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江城) 中世纪欧洲自治城市的司法权是不完整的,受到封建教会严密控制,有时还被看成是充当封臣的一个集体,要为封君服军役并履行封臣的其他义务。这表明,自治城市( )
    A .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 . 出现了教育学术新气象 C . 获得免除赋税特权 D . 未完全摆脱封建主控制
  • 1. (2024·德庆月考) 中世纪商业的兴起,是城市能够在封建庄园制度的环境中复苏的关键,使得商人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正是他们领导斗争,城市才从封建领主那里争取到了自治权。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城市(    )
    A . 城市居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B . 摆脱束缚享有司法特权 C . 市民阶层推动了城市自治 D . 孕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1. (2024九下·深圳开学考) 下表是两位学者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讨论。据此可知,他们讨论的是西欧城市(   )

    学者

    看法

    学者1

    城市作为共同体,培养了人们共同承担责任的兴趣,激发了作为公民的自豪感

    学者2

    城市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知识生活的中心,各种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

    A . 兴盛的原因 B . 自治的手段 C . 复兴的影响 D . 复兴的目的
  • 1. (2024·东安模拟) 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走进中世纪。

    1. (1) 图一、图二分别描绘了中世纪欧洲什么经济的发展状况,其各自特点如何?
    2. (2) 以上两种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3. (3) 伴随着以上两种经济的变化,西欧封建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 1. (2024·东安模拟)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公布改革内容 B .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 C . 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 .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 1. (2024·东安模拟) 封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以下史实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 西欧庄园数量的激增 B . 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C . 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 D . 教权与王权的结合
  • 1. (2024·东安模拟) 中世纪西欧大学生的生活既艰苦又愉快。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跳舞、击剑和打球等活动。据此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 )
    A . 推动城市兴起 B . 关注人的发展 C . 摆脱教会控制 D . 强化国王权力
  • 1. (2024·绥宁模拟) 有学者在描述欧洲的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的历史上写了‘贫民的传记’,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的社会集团”是指(    )
    A . 市民阶层 B . 封建贵族· C . 庄园领主 D . 无产阶级
  • 1. (2024·织金模拟) 马克思说:“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形成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使封建社会发展到‘顶点’”。以上材料说明西欧城市的兴起( )
    A . 推动封建王权进一步强化 B . 为文艺复兴兴起创造条件 C . 形成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D . 为资本主义萌芽奠定基础
  • 1. (2024·容县模拟) 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实用的社会知识,还需要大量为工商业服务的管理者、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员。随着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聚集,中世纪的西欧产生了( )
    A . 庄园 B . 城市 C . 大学 D . 议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