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 (1)    

      pò   

       狂lán   

      zhàng

      pān谈  

      qiào壁

      jué

    2. (2)    

      dū促  

        kē juān杂税 

        胸táng

      hān rán入梦

         háo鸣 

        斓bān

    3. (3)    

      jiàn

      liáng

      bìn

      chán绕 

        gèn古   

    4. (4)    

      long  

       埋zàng   

      头gǎo

      rang  

       丰ráo   

       污 huì

    5. (5)    

       tuò  

         shuò气   

       策 xūn

      jiān

       pèi头  

        róng机

  • 1.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瞬息万变,我们需要改变与突破。改变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是为了换个角度看世界,也是为了迎接不一样的自己。

    而不忘初心,不变则是对目标的坚定,对理想的执着,也是对自我的坚守。变与不变,相对而存在。

    请以《我变了》或《我依然不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除诗歌外);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语言表达。

    2021年3月24日,H&M集团在官网发布的一份声明,歪曲事实,抵制新疆棉花。随后H&M及一些发布过声明的品牌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在华门店遭到不同程度的抵制;各大电商平台下架产品;众多艺人相继发声明终止与其合作。其中也出现了部分激进的言行:有些人跑去羞辱、谩骂相关企业在华门店、直播间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国人出于爱国大力支持国货,但居然有人别有心机,借着大众的爱国心,大发横财,开始疯炒国产鞋,安踏的一款限量版被炒到4 599元,涨了8倍。李宁的明星球鞋最高被炒到49 999元,暴涨33倍。

    针对以上信息,你觉得文明、理性的爱国方式应该是怎样的?请谈谈你的看法。(100字以上)

  • 1. 古诗文阅读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1) (识木兰)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2) (读木兰)请你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经历成千上百场战争,都战死沙场了,像木兰这样的,真正的壮士,久经磨难,终于可以回家了。

      你把这句话理解错误了,应该是 。

      哦,我忘记了这里用了互文的修辞啊,上下两句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这篇文章中,还有好多这样的句子呢!

      对啊,比如说像这句:,也是采用了互文。

    3. (3) (悟忠孝)

      材料一: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信。

      (选自《木兰从军》)

      材料二: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入宫中,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今商丘营郭镇有庙存,盖其故家云。

      (选自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

      ①    用“/”为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

      ②    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和它意思相同的一项。

      还家,释其戎服( )

      A.鲁肃过寻阳

      B.风马牛不相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信( )

      A.自以为大有所

      B.精求精

      ③课文《木兰诗》中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请在材料一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结合该句子分析其主旨。

      ④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4. (4) 小语和小文一起吟诵了一首古诗,请你和他俩一起来学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①岳上摩天。

      遗民②泪尽胡尘③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①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②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③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

      ①他们打算给这首诗歌做一个微视频拍摄脚本,下面是编写的拍摄脚本,脚本中四处画线部分处理不合理的一处是( )

      镜头

      时间

      景别

      画面(色彩、构图等)

      拍摄技巧

      内容

      音乐

      1

      4s

      远景

      暖色调:长河人海,高峰耸立

      摇摆镜头  一横一纵

      A.北方中原山河的奇伟壮丽无比

      激荡

      2

      3s

      远景近景

      B.冷色调:风云突起,胡骑踏尘

      摇动镜头  由远及近

      胡人在中原故土上肆意践踏,扬起浓浓尘土

      紧张

      3

      4s

      近景

      C.冷色调:遗民流泪,翘首南望

      固定镜头  由近及远

      D.诗人忍受着胡人种种压迫,苦盼王师收复失地

      悲凉

      ②这首诗歌题目中的“有感”包含着作者哪些情感意蕴呢?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1. 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授予中国14至40周岁(年满14周岁、不满40周岁)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集中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原则上每年“五四”青年节授予,有特殊贡献者,可以随时授予。从2007年开始,颁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主要授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表现突出、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青年,每年表彰人数在10人左右。不定期颁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主要授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事迹突出、社会影响广泛、典型示范作用强、以青年为主要成员的先进集体。

    (选自360百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词条)

    材料二:2020年6月15日晚,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出生于1979年)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出生于1987年)、战士陈祥榕(出生于2001年)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出生于1996年),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出生于1996年),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被淹没在冰河之中。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选自《解放军报》)

    材料三:“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祁发宝所在团不成文的“规定”

    “不想打就滚!否则一切后果自己承担!”——在一段记录双方交涉的视频中,祁发宝怒斥外国军要求其离开中国国境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摘自肖思远的战地日记

    “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陈祥榕对一次战斗的记录

    “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在一本书中,陈红军特意标注了一段话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2. (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3) 材料二既真实地报道了冲突的事实,同时也带有鲜明的态度,请依据画线句中加点字揣摩该报道的态度。
    4. (4) 2021 年的“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颁授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表彰青年中的优秀典型和模范代表。你认为祁发宝等5位卫国戍边英雄能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荣誉吗?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阐述你的理由。
  • 1. 文学作品阅读

    最美的勋章

    刘励华

    ①30多年前,体检合格后,一位接兵干部前来我家做家访。他郑重而又热情地对我说:“我们的部队在西藏,那里非常艰苦,你愿意去吗?”我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愿意!”一声“愿意”,让我从此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一声“愿意”,也成为我无悔的青春誓言。

    ②穿上军装,在内地经过半年集训后,我们沿着当年十八军进军西藏的足迹,向心中的圣地进发。

    ③那时新兵进藏,不像现在可以乘飞机、坐火车,部队能提供的交通工具只有“老解放”汽车。车上没有座位没有氧气设备,车厢还四面透风。A.我们不管这些,爬上汽车大厢,用背包当座椅,身挨身、脚抵脚,用快乐和向往把车厢塞得满满的,以勇敢的心去迎接高原风雨的洗礼。

    ④4月,高原冰雪开始消融。车过二郎山,眼前出现梦幻般的景色:B.蓝天白云下,盛开的杜鹃花漫山遍野,五颜六色的花簇宛如多彩的哈达,献给远方的客人。如诗如画的景色,顿时点燃了我们的青春热血。一路上,一辆辆军车就像一面面彩旗,迎风招展。我们唱着嘹亮的军歌,翻山越岭,迎风斗雨,勇往直前。

    ⑤随着海拔的增高,高原缺氧向我们袭来。车到理塘兵站,正是午餐时间。在排队打饭时,一名新兵突然身子一歪,倒在饭筐边。接着,一个、两个、三个……仅十几分钟时间,先后有5名新兵倒在饭堂里。在一片惊呼声中,只见卫生员拿着氧气袋飞身前往抢救。吸着氧气,5位战友脸色由白变红,很快苏醒过来。高原缺氧没有吓倒我们,等战友苏醒后,大家又爬上车厢继续上路。长路漫漫,经过14天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林芝。

    ⑥林芝,素有“西藏江南”之称。这里有林立的雪峰、茂密的森林、碧绿的青稞地,藏家农舍如繁星撒落在尼洋河两岸,一眼望去,美不胜收。在写第一封家信时,我激动地告诉家人,我当兵的地方叫林芝,这里是西藏最美的地方。

    ⑦然而,高原赠送给我们的不单是美景,更多的是风霜雨雪。等真正融入高原、融入部队,我才知道这里的生活远非想象中那样美好。

    ⑧20世纪80年代,西藏的交通尚不发达,部队生活物资十分匮乏。到了冬季,蔬菜供不上,只能用脱水干菜代替,餐桌上见不到一点绿色。进藏不久,我们的嘴唇就开裂了,早晨醒来鼻孔里布满血痂。

    ⑨这还不算什么,野外生存条件更差。部队开赴野外驻训、施工时,热食难以保障,啃干粮成了家常便饭。中午,连队给每人发一块压缩干粮,一个橘子罐头或什锦菜罐头。刚开始,大家觉得新鲜,可时间长了,吃着吃着就开始反胃。

    ⑩严酷的生活考验,并没有动摇我们扎根高原的意志。在老兵们的带动和鼓励下,我们很快适应了高原生活,并开始从苦中嚼出甜来。部队蔬菜供应不足,我们就开荒种菜,入冬前把菜窖塞得满满的。野外训练、施工,我们采摘蘑菇、野菜改善生活。我们还练习吃糌粑、喝酥油茶,努力掌握高原生存的本领。

    ⑪到高原不久,强烈的紫外线、凛冽的风霜在我们的脸颊上烙下两块红红的印记,一眼看去,就像两朵燃烧的红云,大家管它叫“高原红”。面对高原的这份特殊馈赠,我们欣然接受。它是我们青春的印记,闪耀着青春的光芒。

    ⑫那年,上级给我们下达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一修复墨脱骡马道。这条骡马道,是当时墨脱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也是墨脱人的生命之路。由于年久失修,很多地方出现了塌方,路基塌陷,人畜无法通行。接到任务,我们迅速开赴雅鲁藏布江下游,用铁锹、钢钎、十字镐等最原始的工具,向大自然宣战。

    ⑬通往墨脱的路上,横亘着一座雪山,海拔4 700米。5月,天空飘着大雪,地面积雪数尺厚,我背着一口30多千克重的高压锅,与同样身负沉重施工工具和生活物资的战友们一道,踏着积雪,一步三喘地翻越大雪山。快到山顶时,一个近60度的陡坡挡住了去路。见此,大家解下背包绳连接在一起,组成“人串串”,前拉后推,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爬。

    ⑭翻过大雪山,我们进入墨脱境内。此时,墨脱进入雨季,绵绵细雨一下就是一个多月。我们每天冒雨施工,身上从来没有干过。过量的雨水,污染了水源。喝了不洁净的水后,全体官兵开始拉肚子,一个个拉得形容枯槁,四肢无力。身体稍一好转,我们又投身到施工中。

    ⑮在墨脱施工,既要与天斗,还要与地上的旱蚂蟥斗。雨季,是旱蚂蟥最疯狂的时候。只要稍有动静,它们就会蹦到人身上,拼命吸血,每人每天都会在身上发现几十条旱蚂蟥。我们一边施工,一边捉旱蚂蟥。用手抓、用竹片夹、用烟头烫,什么办法都用尽了,但还是挡不住旱蚂蟥的攻击。等收工返回帐篷时,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光衣服,赤条条地站在一起,相互捉身上的旱蚂蟥。

    ⑯经过3个月的顽强奋战,我们终于打通一道道险关,修复了骡马道。看到墨脱群众牵着驮满山货的一队队骡马走向山外,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⑰艰苦是成长最好的学校,吃苦是人生最好的营养。走过墨脱路,翻过大雪山,我感到再没有吃不下的人间苦,再没有踏不平的坎坷路。此后17年,我先后在不同海拔的多个岗位工作过。这期间,我曾饮山泉中毒、遭遇过车祸、被风雪围困,先后6次死里逃生。

    ⑱在藏工作期间,我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军事记者,有幸走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认识了无数年轻军人。他们同样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西藏。嘴唇乌紫、指甲凹陷、头发脱落,是他们的青春印记;勇于战斗、敢于牺牲、乐于奉献,是他们的青春状态。他们最爱唱的歌是:“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

    ⑲回望军旅岁月,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高原风雪在西藏军人脸上烙下的“高原红”。我想,那美丽的“高原红”,应该是雪域高原颁给西藏军人的最美勋章!

    (选自《解放军报》)

    1. (1) 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新兵的人藏经历和精神状态。

      人藏经历:乘车进藏→缺氧晕倒→严酷考验→烙上“高原红”→①

      精神状态:②→坚持到底→③→欣然接受→勇敢顽强

    2. (2) 阅读时需要关注那些看似平常,实则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请从文中画线的A、B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式批注(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关键词语、语言特色等角度人手)。

      A.我们不管这些,爬上汽车大厢,用背包当座椅,身挨身、脚抵脚,用快乐和向往把车厢塞得满满的,以勇敢的心去迎接高原风雨的洗礼。

      B.蓝天白云下,盛开的杜鹃花漫山遍野,五颜六色的花簇宛如多彩的哈达,献给远方的客人。

    3. (3) 结合全文,探究题目“最美的勋章”的内涵。
    4. (4) 《解放军报》报社要为本文作者颁奖,请你借助知识卡片,结合文章内容,为其拟写一份“最美勋章”颁奖词,100字左右。(提示:可从时间跨度、身份转变、经历磨难、所做贡献、精神成长等角度进行拟写。)

      知识卡片:

      颁奖词的写作要点:①言简意赅,概括获奖对象最光辉的事迹及其体现的精神;②评价精准,要尽量以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方式表达;③饱含感情,要以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直抒胸臆的方式;④富有文采,要尽可能灵动使用修辞手法,变换长短句式。

  • 1. 名著阅读

    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都使他觉到满意。……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是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撒无赖。……都知道他是好体面讲信用的人,所以他一张嘴,就把钱借到。他利用着这点人格的残余到处去借,借着如白捡,借到手便顺手儿花去。人家要债,他会作出极可怜的样子去央求宽限……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出了,他开始去骗钱花。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

    1. (1) 选文从三方面写祥子的无赖,请加以概括。(根据文字不超过5个字)

       →

    2. (2) 同样是年富力强能力突出的青年,为什么《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取得了成功,而祥子却一步步堕落?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1. 下列关于文言文中的称谓,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B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卿”,在这里指君对臣的爱称。 C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D .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爷”,这里指父亲。
  • 1. 北朝民歌《木兰诗》所叙述的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颂,花木兰也成为中华文化中深受人民喜爱的形象,她的影响力以各种形式反映在历朝历代的民间生活中。请完成下列两副有关花木兰的对联
    1. (1) 上联:穆桂英代夫出战声名显赫

      下联:花木兰

    2. (2) 上联:谢天谢地谢灵运

      下联:花木兰

  • 1. 根据表格提示,填写相应的内容。

    诗人.

    作品

    名句填空

    诗句内涵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突出表现游子②之情

    岑参

    《逢人京使》

    马上相逢无纸笔,③

    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柔在对帝京、故园的眷恋,豪在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韩愈

    《晚春》

    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