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广安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 1. (2024·重庆市模拟)  小语阅读完游记《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后,有感而发。请你以小语的阅读感悟为例,分享你阅读游记《壶口瀑布》后的感悟,句式不限。

    小语的阅读感悟:《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在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我读出了自然的神奇瑰丽与严酷冷峻,它使我懂得了敬畏自然。

  • 1. (2024八下·邯郸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陟①屡歇,抵欢喜台。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 自汲井中②,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③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余不能悉记也。

    (节选自袁宗道《上方山记》)

    【注】①陟:行步。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③睥睨:城上短墙。栏楯:栏杆。6.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然不动          ②俶尔远逝

      复腾跃         ④余不能记也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

    3. (3) 【甲】【乙】两文都以动物设喻。【甲】文用“”和“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用原文语句回答)
    4. (4) 【甲】【乙】两文虽然同为山水游记,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试分别加以概括。
  • 1. (2024八下·邯郸期中) 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答下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2. (2)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 1. (2024·砚山模拟)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1)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说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 1. (2024·绥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 (1)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2) 同是送别友人,请说说本诗最后两句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如何表达内心感受的?
  • 1. (2024八下·绥江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1) 对本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 (2)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 1. (2024八下·石林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1) 这首诗从题材上来说属于诗。
    2. (2) 这首诗一扫此类题材的悲凉凄怆之气,清新高远,独树碑石。请整体把握后,从内容和情感上赏析颔联。
  • 1. (2024八下·新建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2) 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 1. (2024八下·上思期中) 读书,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八年级(1)班将开展“跟着书本去旅行”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线路设计】精读一篇课文,就好似在经历一次精彩的身心之旅,将来若能身临其境,必有不同寻常的游览体验。请你仿照示例,从我们所学的课文中选出两篇,设计两条“旅行线路”,领略旅行之美、探寻文化魅力。

      [示例]《故乡》——走进鲁迅故里绍兴,领略江南水乡的美景,感受江南诗意的民风民俗。

      线路一:

      线路二:

    2. (2) 【名著之旅】本次名著阅读之旅活动将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参照示例,完善下面的阅读推荐表。

      阅读推荐表

      主题

      推荐书目

      作者

      路线亮点

      红色之旅

      埃德加·斯诺

      实地采访,探寻红色中国的秘密

      成长之旅

      《朝花夕拾》

      《经典常谈》

      朱自清

      知识丰富,传承经典文化

    3. (3) 【分享感受】本次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收获颇丰,大家纷纷为多样化的阅读形式点赞。

      请你就“多样化的阅读形式与学生的阅读兴趣”之间的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80字以内(含标点符号)。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9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