 D . 古代表示提拔的说法有举、陟。“陟罚臧否”中的“陟”就是提拔、晋升的意思。
  • 1. 根据提示填空。
    1. (1)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
    2. (2) 《出师表》中表明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
    3. (3) 《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1.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1.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伐曹魏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为主,兼用。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 1. 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 1. 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①;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注】①子房:西汉名将张良。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连百万之军: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3. (3) 用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请根据选文和链接材料,简括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的异同。
  • 1. 古今异义
    1. (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今义:

    2. (2) 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今义:

    3. (3)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今义:

    4. (4)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今义:

    5. (5) 由是感激

      古义今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