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上·东莞期末) 现代文阅读II

    边关石头也相思

    王静

    2012年,我去新疆白哈巴“西北第一哨”采访。

    哨所耸立在蓝天下,面向山巅,背靠界河,距离河对面的哈萨克斯坦只有几百米之遥。

    哨卡上执勤的战士大概从望远镜中看到我们的镜头在聚焦他,自然地挺胸抬头。镜头里,丝絮般的云彩在他身上飘拂,一只矫健的雄鹰在他头顶盘旋,多么难得的画面!我立刻按下快门。想起多年前一位战友写下的诗:“健似雄鹰劲如松,永为祖国站好岗。”此刻,哨位上的战士,不正是那搏击云天的雄鹰、那傲然挺立的青松吗?

    我找到执勤的战士,他的名字叫高唱,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是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高唱告诉我,虽然营区院子很小,但他喜欢石头,捡回来一些摆在营区,上面刻上不同的字,已经成为营区一景了。他特意带我看了那些形状各异的石头。一个用白色鹅卵石拼成的中国版图上,“祖国在我心中”几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站在这一堆鹅卵石边,我心潮起伏。鹅卵石再普通不过了,可当它被作为祖国的版图而赋予生命时,它便得到了永生。我明白了高唱为什么喜欢石头,因为这石头中,有我们一代代边防军人奉献生命的忠魂,这石头也是祖国领土的浓缩呀!

    离开白哈巴哨所时,高唱带着我,特意捡了一块鹅卵石,我把它带回了北京。每次看到这块鹅卵石,就想起白哈巴哨所,想起高唱……

    2014年,我去西藏边防采访。路上,途经一个叫岗巴的小镇,大伙下车稍作休息。

    休息室一位藏族老阿妈引起了我的注意。老阿妈慈眉善目,面颊上是岁月与风霜刻下的深深印痕。老阿妈家去年遭灾,是部队官兵救灾及时,全家才得以安然。从此,老阿妈就隔三差五来营区看望战士们。

    送走老阿妈,在屋角拐弯处,我看见一块石头,瞥了一眼,那粗粝的样子,有点像老阿妈的那张脸,又有点像谱写命运之曲的贝多芬,更像一个沉思的头颅,似乎在思考深邃的历史之谜。

    细细端详这块石头,纯朴、自然,没有一点人工雕琢的痕迹。石头上,那道天然形成的白色曲线,像延伸远方的天路,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我仿佛能感觉到,在它生命的纹路里,似乎镂刻着冶炼的痛苦和凝固的悲壮,那一道道涌,一卷卷潮,既有沉潜的品质,又有飞扬的神采。我想,它一定是情感飞扬跌宕后的狂澜。

    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这块石头,它的颜色,像极了藏族老阿妈那张最靠近太阳的脸,那张透着信任和温暖的脸,足可慰藉军人之心。老阿妈就是“人民”的代名词,子弟兵正是为了千千万万张像老阿妈这样的脸,才历经艰辛,心甘情愿在这氧气都吃不饱的地方默默奉献着。

    我相信,这块石头与我有着深深的“眼缘”,就那么一瞥,便像一枚图钉,被按进了脑海。

    离开老阿妈前往珠峰大本营。几百多公里的沙石搓板路,只能以40迈的速度蜗牛般前行。

    过了许久,终于看见远方冰清玉洁的苍穹之下,梦幻般伫立着巍峨而神奇的珠穆朗玛峰。它用银发苍苍的头颅撑着悠悠苍天,用横亘起伏的山脊盘住莽莽大地,用永不衰竭的精血把古老高原孕育得像一头雄健无比的牦牛。

    仰望中的珠穆朗玛峰,并没有那种“唯我第一,舍我其谁”的王者霸气。在珠峰大本营边的石台上,立有一块珠穆朗玛峰海拔纪念碑。看着上面用醒目红字标明的珠峰高度,再抬头望远处的珠峰峰顶,一个问号在心中萦绕:为什么在世界第一高峰面前,会产生不是很高的感觉呢?

    身边的武警战士告诉我,因为你站着的地方,已经海拔5200多米了。我恍然大悟,自己已经站在海拔52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了,所以才会感到8844.43米的珠峰不是很高。

    这给我一个启示:对于一个人来说,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相对高度。只有这样,才能观高不觉高,也才能看到一座又一座更高的山峰。

    珠峰在我心中,是一座圣山。我对它顶礼膜拜,虔诚仰望。它用满溢着的雄性热血,塑造出了一个强健而又虔诚的民族。它用孤独的沉默,在这远离尘世的云天之上,忍受着冰雪的禁锢,苦度着荒寂的岁月。

    我知道,它的沉默并不意味着生命的衰竭,而是等待着一次新的崛起。

    站在海拔52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我瞬间明白了,山的存在,是让我们永葆谦逊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我抱起了脚下那块白中泛青的石头。同行的小陈高反症状厉害,他劝我,“走路都困难,你还要抱块石头,不要命了。”对这块石头,我已经爱不释手。无论多困难,我也要把它带回北京。

    如今,这块来自珠峰大本营的石头,就立在我办公室窗台上,端详的次数多了,竟发现它长得有点像中国地图。

    小小的石头,透着浩瀚与磅礴。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息不灭的灵魂啊!它凝聚着大地威烈如火的激情和力量,更凝聚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信仰。

    感谢岁月与自然的馈赠,石头的静默,生命的律动,这静与动、刚与柔,一同构筑起我们对未来的梦想和追求。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面对珠峰,作者有多重感受。请梳理概括。
    4. (4) 请你围绕关键词“石头”写一则文学短评,在班级读书会上进行交流展示。(不超过120字)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雷雨(节选)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卡巴诺娃 嗯,我跟你说的话,你都记住了吗?要牢牢记在心坎儿上。

    卡巴诺夫 我都记住了,妈。

    卡巴诺娃 嗯,现在一切都准备好啦。你只要告别一下,就可以走啦。

    卡巴诺夫 是,妈,是该走了。

    卡巴诺娃 哼!

    卡巴诺夫 您还有什么吩咐?

    卡巴诺娃 你傻站着干吗?难道不懂得规矩吗?去吩咐一下你媳妇,告诉她,你不在家的时候该怎么过日子。

    卡捷琳娜垂下眼睛。

    卡巴诺夫 我想,她自己知道的。

    卡巴诺娃 别废话!说,说呀,你去吩咐她!也让我听听你是怎么吩咐她的!以后你回来就可以查问,她是不是统统照办了。

    卡巴诺夫 (走到卡捷琳娜前面,站住)卡佳,你要听妈的话!

    卡巴诺娃 说:不要对婆婆出言不逊。

    卡巴诺夫 你不要出言不逊!

    卡巴诺娃 叫她要像孝顺亲妈一样孝顺婆婆!

    卡巴诺夫 卡佳,你要像孝顺亲妈一样孝顺婆婆!

    卡巴诺娃 不要像个少奶奶似的好吃懒做!

    卡巴诺夫 我不在家的时候,你要多干活!

    卡巴诺娃 不要站在窗口卖呆!

    卡巴诺夫 可是,妈,她什么时候……

    卡巴诺娃 说,你说呀!

    卡巴诺夫 不要向窗外东张西望!

    卡巴诺娃 你不在家的时候,叫她别盯着年轻小伙子瞧个没完!

    卡巴诺夫 这是干吗呢,妈,真是的!

    卡巴诺娃 (厉声)别任性!妈说什么你就照办。(微笑)说了总比不说好嘛。

    卡巴诺夫 (狼狈地)别盯着小伙子瞧个没完!

    卡捷琳娜严厉地注视他。

    卡巴诺娃 好啦,现在你们小两口有什么要说的就说去吧。

    卡巴诺夫、卡捷琳娜木然不动地站着。

    卡巴诺夫 卡佳,你不生我的气吗?

    卡捷琳娜 (沉默片刻后,摇摇头)不!

    卡巴诺夫 那你为什么这样呢?唉,你就原谅我吧!

    卡捷琳娜 (仍旧不动,稍微摇摇头)你呀你呀(以手掩面)她太欺负人啦!

    卡巴诺夫 要是什么都往心里去,你会很快得痨病的。她总得说点什么嘛!那就让她去说好啦!你把它当耳旁风不就得了。好啦,再见,卡佳!

    卡捷琳娜 (搂住丈夫的脖子)季洪,你别走!别走吧!我求求你!

    卡巴诺夫 不行,卡佳。妈让我去,我怎么能不去呢!

    卡捷琳娜 那么,带我一起走,带我一起走吧!(走到丈夫身边,偎依着他)亲爱的,假如你带我走,我会多么爱你多么疼你啊!

    卡巴诺夫 (挣脱她的拥抱)这不行!

    卡捷琳娜 为什么不行呢,季洪?

    卡巴诺夫 你们在这儿已经把我弄得焦头烂额了!我真没料到还能飞出这牢笼,可你还想死缠着我。

    卡捷琳娜 难道你不爱我了吗?

    卡巴诺夫 也不是不爱,过着这种不自由的生活,哪怕你老婆再漂亮也会逃走的!不管怎么着,我到底是个男子汉呀,一辈子过着这种生活,能不撇下自己的老婆逃走吗?再说,我现在知道,有两星期,我头上再没有人来打雷下雨脚上也不戴镣铐 , 我哪管得了什么老婆不老婆!

    卡捷琳娜 你居然说出这样的话,叫我怎么能够爱你呢?

    卡巴诺夫 说话就是说话嘛!我还能说什么别的呢?谁知道你究竟怕什么!而且留下来的又不是你一个人,还有妈陪着你哩。

    卡捷琳娜 你不要跟我提起她,你就别伤我的心了!唉,我好命苦呀,好命苦呀!(哭)我这个可怜的女人往哪儿去呢?我能指谁靠谁呢?我的天哪,我要毁啦!

    卡巴诺娃 我说,季洪,该走啦!

    卡巴诺夫 (走到母亲跟前)再见,妈!

    卡巴诺娃 (以手指地)跪下,跪下!(卡巴诺夫跪下磕头,然后与母亲吻别)跟你媳妇告别!

    卡巴诺夫 再见,卡佳!

    卡捷琳娜扑过去,搂住他的脖子。

    卡巴诺娃 你搂搂抱抱的干什么?真没羞没臊!又不是跟姘头告别!他是你丈夫——一家之主!难道这点规矩都不懂吗?跪下磕头!

    ……

    卡巴诺娃 你老是自吹自擂,说你非常爱丈夫,我现在算是看见你有多么爱他了。人家的好媳妇送丈夫出门,躺在台阶上一哭就是个把钟头;可你呀,跟没事人似的。

    卡捷琳娜 没有必要,我也不会。何必招人家笑话呢!

    卡巴诺娃 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如果真心爱他,早就学会啦。你要是不会正儿八经地哭,哪怕做个样子呢,让人家瞧着好歹也体面些。其实,我看呀,光嘴上说得好听。好啦,我去祷告上帝了,别来打搅我。

    (有删改)

    [注] ①故事发生在封建农奴制及宗法家长制盛行的俄国古城——卡里诺夫城。卡巴诺娃为当地富孀,同这座城市一样保守落后。卡捷琳娜原是个天真烂漫的姑娘,自从嫁到卡巴诺夫家,像被埋葬了一般,之后她爱上了具有相似处境的鲍里斯。当她毅然决定冲破家庭牢笼,跟鲍里斯一起出走他乡时,怯懦的鲍里斯却缺乏勇气,卡捷琳娜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情况下,终于投河自尽。②俄俗,丈夫出门,妻子必须扯着嗓子大哭一场。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卡捷琳娜最终选择了投河自尽来表达与这个世界的对抗。从节选部分看,她的对抗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大雷雨》和《玩偶之家》都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戏剧,其中卡捷琳娜与娜拉均为19世纪欧洲的女性代表。请简要分析二者有何异同。
  • 1. (2023高一上·安徽期末) 现代文阅读Ⅱ

    我爱喝稀粥

    王蒙

    ①在我的祖籍河北省南皮县,和河北的其他许多地区一样,人们差不多顿顿饭都要喝稀粥。甚至在米饭炒菜之后,按道理是应该喝点汤的,我们河北人也常常喝粥。

    ②家乡人最常喝的是“黏粥”,即玉米面熬的糊糊。乡亲们称做这种粥为“馇”,他们说“馇锅黏粥”,而不说什么“熬一锅粥”。新下来的玉米,有时候加上红薯,饭后喝上两碗,一可以补足尚未完全充实饱满的胃,二可以提供进餐时需要摄入的水分,三可以替代水果、甜食、冰激凌,为一顿饭收收尾,做做总结,把嘴里的咸、腥、油腻、酸、辣味去一去,为一顿饭打上个句号。

    ③喝稀粥的时候一般总要就一点老腌萝卜之类的咸菜。咸菜与稀粥是互相提味、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这一点无须多说。吃惯了这种搭配,即使吃白米粥、糯米粥、牛奶麦片粥、燕窝粥、海鲜粥,如我后来有幸吃过的那样,也常常不能忘情于老腌萝卜、云南大头菜或者四川榨菜,还有天源酱园、六必居、保定“春不老”的名牌特制酱菜。咸菜也是不断发展丰富提高的,常吃稀粥咸菜也罢,食者是完全用不着气馁的。

    ④也有属于甜点性质的粥:赤豆汤,八宝莲子粥,板栗、杏仁、花生做的羹食等等。就不就咸菜,则无一定之规了。

    ⑤粥喝得多、喝得久了,自然也就有了感情。粥好消化,一有病就想喝粥,特别是大米粥。新鲜的大米的香味似乎意味着一种疗养,一种悠闲,一种软弱中的平静,一种心平气和的对于恢复健康的期待和信心。新鲜的米粥的香味似乎意味着对于病弱的肠胃的抚慰和温存。干脆说,大米粥本身就传递着一种伤感的温馨,一种童年的回忆,一种对于人类幼小和软弱的理解和同情,一种和平及与世无争的善良退让。大米粥还是一种药,能去瘟毒、补元气、舒肝养脾、安神止惊、防风败火、寡欲清心。大鱼大肉大虾大蛋糕大曲老窖都有令人起腻、令人吃不消的时候,然而大米粥经得住考验而永存。

    ⑥另一种最常喝的粥就是“黏粥”了。捧起大粗碗,“吸溜吸溜”吸吮着玉米面熬的稠稠乎乎、热热烫烫的黏粥,真有一种与大地同在、与庄稼汉同呼吸、与颗颗粮食相交融的踏实清明。玉米粥使人变得纯朴,变得实在,玉米粥甚至给人一种艰苦奋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乡土意识、忧患意识,安贫乐道、随遇而安、人不堪其忧我也不改其乐的意识。玉米粥会叫人想到贫穷困难。此话不假,笔者在三年困难时期就有过一天只喝两顿粥的经验,玉米粥拼命喝,喝得肚子里咣里咣当,喝得两眼发直。正因为如此,笔者才由衷欢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繁荣经济、人民生活提高等有目共睹的伟大成绩。同时,玉米食品又是和营养学、现代化、生活选择的多样化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在那个一些小子认为月亮都要比中国的圆的美国,炸玉米片、崩玉米花都是深受欢迎的大众食品,少量的玉米糊糊也可以作为配菜与主菜一道上台盘,为西式大菜增色添香。近年来,国内的玉米方便改良食品也方兴未艾。呜呼,吾乡之玉米粥也,且莫以其廉价简陋而弃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的生命力还远大着呢!

    ⑦至于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北方农村普遍熬制的“腊八粥”,窃以为那是粥中之王,是粥之集大成者。谚曰:“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粮食堆成尖。”是故,到了腊八这一天,家家起五更熬腊八粥。腊八粥兼收并蓄,来者不拒,凡大米、小米、糯米、黑米、薏仁米以及其他等等,均融汇于一锅之中,熬制时已是满室的温暖芬芳,入口时则生天下粮食干果尽入吾粥,万物皆备于我之乐,喝下去舒舒服服、顺顺当当、饱饱满满,真能启发一点重农爱农思农之心。说下大天来,我们十多亿人口中的八九亿是在农村呀,忘了这一点可就是忘了本喽。

    ⑧闽粤膳食中有一批很高级的粥,内置肉糜、海鲜、变蛋乃至燕窝鱼翅,食之生富贵感营养感多味感南国感,食之如接触一位戴满首饰的贵妇,心向往之赞之叹之而终不觉亲近。这大概反映了我土包子的那一面吧。

    ⑨当然,不是说稀粥至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眼界的开阔,我们的餐桌上理应增添许多新鲜的、富有营养的饮食,饮食习惯上的保守是不足取的。其实讲到吃东西,我是很能接受新鲜事物的,包括各种东洋西洋土著乃至特异食品。这一点使我深觉自豪,这一点使我时而自吹自擂:鄙人口味,就是富有开放性兼容性嘛。我喜欢尝试新经验,包括吃喝,这样,活得不是更有滋味吗?对身体健康不是更有利吗?

    ⑩但是,我对稀粥咸菜似乎仍然有特殊的感情。当连续的宴请使肠胃不胜负担的时候,当过多的海鲜使我这个北方人嘴上长泡、身上起荨麻疹的时候,当一种特异的饮食失去了最初的刺激和吸引力、终于使我觉得吃不消的时候,当国外的访问生活使我的肠胃不得安宁的时候,我会向往稀粥咸菜,我会提出“喝碗粥吧”的申请,我会因看到榨菜丝、雪里蕻、酱苤蓝,闻到米粥香味而欢呼雀跃,因吃到了稀粥咸菜而熨帖平安。不论是什么山珍海味,不论是什么美酒佳肴,不论走到哪个地方,在不断尝试新经验、补充新营养的同时,我都不会忘记稀粥咸菜,我都不会忘记我的先人、我的过去、我的生活方式,以及那哺育我的山川大地和纯朴的人民。我相信我们都会吃得更美好、更丰富、更营养、更文明、更快乐。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文中多处引用古诗、名句、谚语等,有何作用? 
    4. (4) 王蒙曾说,要通过自己的作品“给人一点忠告,一点经验,一点建议,希望更多的人活得明朗一些”。请结合文本,谈一谈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忠告、经验或建议。
  • 1. (2023高一上·六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在中国的大多数乡村,春节一过,绝大多数青壮年纷纷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远赴他乡打工谋生的行程。平常惟有老幼留守家园。据田野调查统计,山区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外出打工者的人数一般在户均1.5至2人之间。

    在农村大量劳动力离土离乡之后,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是否还在运作?我试图以“无主体熟人社会”这一概念,描述并解释中国农村空心化之后的社会生活。之所以把青壮年大量离土离乡后的农村社区称为“无主体熟人社会”,是因为青壮年乃农村社区里最为活跃的成员,是家庭的顶梁柱,是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者以及利益冲突的当事人。大量青壮年在农村社区的长期不“在场”,构成了农村社会主体的失陷。

    “无主体熟人社会”具有哪些不同于“熟人社会”的特征?

    首先,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有赖于道德舆论压力。舆论压力的形成,又有赖于一定数量的生活共同体成员与口头传播中的舆论放大效应,只有“一传十,十传百”,才会产生“唾沫淹死人”的舆论效应。如果舆论的传播仅仅“一”止于“十”或者无人可传播,当事人则可能将舆论视为“耳边风”,乃至胆大妄为,“如入无人之境”。

    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农村社会的主体成员大量缺席,自然村落范围的道德舆论便难以形成“千夫所指”“万人共斥”的“同仇敌汽”式的压力。人行为的“道德”含量总是与其所面临的道德舆论压力成正比,而道德舆论压力又与舆论传播者的数量成正比。

    其次,说“行为的‘道德’含量与行为主体面临的道德舆论压力成正比”,其所预设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要“面子”的。可以说,“熟人社会”里的人群越是众多,一个有“面子”的人所缔结的有效人际关系网络就越是宽广,“面子”就越是具有扩张和增值的能力。在熟人社会里,你敬我一分,我敬你两分,大家无非图个“面子”。给别人“面子”,事实上也是对别人抱有“回报”的期待。但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构成社会主体的中青年大量地长期不在村,农村社区成员锐减,“面子”的效能难以扩展,其“含金量”明显偏低。因此鼓励了只顾眼前利益的“不要脸”的“一锤子买卖”。目前中国乡村出现大量纠纷(如宅基地和水利纠纷)的深层原因,都可以从“无主体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中得到部分解释。

    第三,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的社会边界是流动而模糊的,青年人已经与外部世界建立了各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朋友”网络。少数在外闯荡而终有所获的村人,他们根据人生成功程度的高低,来确定“家”的所在,挣够50万元者把“家”安在大城市,挣够20万元者把“家”安在县城,而挣够10万元者也要把“家”迁到距真正的家乡仅一步之遥的镇区中心所在地。这些幸运者已在乡村之外的世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已没有必要回到原先狭小的熟人社会里去争得“面子”,赢取荣光,所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这样,乡村社区的社会资本开始外向运作,难以在社区内累积,本土的民间权威日渐没落。

    此外,在正常的熟人社会里,由于每个家庭的主事者在村,加上民间权威的作用,纠纷往往得到及时化解,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伴随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家庭生命的周期性以及乡村节庆的周期性,打工者总是周期性地离乡与返乡,如一群候鸟,穿梭于城乡之间。在乡村“主体”不在村的情况下,在村的家人之间发生的摩擦往往日积月累,等待“男人”返乡时解决。还有,在外打工的村人之间发生矛盾,也往往在年底时带回家乡,由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第三者来调解。这是典型的“年终算总账”。

    (摘编自吴重庆《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

    1. (1) 下列关于熟人社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俗语中,不能反映熟人社会的道德舆论压力的是(    )
    4. (4) 请依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无主体熟人社会”的特征。
    5. (5)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为人做事的指南。请结合材料一的观点对此加以阐述。
  • 1. (2023高二上·江北期末) 现代文阅读Ⅰ

    ①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说服就是运用语言来对具体的他人作劝说、解释、说明,以期对他们有所影响。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可以用作“说服强于强制”的寓言。希腊哲学家芝诺对说服有相似的说法,他称说服是一只摊开的手掌,而不是一个攥紧的拳头。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②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这种“说理”观念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

    ③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骂和谩骂,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④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只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或“宽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离不开价值判断,包括伦理和政治的判断,尽管它并不专门讨论伦埋和政治。说理面向所有公众,说的是社会群体中的许多人,而不只是专业小圈子里的专家们所能听得懂的道理。说理不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头脑里,而且是必须说给公众听的。放在一个人头脑里的论理或推演是否可靠,是否合理,不说出来,别人又如何去检验呢?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

    ⑤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作为修辞术的说理有三个构成因素,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所说的“逻辑”、“信誉”和“情绪”。

    ⑥“逻辑”的意思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诉诸“理智”和“理解力”。亚里士多德称逻辑是存在于证明本身之中的。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说理则说不通。一个人哪怕没受过什么教育,别人也可以与他说理,他也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说不通”的区别;但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说理能力。

    ⑦说理的第二个因素是“信誉”,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说话者品格中的东西”。有信誉的人让别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个人是否可信,当然是一种印象,但却是一种合理的印象。一个人因为一贯诚实、言而有信而被别人看成是可靠之人,反之则是一个无信之人。这不能保证可靠之人一定不会说谎,或无信之人就一定不可能说真话。但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后,便很难轻易改变。可信度在说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一份报纸、一个组织、一个政府有说谎的历史,自然也就被人们视为不可信,即便在某个具体问题上说的是真话,也难以取得说服的效果。

    ⑧说理的第三个因素是“情绪”,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听众那里的东西”。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的主要力量,但单靠这种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还需要动之以情。人们常常凭感情接受说服,并不需要先弄清道理,也不在乎说话者可靠或不可靠。哲学家罗蒂就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说理主张,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说故事。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当然,说理中的情绪需要恰当和适度的把握。

    ⑨在说理中,逻辑、可信度、动情都是必要的手段,但也都可能被滥用或不当运用。说理者要避免逻辑谬误,建立起正确的逻辑;建立好的信誉和形象;正确使用打动人心的说理方式,从而增强说服力。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情况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的一项是(  )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⑧段观点的一项是(  )
    4. (4) 2023年11月,某地《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强调: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以下是立场不同的两位学生表达的看法,请结合本文观点,任选一则进行简要评析。
    5. (5) 文章第②段提到:“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结合本文对说理的构成因素的论述,分析这样的说理对言说者本身的害处。
  • 1. 《玩偶之家》中对于娜拉出走的结局,鲁迅在“五四”时期写过的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中说:“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对于鲁迅这一观点,你是否认同?试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简要说说理由。
  • 1. 对于《迷娘》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迷娘,有人认为是作者本人。你认为呢?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链接”,谈谈你的看法。
  • 1. (2023高二上·邢台期末)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兼收并蓄是一种智慧。韩愈在《进学解》中讲:“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这是说高明的医师会把不同类型的东西都收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兼而有之、兼容并包之意。兼收并蓄也是一种胸怀。体现在文化上就是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化的这种开放胸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彰显,为文明发展拓展了广阔前景。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对世界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为文明发展不断注入活水,是成就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外文明交流的故事不胜枚举。2100多年前,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此后一条横贯东西、联结欧亚的古丝绸之路逐渐被开辟出来。这条路成为经贸往来之路,也成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之路。唐代僧人玄奘西行求法,往返17年,带回佛教经典600多部,并积极进行翻译传播。佛教在中国长期演化,儒、释、道三教合流,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明清时期,一批精通儒、释、道的伊斯兰学者,将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结合,对促进伊斯兰教中国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古代中国有超大规模的人口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频繁,最突出的就是形成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这些经贸往来,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带来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科技、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互鉴。同时,中华“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和为贡、协和万邦,主张不同国家和平相待,和睦相处。中国人以天下看待世界,认为天下理应一家。古代不少统治者也都认识到,国家之间合作比征伐更有利于稳定和发展。此外,中国古代经世致用的思想,倡导“知行合一、躬行为务”,反对空谈,主张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社会发展有利、对民生改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学习,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这样就形成一种致用为上、极极进取的心态。当人们接触到国外优秀文化、制度和艺术时,就更加愿意去学习借鉴。到了近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古老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甲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开阔胸怀具有高度哭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观念、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等,这些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这种高度契合性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条件。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深刻把握这种契合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用真理力量激活古老文明,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文化始终以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与其他文化交流交融,不仅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而且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中华文化宝藏。

    人类社会走向冲突还是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对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胸怀、博采众长的态度对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谋进步,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要通过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消除隔阂与误解、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努力架起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拉紧国与国之间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共同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要继续保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摘编自冯颜利《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强调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在希腊,参观雅典卫城博物馆,共赴“文明之约”;在埃及,漫步于卢克索神庙,回忆中埃文明交流往事;在印度,参观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畅叙文明互鉴的悠久渊源……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外交”,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从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到创立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中国立足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着眼于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的主基调,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着力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遗余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相互启迪,探索出一条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

    (摘编自网络)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
    4. (4)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华文化(文明),但材料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5. (5) 清政府认为对外交流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西方国家的势力可能会对中国造成威胁;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是世界最好的,进而限制对外交流。从康熙时期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沿海城市和沿江地区设立关卡,禁止外国船只和商人进入内地,排斥外来文化。请结合材料一对此进行简要点评。
  • 1. (2023高二上·内江期末) 文学类文本阅读

    巴莱克老爷家的台秤

    (德)海因里希•伯尔

    在我爷爷的故乡,几乎人人都靠在亚麻作坊里干活糊口,孩子都要在放学后去森林里采蘑菇。

     亚麻作坊是巴莱克家的,森林也是他们家的。他们还有一间小铺。我爷爷的爷爷和奶奶小时候就已经捧着装满蘑菇的篮子或者装着干草花的纸口袋,站在小铺桌面的台秤前,紧张地瞧着巴莱克夫人在秤盘上放多少砝码,才使那晃动的指针一丝不差地指着黑线——那条细细的公平线。遇到巴莱克夫人高兴时,她就伸手到台秤旁的大瓶里边,给每个孩子一块糖,让孩子们高兴得满脸通红。

     不知从什么年月开始,巴莱克老爷家给全村订了一条规矩:哪户人家都不许有磅秤。这条规矩可得小心遵守,谁若违犯了就要被赶出亚麻作坊,邻村也不敢雇这个人干活。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偷猎者,也从未想过要去买一台秤。我爷爷是第一个有胆量检验巴莱克家的台秤的人。他十二岁时,巴莱克家族受封成贵族,要送给全村每户人家一份巴西咖啡。在庆祝宴会前一天,他们在小铺里发咖啡。他们现在叫巴莱克•冯•比尔甘。

     爷爷为自己家和另外三户人家取咖啡。使女格特鲁德数了四包咖啡给他,每包八分之一公斤(由工厂封装好的)。格特鲁德要拿一块糖给我爷爷时,发现瓶空了。格特鲁德转身去拿糖了。那时爷爷看到台秤左边秤盘上,放着一个半公斤的砝码。爷爷把四包咖啡放在右边的空秤盘上。当他看到黑色的公平针指在公平线的左边不动,放着半公厅砝码的秤盘斜在下边,半公斤咖啡高高翘起。那时他的心怦怦乱跳,就像他躲在森林树丛后等着传说里的巨人出现时一样。①他从衣兜里掏出几颗小石子儿,在盛咖啡口袋的秤盘里,放上三颗、四颗、五颗小石子儿,指针总算稳稳地指在黑线上。格特鲁德回来了。我爷爷,脸色苍白的小家伙,站在一边,不动声色。他只拿了三包咖啡。更使格特鲁德惊奇害怕的是,脸色苍白的小男孩把她给的糖扔在地上,一边用脚踩,一边说:“我要找巴莱克夫人说话。”但是格特鲁德只是放声讥笑他。

     他把咖啡送给那三家人后,便揣着用麻袋片包好的五颗石子儿,走向茫茫黑夜。他知道在布劳高村,在伯尔茫村都不会有谁家有秤的。他穿过森林,步行两小时来到名叫迪尔海姆的小城镇,那里住着一个叫霍尼希的药剂师。霍尼希为那个冻僵的小男孩开门。②我爷爷解开他的麻袋片儿,取出五颗小石子,说:“我要把它秤一秤。”这时我爷爷才感觉到自己进了暖和的小屋子,他的脚已是湿漉漉的,雪融化在他的那双破鞋里。他饥饿疲劳,突然哭了起来。③因为他想起有多少蘑菇、多少野草,多少干草花在那台秤上秤过,这台秤每半公斤就要缺五颗石子儿的重量。霍尼希对他说,“五十五克,不多不少。”我爷爷才停止哭泣。

     爷爷又走了两小时路,穿过森林回来,在家里挨了一顿揍,问他为什么不把咖啡拿回来,爷爷死也不开口,他想起自己的哥哥,他采过很多蘑菇,想起了姐姐,想起了成千上百的孩子,他们为巴莱克家采的蘑菇、野草、干草花。这一次他不哭了,他把他的发现告诉他的父母、哥哥和姐姐。

     元旦那一天,巴莱克一家来到教堂做大弥撒。他们本来以为吉兰登村的人们会向着他们高呼万岁,欢呼他们荣升。但是人们扭过苍白的脸,怀着无声的敌意盯着他们。年青的巴莱克•冯•比尔甘夫人看到我的爷爷——小弗兰茨,在大庭广众前问他:“你为什么不替你母亲把咖啡拿回去?”④我爷爷站起身来说:“因为您吞没我的钱足够买五公斤咖啡。”说着他从衣兜里掏出五颗石子儿,递给那位太太看。爷爷说:“这是五十五克。您家的台秤每半斤就缺这些分量。”这位太太还没有来得及说话,教堂里的男男女女齐声唱起一支歌:

     “世上的公平正义,噢,主耶稣,是它杀害了你……”

     正当巴菜克一家在教堂里的时候,一个偷猎野兽的人钻进小铺,把台秤和厚厚的皮面大账本偷了出来。元旦的整个下午,村子里男人都坐在我曾祖父家里算账,按巴莱克家收购东西的十分之一计算,已经有几千塔勒。但是还没有算完,区里宪兵队的宪兵冲了进来,一边打枪一边用刺刀乱刺。台秤和账本被抢走了。爷爷的姐姐中弹死了,还有一些男人受伤。

     附近的布劳高村和伯尔瑙村也发生了暴动。亚麻作坊停工了一个星期。大批大批的宪兵赶来镇压。后来,村里的人们又去亚麻作坊做工,孩子们又去采蘑菇了。但是每逢星期日,只要巴莱克一家走进教堂,人们就唱起歌来:“世上的公平正义,噢,主耶稣,是它杀害了你。”

     我爷爷的父母在埋葬女儿后,被迫离乡背井到处流浪。他们看到,各地各村地主家秤上公平正义的指针都是虚假的。这使他们伤心痛苦。只要有人愿意,就能听到巴莱克•冯•比尔甘的故事:他们家的所谓公平正义就是吞没人家十分之一的钱。但是几乎没有人愿意听他们讲述。

    【注】①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1972年,“为了表扬他的作品兼具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伯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3) 小说中多次涉及爷爷的“小石子儿”,请简要概括文中四处画横线的地方,爷爷在用到或想到“小石子儿”时的心理。
    4. (4) 海因里希•伯尔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德国的良心”。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他为什么被誉为“德国的良心”。
  • 1. (2023高一上·邯郸期末) 现代文阅读Ⅱ

    太行泉涌

    关仁山

    太行山上有悬崖绝壁,有巉岩山洞,叮叮咚咚山泉响。阳光轻轻地落在山路上,泉水闪着光泽。各种鸟在泉眼处叽叽喳喳唱歌,充满生气,袅袅升腾的炊烟,缓缓化入云彩。

    太行山人,对幸福的理解是朴素的,简单的一一有石头房,有柴米油盐,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人贴心贴肺地过日子。这一切说来简单,这里的风景却深奥无比,极有韵味,极有特色。看不到泉水的时候,会听到清晨的鸟鸣,看见夜晚的萤火。山是宁静的,站在山顶看雾起雾落,银灰色的气流荡来荡去,这里不仅有瀚海般的壮阔风景,还有烟火缭绕的生活图景。太行雄风阵阵吹来,吹入寻常百姓家。我想倾听大山的声音,追寻远去的故事——

    太行人常常不无自豪地说:“我们是太行山的子孙。”

    是啊,我们这次来太行山采风,喝上一口泉水,寻找太行山的精髓,此刻的心情异常激动。

    太行山脉,位于中国华北板块中部,全长约500—千米,宽约·50千米,山脉走向呈北北东—南南西。这里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天然分界线,自然风光俊美,还曾是重要的战略基地一一晋察冀、晋冀鲁豫根据地都以太行山为依托。

    我去过太行山的朱温坪村。这个小村庄曾是抗日根据地,八路军129—师兵工厂的一个车间就在这里,冀南银行的各种物资也藏在这里。1942年,日寇大扫荡,杀害了守卫的八路军战士,把山洞里的物资推下山崖,还在村庄点了火,烧了两天两夜。八路军和山民是吓不倒的,他们在华北平原搞破袭战,将截断的钢轨运到朱温坪村,村里的铁匠用它们来打造武器。

    浩瀚巍峨的太行山向人们敞开博大的胸怀,拥抱那些勇敢者。红色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发酵,凝聚成深沉的力量。山水相依,长风浩荡,历史的记忆,思想的浪花,就这样在山脉里网织着一个立体的形象。

    我想,太行山有多少种颜色呢?—土的颜色,石头的颜色,还是树木的颜色?—青色,褐色,还是五彩之色?

    夜色降临,太行山脉的壮丽山峦仿佛和远处的广袤平原连接在一起,我们仰观苍天,一片灿烂的星光。

    太行山啊,你在想什么呢?②山坚如磐石,风是自由的,云随风涌一一太行山的上空升起了繁星,我凝望着这片似被泉水洗过的星群,惊讶于其绽放的光芒。驻足太行山巅,你会感受到一种清凉,一种安宁,一种高贵……

    巍峨太行,峻岭叠嶂,青山绿水,白云缭绕。然而,大山也曾留下眼泪,留下沧桑和哀愁——是极度贫困让这里深深困囿。聂荣臻元帅与太行山阜平县人民感情深厚,新中国成立后,当得知那里的百姓依然贫苦,他流着泪说:“阜平不富,死不瞑目!”党的十八大之后,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行动开始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勤劳的太行山人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经过一番苦斗,阔步走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

    今天的太行山变了。就拿朱温坪村来说,这里有好山好水好风光,有石头路、石头桥、石头房,有民宿,层层叠叠。城里人到这里吃农家饭,吃核桃,吃板栗,吃高山苹果,旅游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太行山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积淀。积淀越深厚,新创文明之路的意蕴就越丰富。“水涌百穴,甘露争溢”是太行山给予的胜景。远在上古时期,黄帝亲率太行山人利用泉水建井田,筑邑而居,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从这些传说中,我们也仿佛窥见了文化的奇境。在这生生不息的时间迷宫里,我们破译出一个个人间谜语,从中获得智慧和启迪。

    在泉水源生态保护区,鹭鸟拍打着翅膀,低飞掠过水面,它们发出嘹亮的鸣声,仿佛在追逐升腾的云彩。那里,还有太行山特有的优雅而美丽的涌泉鸟。

    远处那座山岩的姿态像达摩面壁,静默而虔诚地俯瞰世界,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那山岩上的参天古树,想必苍郁、挺拔,展现出一个强者应有的品格和力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老的暗红色的石板,它们在阳光里闪着微光。

    山连着山,无穷无尽。走在太行山上,我们常常听见歌声,几句简单的吟唱打开了我们的心扉,让我翘首遥望。人与人是有缘分的,人与山也是。

    清晨的微光铺洒在山坡上,我看见了山坡上的玉米、果树和土豆,看见了农民的腰杆在山风中一再弯曲,淌着汗水的臂膀在晃动。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太行山啊,威严中透着温情,魅力无穷。

    一片鸽群凌空而起,追随着纯洁的白云。如果我们愿意等待,在白鸽呢喃声中,我们会看见那些飘浮不定的云彩慢慢地向太行山顶聚拢过来。这是富饶而绮丽的美。

    时代唤醒了沉睡的太行山,太行山的一切色彩都如同象形文字,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这曾经寂寞的山脉,被泉水浸润过后,重新繁华起来。文化和精神的痕迹是清晰的,汇聚在群山之巅,隐藏在沟沟壑壑,也镌刻在美丽的太行泉城里。

    创作了小说《白洋淀上》之后,我想,自己应该写一部关于太行山的小说了,书名就叫《太行山上》。④我仿佛听到了山石深处传来动人的歌声,自强而又自信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文中插入了聂荣臻元帅和黄帝的故事,请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
    4. (4) 文本结尾处说“自己应该写一部关于太行山的小说了,书名就叫《太行山上》”,请你根据文本内容猜想一下《太行山上》可能会展现太行山的哪些方面。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5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