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非文学性作品阅读

    【材料一】安吉礼仪性的岁时茶俗,首推“三碗茶”,指敬奉甜茶、咸茶和清茶。

    客人进门,主人敬奉的第一碗茶,是镬(huò)糍茶。选用上好的纯白糯米,煮成油光烁亮的糯米饭,烧火用糯米稻草把,或干燥的松毛丝,火要匀和。用锅铲在镬子中摊开糯米饭,做成厚薄匀称的镬糍。将镬糍放入小饭碗中七成满,配以白糖,再用沸水冲泡。一碗软糯滑溜、甜而不腻的镬糍茶就泡好了。寓意甜甜蜜蜜。

    第二碗茶,即枨(chéng)子芝麻烘豆茶(或称熏豆茶)。以烘豆与茶为主料,以枨子皮、丁香萝卜、老姜、桂花等为辅料。这碗咸茶一般喝10~20分钟,然后宾客要入乡随俗,以示融洽,将碗(杯)内主料、辅料一并吃掉,故名“吃茶”。寓意和谐美好。

    第三碗茶是清茶。在瓷白的茶盅或透明的玻璃杯中放一小撮绿茶,先闻茶水的清香,然后慢慢品饮,宾主边喝边聊,亲情、友情、乡情不知不觉间融入清茶之中。寓意茶香情深。

    【材料二】唐白居易《鍧(qū)生访宿》诗云:“村家何所有? 茶果迎来客。”“客来敬茶”在中国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客来敬茶,要体现出文明礼貌。应做到饮茶场所窗明几净,整洁优雅。泡茶的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主人应陪同客人饮茶。敬茶时,恭恭敬敬双手捧住茶托,举至胸前,轻轻道声“请用茶”,这时客人也应稍稍向前,道一声“谢谢”。通过敬茶,体现安吉人重情好客的礼仪。

    泡茶时,不宜一次将水冲得过满,可分两次冲水。第一次冲至三分满,待几秒钟后,再冲至七分满,这叫洒下的是“七分茶”,留下的是“三分情”。送茶时,切不可用五指抓住碗口或杯沿提与客人,这样既不卫生,又缺少礼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客来敬茶的茶俗:

    1.以茶代酒。安吉白茶自发现利用以来,无论谁家宴请贵宾,凡是遇到酒量小的或不会饮酒的,都允许以茶代酒。在安吉,这并不认为有损礼仪,反而有优礼相待之感。

    2.捂杯不续。在安吉,当客人杯中的茶水仅留1/3时,就得续水。如果客人不想再饮,或想告辞,客人会平摊右手掌,手心向下,捂在茶杯之上。表示:谢谢,请不要再续水。主人见此情景,已经会意,便不再续水。用这种方式,有时比语言挑明更含蓄,更富有人情味。

    3.茶食相融。茶不仅是饮料,也可掺入食物。唐代陆羽的《茶经》中,也提及“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这种茶食相融的遗风,如今依然随处可见。每逢佳节安吉人用熏豆茶相待,这种茶一经冲泡,饮起来甘醇之味一应俱全,吃起来鲜爽可口,又耐咀嚼,又能充饥饱肚。

    (选自《安吉白茶的传统茶俗与茶文化》,有删改)

    【材料三】唐代陆羽,曾隐居长兴,被后人称为“茶圣”。他撰写的《茶经》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推动了茶的普及。他推崇长兴紫笋茶,将其视为茶中上品。

    1. (1) 请你给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拟写一个四字小标题。
    2. (2) 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3. (3) 小语同学认为熏豆茶中蕴含“和为贵”的思想,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4. (4) 读完材料一和材料二,小文同学想写一篇题为《一片叶子的文化》的读后感,准备引入材料三的事例,你觉得合适吗? 说说你的看法。
  • 1. 学校开展以“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中国文化 chóng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A,还被认为是 B,更被尊奉为C。

    心胸huò达、互相谦让,个人才能和乐,邻里才能和mù,在① 的《灯笼》中,晚上村头的那一挂红灯笼给孤行客带去的慰藉,何尝不是“和”的外现。开放包容、交流融通,社会才能和谐,世界才能和平,在《礼记》的《》中,孔子用理想的“大同”社会表达对“和”的憧憬……小到修身养性、齐家交友,大到治国理政、邦交抚远,诸如此类,都离不开“以和为贵”。

    “和”是和谐,人类文明因丰富多cǎi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和”是平等,傲慢与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____,____,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

    1. (1) 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汉字。

      chóng

      huò

      和 mù

      丰富多cǎi

    2. (2) 在①②两处分别填上作者和篇名。

       ②

    3. (3) 填入 A、B、C处的语句,顺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修德养性的关键②国家共处的原则③社会交往的准绳

    4. (4) 请仿照语段中的画线句,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 1. 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 (1)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图展现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70字左右。

    2. (2) 班委会拟邀请学校德育处罗主任担任演讲比赛评委,请你找出并改正下面的邀请函在内容和格式上的错误,共四处。

      邀请函

      尊敬的罗主任:

      我班近期将组织“和为贵”主题演讲赛,您长期担负学校德育主任,对“和”在同学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现特邀您于6月 17 日上午9:00到八年级(4)班教室担任评委,敬请务必莅临。

      八(4)班班委会

      ①内容:

      ②格式:

  • 1. 中国式交往是“以和为贵”。下图是一幅“中国梦 和为贵”的公益广告图,请围绕“和为贵”的主题介绍画面内容。

  • 1. “和”包含着“人际之和”“社会之和”等内涵,蕴含着千百年来儒家思想的智慧。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

    任务

    写作主题

    文本类型

    写作情境

    任务一

    人际之和

    叙事类

    “和”是修德养性的关键;“和”是尊老爱幼,亲友善邻;“和”是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请以“和”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任务二

    社会之和

    演讲词

    学校举行“社会之和”主题演讲比赛,请写一篇演讲词。

    要求:⑴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⑵不得抄袭、套作;⑶文中不得出现与学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 1. 文学作品阅读

    和为贵

    ①天刚麻麻亮,镇子就被商贩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唤醒了。

    ②白铁师傅梁大全站在店铺门前,端着那把油腻腻的紫砂茶壶,就着壶嘴,边咂边看街上的景儿,不时地跟路人打着招呼。

    ③他身后的铺面陈设简单,锤子、钳子、剪刀、铁砧,几张白铁皮,一条兼作工作台的枣木板凳,一把竹躺椅,几把小板凳,就是工作间的全部家当。

    ④老梁当了大半辈子白铁匠,干惯了活儿,闲不住,一天不动弹,浑身就不得劲儿。他一年四季开门最早,却半天碰不上一单生意,补锅修壶的人越来越少了。没开张,他也不沮丧。到半晌,杂货铺的老周、卖膏药的老陈,会雷打不动过来找他杀上两盘。正杀得不可开交之际,有顾主进店来:“梁师傅,这锅咋不经烧哩,才用两年,就漏水了,给补一补?”

    ⑤难得接下一单活儿,老梁忙把棋推给观棋的老周,接过锅端详一番,道:“别补了,换底儿吧,补了不耐用,过会儿来拿。”顾客同意,他便自顾自地忙活起来。圆锤、扒锤、铆锤、叨锤轮番使用,叮叮当当之间,锅就补好了。

    ⑥顾主取锅时问:“梁师傅,多少钱?”

    ⑦“看着给吧!”到他这儿的并不都是大方的顾主,遇上小气的主儿,撇个三五块钱,他也乐呵呵地接住。老周、老陈瞅见后,脸上不悦了:“咦,你咋恁好说话哩? 忙活半天,俩小钱就给打发了?”

    ⑧“话不能那么说,人家能找上门,心里还装着咱不是?”他那副知足的语气,让老周、老陈听得面面相觑,不解地摇头道:“咦,看不出年轻时恁张狂的人,老来修炼成佛了!”

    ⑨说话间,外边吵吵嚷嚷开了,门前卖水果的小伙子与初来卖青菜的小伙子,为争摊位打得不可开交。被人拉开后,卖水果的把青菜扬得七零八落,卖青菜的一脚踢翻水果筐,俩人捏着拳头怒视对方,随时准备再干一架,周围摊贩吓得纷纷躲闪。

    ⑩老梁跛着一条腿往中间一站,劝道:“年轻人,比划两下就完事儿吧,谁没年轻张狂过!”

    ⑪“去去去,关你什么事,一边儿待着去!”卖青菜的小伙子显然吃了亏,上前要把他推开;反被他扒拉到一边去了。 那小伙子惊愕地问:“你谁啊?”

    ⑫“他是谁? 东关白铁铺的梁‘大拳头’,不认识,回家问问你爹去。”老周干笑两声开腔了。

    ⑬尘封已久的绰号,猛然被人提起,老梁像被揭了老底似的脸腾地就红了。

    ⑭他从小没了父母,吃百家饭长大,小学上三年,就辍学混社会,落得天不怕地不怕。 当白铁匠的舅舅怕他惹是生非,硬招他做了徒弟。三年学成出徒,开始自立门户。怎奈他性格俑强,脾气火爆,三句话不来就动拳,捞个“大拳头”的恶名,谁见了都躲着走,手艺都快荒废了。

    ⑮他孤身一人,独来独往,倒也逍遥自在,可架不住肚子饿,便耐住性子赶起集市。那天集市上奇冷,半晌就没见人儿,正愁午饭没着落,来个修壶的。他赶忙起身接过,边哈着热气暖手边修起壶来。

    ⑯壶修好了,那人问:“多少钱?”

    ⑰他说:“五毛!”

    ⑱“三毛中不?”

    ⑲“五毛,少一子儿都不行!”

    ⑳“就三毛,多一个子儿也不给!”偏偏那人也是个“犟驴”。

    ㉑他二话不说,拿起钳子“啪嚓”一声,就将补好的壶底揪了下来。那人攥住拳头就迎上来,俩人打得昏天黑地。谁料这次碰上了硬茬子,他被打得胳膊脱臼,腿也被踢折了。

    ㉒“哎呀妈呀,疼死我了——!”他捂住伤处龇牙咧嘴。舅舅边为他接骨疗伤,边劈头盖脸地训斥:“不疼你小子能长记性吗?”从来吃不得亏、得理不饶人的他,这回长了记性,可腿却跛了。

    ㉓脾气变好了,生意也多起来。几年后,他就在镇上盘下这家店铺,还娶了媳妇,有了一个温馨的家。二十年后,他又给儿子置下一处房产。

    ㉔一晃就上了年纪。人老了,就觉得年轻时张狂幼稚可笑,念念不忘“家和万兴,和气生财”。商户间有了矛盾,都愿找他说道。他也乐做“和事佬”:“吵架真伤感情,不管是谁的错,能原谅就原谅。以和为贵,虽说受点儿小气,可换来生意上的顺畅,多划算哩!”

    ㉕多年过去,他落个好人缘。那年,县里表彰最美商户,他高票当选。邻里乡亲教育孩子也拿他做榜样,他却难为情起来:“年轻人难免张狂,关键要知错就改,改了就不能再犯。人这辈子,就像过独木桥,没有回头路可走啊!”

    ㉖那些犯错的年轻人听得频频点头,心想这跛脚师傅的脾性咋恁好呢?

    1. (1) 【小说·情节】绰号可以诠释人物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完成表格。

      绰号

      绰号由来

      性格特点

      大拳头

      冲动倔强,脾气火爆

      和事佬

      上年纪后脾气变好,经常调解商户间的矛盾

    2. (2) 【小说·顺序】作者用大量篇幅回忆梁大全的经历,有何作用?
    3. (3) 【小说·语言】请你自选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4. (4) 【小说·联想】梁大全的故事让人想起稻盛和夫的话:“真正驱动你变强的是挫折和苦难。”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相关内容,简要阐述。
      A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贝多芬(《名人传》)
    5. (5) 【小说·主题】本文意蕴丰富。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和为贵”的理解。
  • 1. 学校话剧社准备将下面的故事排演成课本剧,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楚瓜梁灌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境与楚之边境皆种瓜,各有数。梁人(qú)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①,稀灌其瓜,瓜恶。 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 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 因往夜窃搔②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 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甲】恶! 是何可? 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③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④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 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也。 楚令闻之大悦,因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⑤然愧,告使曰:“【乙】征⑥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 此梁之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卷四,有删改)

    【注释】①窳(yǔ):懒惰。②搔:同“骚”,扰乱,这里是破坏的意思。③褊(biǎn):狭小、狭隘。④行:这里是浇灌的意思。⑤ (nì):忧思。⑥征:追究,追问。

    1. (1) 【疏通剧本】参考表格提供的方法,解释加点字。

      语句

      方法

      释义

      梁人

      语境推断法

      搔楚亭之瓜

      此梁之让也

      查阅字典法: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②阴冷;③暗地里;④昏暗。(《古汉语字典》)

       (填序号)

      以闻楚王

      课内迁移法: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2. (2) 选文画横线句中楚令“大悦”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 (3) 【把握角色】选文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应分别用括号中的哪种语气来说? 请选择并简述理由。

      【甲】恶! 是何可?(惊讶且不满/高兴且得意)

      【乙】征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惭愧而不悦/冷漠而阴沉)

    4. (4) 【排练有感】结合选文,并联系下面任意一则材料,就如何在交往中做到“以和为贵”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二: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木瓜》)

  • 1. 情景默写;下面是“和”文化探究组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古诗文。

    “和”是古人描绘的宁静平和的生活图景。陶渊明幻想的世外桃源里,“土地平旷,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 ,鸡犬相闻。”

    “和”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大道之行,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弱势群体都得到关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③,④ 皆有所养。”

    “和”是古人面对困苦时的呐喊。《卖炭翁》中“⑤ ,⑥ ”两句刻画了卖炭翁极度反常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悲惨境遇;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兼济天下的情怀,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⑦,⑧ ”的呼喊。

  •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 . (míng) (tiáo)鱼 大(pì) (pián)死 B . (kūn)鹏 老(yù) 怒(háo) (xiào)学半 C . (xǐ) (cáo)枥 嘉(ráo) 不外(xiàn) D . (juàn)       (chì)牛       塘(ào)      (chuán)扶摇
  • 1. 阅读

    即  事①

    [宋]徐  侨②

    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布被不妨温,莱羹有余滋。

    客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外此了无挠,淡然心地夷。

    【注释】①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作诗。②徐侨:南宋政治家,浙江义鸟人,吕祖谦再传弟子;中年曾辞官归里十余年,潜心学术。

    1. (1) 诗中具体表现“贫亦好”情趣的一联是
    2. (2) 请从诗歌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一个词语,并说说你的理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