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西安模拟) 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正确的是
    A . 组装仪器 B . 加热KMnO4制氧气 C . 验满 D . 铁丝燃烧实验
  • 1. (2024九下·山西模拟) 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小明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水的相关问题,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理。

    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1. (1) X与水组成相同,由X转化为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镁着火后不能用水灭火的原因是
    3. (3) 农业上淡水可用于
    4. (4) 自然界的水是不断循环的。它存在于中。
    5. (5) 水是生命之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1. (2024九下·海口模拟) 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检查气密性 B . 称量 C . 稀释浓硫酸 D . 收集氧气
  • 1. (2024九下·海口模拟)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工业制氧气 B . 石油分馏 C . 干冰升华 D . 煤的干馏
  • 1. (2024九下·南平模拟)

    为完成“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学习小组开展如下活动。

    I.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性质实验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 , 应选择图1中的发生装置(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

    (3)收集一瓶氧气并进行性质实验。如图2,写出铁丝在氧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作用

    II.制作氧自救呼吸器

    查阅资料:超氧化钾(KO2)为黄色固体,分别与CO2、H2O反应生成O2和白色固体,产氧效率高,适合作生氧剂。

    (4)原理分析:4KO2 +2CO2 =2K2CO+3O2 、 4KO2 +2H2O = 4X+3O2↑,则X的化学式为

    (5)动手实践:设计并制作氧自救呼吸器,如图3所示,使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生氧剂由(填颜色变化)时,则基本失效。

    (6)实践应用:超氧化钾制氧技术主要应用于矿井事故急救、潜艇、飞机供氧及个人呼吸器等。在潜水艇等密闭环境中使用超氧化钾供氧的优点是

  • 1. (2024九下·南平模拟)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工业原料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1. (1) 中的 ?为二氧化碳分子,参照上图,画出该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2. (2) 该纳米纤维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不变(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3. (3)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生成的甲醇的分子数之比为
    4. (4) 该技术路线有利于(填一点)。
  • 1. (2024九下·南平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氧气与空气

    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

    鉴别氮肥(NH4Cl)和钾肥(KCl)

    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C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D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HCl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充分反应,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仪器②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了气流平稳且氧气较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若在G装置内注满水,然后收集一瓶氧气,应该从(填“a”或“b”)端通入。
    3. (3) 收集满三瓶氧气,做如图所示铁丝燃烧实验。观察到:I、Ⅱ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Ⅱ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Ⅲ中铁丝没有燃烧。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是

      ②Ⅲ中铁丝不能燃烧的原因是

      ③分析Ⅱ中铁丝燃烧比I中更剧烈的原因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探究学习。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使用不同催化剂时的固体残留率分别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图1装置应该调整为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 . 图2中A→B段氧气浓度逐渐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加热时排出一部分空气 C . 图3分析可知,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是分析纯 D . 对比图2和图3可知,加入催化剂后氯酸钾分解所需的温度比不加入催化剂更高
  • 1. (2024九下·泰兴模拟) “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及氧气的相关性质实验”涉及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 组装发生装置 B .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 氧气的检验 D . 收集氧气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