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庐阳模拟)

    为证明“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电脑均已略去)。

    实验一:证明反应物减少。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溶液滴入试管中,待反应后恢复到室温,观察到U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

    (1)小杰同学根据U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得出结论: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李认为仅凭U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不足以得出“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实验二:证明新物质生成。为获得充足的证据,兴趣小组设计了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三颈瓶内压强的变化:打开压强传感器,观察到三颈瓶内初始压强为101KPa,将滴有酚酞试剂的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快速推入瓶内,振荡充分反应。待压强不再减小后,再将适量的稀盐酸快速推入瓶内,振荡充分反应。待压强不再增大后,将两个注射器活塞先后拉回原位(不进行活塞操作时,活塞不能自主移动)。瓶内压强变化如图3所示。

    (3)滴加了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颜色是

    (4)EF段对应的实验操作是

    (5)如何从图3中判断出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6)图3中,(填序号)段的压强比初始压强低,说明瓶内的水能吸收

    ①CD段       ②DE段       ③MN段

    (7)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过量溶液中,请在下图方形框中画出实验后溶液中数量增加的主要微粒(粒子数目不作要求:不考虑空气)。

  • 1. (2024九下·庐阳模拟) 通过一年化学的学习,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是

    选项

    实际问题

    实验方案

    A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CO

    点燃气体

    B

    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取样后通入澄清石灰水

    C

    区分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取样后加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

    D

    除去红墨水的颜色

    取样后加入适量活性炭,振荡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下·赤峰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 . 探究CO2的密度及与CO2与水生成酸性物质    C . 探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    D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1. (2024九下·鄄城模拟) 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出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现象】装置②中的现象是

    【提出质疑】有位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一定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实验验证】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CO2和NaOH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反思交流】上述装置中都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

  • 1. (2024九下·咸阳模拟) 兴趣小组发现稀盐酸与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时均无明显现象,为证明反应的发生,进行了如下探究。

    已知:乙醇不与NaOH、Na2CO3、CO2反应;常温下NaOH易溶于乙醇,Na2CO3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

    1. (1) 进行图1实验时,发现无明显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稀盐酸和NaOH发生了反应。
    2. (2) 图2实验中,将所选的酸碱溶液充分混合后,将混合溶液蒸发结晶,理论上可得固体g,证明该反应发生了。
    3. (3) 如图3,杠杆已调至平衡。向集气瓶中通入一定量CO2 , 左边乒乓球上升;再往集气瓶中倒入浓NaOH溶液(液面不接触乒乓球),杠杆重新平衡。

      ①写出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其他条件不变,进行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将CO2换成O2 , 左边乒乓球下沉

      B.将NaOH溶液换成等体积水做对比实验,观察到杠杆不能重新平衡,由此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C.将NaOH溶液换成NaOH的乙醇溶液,可观察到集气瓶中溶液变浑浊

  • 1. (2024九下·镇江模拟) 水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

    1. (1) 下列净水方法与太阳能海水淡化原理(图一)相似的是______(填序号)。
    2. (2) 在图二中,反应①、②使用的新型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3. (3) 反应①中产生的H2、O2的体积比约为
    4. (4) 下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

      ①该循环技术的使用有助于缓解(填环境问题)。

      ②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生成甲醇(CH3OH),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 (2024九下·镇江模拟)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干冰   B.食盐   C.石灰石   D.苛性钠   E.盐酸   F.硫酸铜   G.熟石灰   H.维生素

    1. (1)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 (2) 用于游泳池消毒的是
    3. (3) 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4. (4) 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5. (5) 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
    6. (6) 工业炼铁所需原料是
  • 1. (2024九下·镇江模拟) 如图为CO2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和资源化利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转化①为化合反应 B . 转化②说明只要条件合适,CO2也能支持燃烧 C . 转化③中CO2和H2的质量比为22:3 D . 工业上实现转化④通常需要吸热
  • 1. (2024九下·镇江模拟)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 用天然气做燃料 B .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 . 用液氮作医疗冷冻剂 D . 用伍德合金制作保险丝
  • 1. (2024九下·济宁模拟) 下列制取物质的过程均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工业制氧气、工业制二氧化碳 B . 石墨制取金刚石、海水淡化 C . 以石英砂等物质为原料制玻璃、制高纯硅 D . 利用二氧化碳制干冰、制碳酸饮料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