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①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②,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③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①骧:xiāng,向上举。②戢:jí,收藏兵器。③侔:móu,相等,等同。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B .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C .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D .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2.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庶竭驽钝   庶:期望,希望 B . 以彰其咎   彰:揭示 C . 时人异焉   异:对……感到惊异 D . 身使孙权   使:使者
    3.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两篇文章都写到了诸葛亮躲避乱世,亲自耕种田地,不求做官出名,以及刘备多次到诸葛亮居住的草庐去拜访他的事情。 B . 甲文为“表”,作者追述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终托孤的往事,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对刘备父子的忠心,以及兴复汉室的决心。 C . 乙文为“传”,略写了诸葛亮的身世,详写了他出山后为刘备奔走效劳、功绩突出并官拜丞相的经历,作者还对其做出了评价。 D . 乙文中陈寿认为,诸葛亮不管是整治训练军队,还是运用奇谋都有突出的才能,而治理百姓的才干强于他作为将领的能力谋略。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②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