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现代文阅读

    满足的人的衬衫

    [意大利] 卡尔维诺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循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1. (1) “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甲:我认为这个故事很简单,不断重复,就是一次次去寻找满足的人的衬衫。在寻找中,找到的三个人依次是

      乙:才不是这样简单的重复呢!我发现每一次寻找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

    2. (2) 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请说明理由。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3. (3) 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一类人。
    4. (4) 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1. 选出下面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量(jiào)    叭(lǎ)    像(diāo) B . (mù)    歌(kǎi)    伤(zhòng) C . 护(bì)    气(kài)    蹈(cǐ) D . (zhuì)    汲(gài)    引(xuán)
  • 1. 下列对《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寓言往往是以假托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蚊子和狮子》假托动物的故事,引起人们的深思。 B . 这两则寓言都运用了对话描写。 C . 这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狮子》则告诉我们,即使取得一些胜利也别骄傲,要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失败。 D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间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略有起伏。
  • 1. 文学常识填空。
    1. (1) 《穿井得一人》选自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吕氏春秋》又名,是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
    2. (2)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名,相传是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独立处事,善于修身养性。等成语均出自其作品。
  • 1.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各题。

    解马而与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①,食人之稼,野人②取其马。子贡③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④始事于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⑤也独如向⑥之人!”解马而与之。

    (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已》

    [注]①逸:奔跑。②野人:指农夫。③子贡:孔子的学生,善于雄辩,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④鄙人:村野的人。⑤辩:有说服力。⑥向:刚才。

    [文言积累]

    1. (1) 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句。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任务

      方法

      字词句

      词义、句意

      字词解释

      课内迁移法

      不亦

      野人大

      语境推断法

      /

      人之稼

      成语参考法

      听途说

      孔子行而息

      字典查阅法

      A.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B.完毕,结束。C.都,全部。D.星宿名。

      句子翻译

      /

      解马而与之。

      断句(断一处)

      /

      ⑥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用“/”断)

    2. (2) 阅读文言文时,可以根据人物的言行来分析故事蕴含的深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人物

      身份

      言行

      结果

      子贡

      孔子学生

      农夫不听

      鄙人

      村野农夫

      请求前去说服农夫,以种田之事跟农夫讲道理

      我从中明白了这样的道理:③

  • 1. 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sài)    量(jiào)    叭(lǎ) B . (mù)    歌(kǎi)    头(tiān) C . 拉(hè)    像(diāo)    住(nián) D . (zhuì)    然(shì)    护(pì)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 (1) 穿井得一人( )
    2. (2) 家无井而出溉汲( )
    3. (3) 国人道之( )( )
    4. (4) 之于宋君( )
    5. (5) 问之丁氏( )
    6. (6) 得一人之使( )
    7. (7) 丁氏日( )
    8. (8) 求闻之若此( )
    9. (9) 不若无闻也( )
    10. (10)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
    11. (11) 身( )( )
    12. (12) 因往之( )
    13. (13) 终日在天中行止( )
    14. (14) 奈何忧崩坠乎( )
    15. (15) 只使坠( )
    16. (16) 亦不能有所中伤( )
    17. (17) 充塞四虚( )
    18. (18) 其人舍然大喜( )
  • 1. 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根据学寓言的体会和课外知识积累,回答下面问题。
    1. (1)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

      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两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两个词语是:

    2. (2) 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成语名

      主要内容

      寓意

      战国时宋国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上,从此便放下锄头在树旁等待再撞死的兔子。

      比喻不努力,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揠苗助长

      有个宋国人,希望禾苗长快点,把禾苗不停地往上拔,后来禾苗都枯萎了。

  • 1. 文言文阅读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穿井得一人》)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忱其坏?”

    其人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忧天》)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国人之( )

      其人然大喜( )

    2. (2) 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 (3) 请揣摩两则短文的画线句,分析“宋君”与“晓之者”此时的心理。
    4. (4) 从(甲)文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乙)文“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什么?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蜻蜓和蚂蚁

    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

    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片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已经逝去了。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它爬到蚂蚁跟前。

    “收留我吧,好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朋友,我可觉得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我们在软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游戏呀,一点钟接着一点钟,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

    “那么你——”

    “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唱你的歌曲!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1. (1) 文中加点的“好日子”指的是什么?
    2. (2) 蜻蜓整天愁眉苦脸的原因是( )
    3. (3) 这篇文章通过蜻蜓和蚂蚁的对话说明的道理是( )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