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小松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

              

    (1)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是为了使海波,并使其缓慢升温;

    (2)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海波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海波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由图像还可知,固态海波比液态海波的吸热能力(选填“强”或“弱”)。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的温度升高得{#blank#}1{#/blank#}(选填“快”或“慢”),甲物质的比热容{#blank#}2{#/blank#}(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若让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blank#}3{#/blank#}物质放出的热量多。

  • 2. 水和食用油在生活中不可缺少。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本领的大小,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对它们进行加热。

           

    (1)实验中应控制水和食用油的初温与{#blank#}1{#/blank#}都相等。

    (2)实验中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blank#}2{#/blank#}来比较。

    (3)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lank#}3{#/blank#}吸热能力强。我们用比热容这一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C),由图乙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约为{#blank#}4{#/blank#}J/(kgC)

    (4)对图甲中的水继续加热,直到水沸腾,图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blank#}5{#/blank#}℃,说明实验时当地的气压{#blank#}6{#/blank#}(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标准大气压:图丁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只增加水的质量,则T﹣t关系图线应该是图丁中的{#blank#}7{#/blank#}(选填“b”、“c”或“a”)。

  • 3.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小明将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分别装入完全相同的两个烧杯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他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作为热源,电加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当它浸没在液体中时,可认为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是一定的。小明分别对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温度变化的定量关系进行了探究,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

    ①实验中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了{#blank#}1{#/blank#}的多少;

    ②分析比较图中水和食用油的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温{#blank#}2{#/blank#}(选填“快”或“慢”),水吸热能力{#blank#}3{#/blank#}(选填“强”或“弱”),物理学中,用{#blank#}4{#/blank#}来描述物质吸热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