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重庆市)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与酸反应,且高温灼烧不分解。现用两种方案测定干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步骤1:向10g鸡蛋壳中加入足量某试剂,充分反应,产生气体。(剩余步骤省略)

    【方案二】步骤1:将10g鸡蛋壳在高温下灼烧。(剩余步骤省略)

    请回答:

    1. (1) 方案一中“某试剂”可以是(填试剂名称),充分吸收该方案中生成的气体,最佳试剂是(填序号)。

      A.浓硫酸   B.蒸馏水   C.氢氧化钠溶液

    2. (2) 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优点是(任写一点)。
    3. (3) 写出方案二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判断方案二中灼烧充分的依据是____(填序号)。
    5. (5) 把方案二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步骤2:充分灼烧,冷却后,称量出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1. (2024九下·河南模拟) 实验室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气体并验证某气体的性质。

    1. (1) 选用装置A制备氧气的药品名称是什么?
    2. (2) 写出利用B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3. (3) 同学们用C装置验证CO2的性质。图中,①②均为一半干燥一半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小纸花。若验证了“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 1. (2024九下·重庆市模拟) 证据推理是重要的化学科学思维。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以下操作和现象能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 B . C . D .
  • 1. (2024九下·福州模拟)

    海洋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其原理是利用在水等溶剂中的溶解性来吸收。某小组开展如下探究。

    【活动一】探究在水和食盐水(模拟海水)中的溶解情况

    相同条件下,该小组分别用排水法、排食盐水法收集(如图1),待收集后,移出导管,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量筒内体积。重复实验,所测数据平均值如下表:

    时间/h

    0

    0.5

    6

    12

    24

    48

    排水法时体积/mL

    100

    98.5

    85.5

    77

    66

    59

    排食盐水法时体积/mL

    100

    99

    93

    90.5

    89

    88

    (1)稀盐酸和大理石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2)将100mL量筒装满100mL水或食盐水的操作是

    (3)由上表数据分析:

    ①能用排水法收集的理由是

    ②相同条件下,等体积水和食盐水吸收更多的是(填“水”或“食盐水”)。

    (4)海洋封存可能带来的危害是(写1点)。

    【活动二】探究植物油隔离对在水中溶解情况的影响

    (5)小柯设计并完成以下对照实验:用两个量筒分别收集倒置于水槽中,向其中一个量筒内注入少量植物油,使与水被植物油隔开(与植物油不反应),测得量筒内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活动三】深度探究【活动二】中的溶解情况

    (6)①小悦用图3表示无植物油隔离时,量筒内气体中存在的分子的微观示意图。请参照图3的表示方式,在图4方框中画出有植物油隔离时,量筒内植物油和水中存在的分子的微观示意图:植物油、水(植物油分子用【油】表示)。

    ②为检验有植物油隔离时是否会进入水中,你的实验方案是

  • 1. (2024九下·南宁模拟) 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 (2) 利用上述A装置可以制取O2 ,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从A~E中选填)。
    3. (3) 实验室常用(填药品名称)制取CO2 , 如用装置F干燥CO2 , CO2应从(填“a”或“b”口通入。
    4. (4) B装置的优点
    5. (5) 用G装置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如图H),其原因是
  • 1. (2024九下·南宁模拟) 请从“①二氧化碳②碳酸氢钠③生石灰④聚乙烯塑料⑤尿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 (1) 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2. (2) 可直接用作农作物氮肥的物质是
    3. (3) 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物质是
    4. (4) 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
    5. (5) 可以制成食品包装袋的是
  • 1. (2024九下·济南模拟)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1. (1) 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进行实验。(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将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倒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振荡,观察到试液颜色变,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填物质化学式)。

    2. (2) 欲利用CO(混有少量CO2和水蒸气)还原某不纯的氧化铜样品并测定其中CuO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挥发,也不参与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所选仪器连接顺序如下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进行实验。(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进行,反应原理:

      ①仪器G硬质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②在该装置中,仪器C1的作用为,从环保角度考虑,以上装置的不合理之处是

      ③实验前硬质玻璃管中氧化铜样品的质量为ag,充分反应后,C2质量增加bg,则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为(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

      ④除此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测量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计算。若此装置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为cg,则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为(用含字母a、c的代数式表示)。以上两种测量方法中,测量的对应装置的质量变化的数值(选填“相等”“无法确定”“不相等”之一),b和c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用含字母b、c的代数式表示)。

  • 1. (2024九下·济南模拟)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分别向溶液通入CO2气体,观察现象

    B

    检验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取样溶解,滴加澄清石灰水后观察现象

    C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并过滤

    D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浓硫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下·济南模拟) 科学家利用“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技术的推广有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B . 该反应前后的物质种共有三种氧化物 C . 该反应前后“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发生了改变 D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水分子和生成的氧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1. (2024九下·济南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Y形管设计了以下几个创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实验1,可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的结论 B . 实验2,管口处气球的使用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 C . 实验2,a、b处的现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实验3,慢慢倾斜Y形管,将右侧的稀硫酸部分倒入左侧,可得出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