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世界近代、现代史 / 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 宗教改革
  • 1. 1523年,马丁·路德发表《论世俗政权:对世俗政权服从的限度》,提出了“政教分离”的主张,他指出,上帝设立了“上帝之国”和“世界之国”,两者的管辖范围不同:教会只负责灵魂、精神和信仰,其职责是宣传上帝的福音;世俗政府则管辖生命、金钱、财产等事务,其职责是用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为民众谋福利。这一主张(    )

    A . 蕴含了近代主权民族国家观念的萌芽 B .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 C . 将人们从宗教禁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D . 建立了廉俭教会,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宗教改革于16世纪在欧洲兴起。以下属于宗教改革后出现的新教教派有(   )

    ①路德派  ②加尔文派  ③东正教  ④英国国教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2. 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   )
    A . 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B . 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发展 C . 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财富 D . 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的影响
  • 3. 有学者在评价马丁.路德时说:“他的这崭新的简明的教义,提出了新的“上帝观”,从根本上批判了罗马教皇赖以维护封建制度及其特权地位的三大理论武器。”据此可知,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A .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 .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D .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