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从江月考) 现代文阅读

    醉人家乡茶

    朱小平

    家乡人生性热情好客,来者皆是客。进屋落座先请喝茶。小时候常喝的茶,是渔村人俗称的“粗茶”。几片枯梨树叶扔进煮饭用的大铁锅,舀几瓢清澈的湖水,煮至沸腾,灌入包壶冷却后,倒在碗内,端起咕噜咕噜大口喝,止渴生津。

    那梨树叶的味道,没有茶叶的苦涩与回甘,却有茶的色和香。热煮后的梨树叶,依旧如干枯时大小,只是不再漂浮水面。它渐渐变得温软,反而不易糜碎,然后慢慢沉潜水底。所以,当包壶内嘴流出或流不出梨树叶时,就表示茶水快见底了。奶奶便又开始洗锅生火烧茶了。

    那盛茶水的包壶,长得很像瓦缸酒坛,外表光滑内壁粗糙,两头小腰间圆鼓,搭碗遮灰的壶口外沿,多长了两个提耳和一只斜溜长嘴。我急着去捕知了玩耍,听见爷爷在“双抢"稻田里喊我送茶,抱起半包壶热茶就冲出灶门,想着尽快完成任务,没走几步,肚子烫得火燎火烧,我放下包壶,摇了半壶凉井水灌满,热量迅速散去,自以为闷了一葫芦的智谋,可以流露出来了,哪知倒入爷爷白瓷碗的茶,成了淡墨水。他也许是太信任我了,也许是流失了太多汗水太干渴了,来不及细察茶碗,仰头一口,瞬间吐出满嘴地下井水的铁腥味:“小丫头,待人的茶酒,都掺不得假,就像田土里不浇灌真实的汗水,长不出好庄稼。”

    这之后,我不去捕知了玩了,开始学着帮奶奶添柴观火,听水响烧茶。奶奶告诉我:开水不响,响水未开。凡事不能急于求成,奶奶一年四季的茶水烧不停,我哪能有空闲去想"求成再说这成功之路,有时也靠碰气 , 在你班失的路途,有能否碰到感指引你回归正道的贵人。

    过路问路的阳生人,羞涩着不肯进屋,奶奶都要拉到台阶递上一碗茶,多年以后,我读苏东坡词《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猜想他当年喝醉酒后,路长日高人渴漫思茶,在徐州那户“野人家”喝到的茶,是否就是喝的类似我家乡的梨树叶茶?这种茶制作简易,又不费钱费力,旧时普通百姓人家常喝。早先的渔村,家家户户都会煮。

    我的家乡,还有一种地方特色茶——芝麻豆子姜盐茶。炒熟的白芝麻黄豆子、腌过盐的干老姜、绿茶叶,合一起,冲入新出锅的沸水,泡在收口碗中片刻,一口气吹拂掉袅袅升腾的热气,碗面清晰呈现一幅圆满的茶水彩画:黄的光明、白的纯洁、绿的活力。我每回喝姜盐茶,定要用一个比碗的容量还大的搪瓷缸,喝掉姜的辣盐的成,最后还要把缸倒扣在嘴鼻上,缸底那丁点芝麻豆子香气也跑不掉。

    节日里或遇上有重要客人来时,家乡人则煮蛋茶招待。平时家里母鸡下的蛋,自己不舍得吃,凑在一起等待贵客。蛋茶有讲究,比如煮荷包蛋茶,蛋数只能为单,一个显得主家小气,二个忌讳双数,三个正好饱,五个会吃得太撑。我问过奶奶:“为什么一定要是单数?”

    她讲荷包蛋茶,是老中医开的补品处方。处方在我们当地又称“单方”.“独一无二”,既体现了主家对客人的重视,同时还让客人感受到自己的珍贵和主家的大方慷慨,独一举而三得。一碗荷包蛋茶,包含着身体与精神的两层营养。

    我最爱的,还是家乡的甜酒冲蛋茶。甜酒的糖味,加上丝滑的蛋花,再配上红枣枸杞的鲜色诱惑,简直叫我管不住嘴。奶奶忘了提醒我不要贪婪,竟把她的那一碗也省给我喝了,结果我真的喝醉了,浑身灼热难耐,头昏脑涨,迷迷糊糊搞不清方向,趺跌撞撞偏离了家乡。

    (选自《羊城晚报》2023年3月14日,有改)

    1. (1) 【阅读·理解】本文标题为“醉人家乡茶”,下面不属于作者写的一种茶是(   )
    2. (2) 【品味·鉴赏】本文作者娴熟地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对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起到很好的作用。请你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
    3. (3) 【思考·探究】文章结尾“结果我真的喝醉了,浑身灼热难耐,头昏脑涨,迷迷糊糊搞不清方向,跌跌撞撞偏离了家乡",作者真的醉了吗?同学们有了下面的讨论。

      小文:我认为作者是真的醉了。①,所以是真的喝醉了。

      小语:我不是这样认为的,作者虽年纪小、又贪杯,但甜酒冲蛋茶是“我”常喝的茶,不至于真的醉了,此时的作者更多的是被眼前的美“茶”和温馨的氛围所感染,是心醉了,是一种陶醉。

      小优:我认为作者似醉非醉,她只是借“醉”来抒发对自己“跌跌撞控偏离了家乡”的一种②之情。

    4. (4) 【比较·综合】本文在构思和写作手法上与吴伯箫的《灯笼》多有相通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链接材料: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吴伯箫《灯笼》

  • 1.  《名人传》最初翻译到我国时又名《巨人三传》,你认为哪个书名更好? 为什么?
  • 1. 【板块三:意象“雁”】;有了基本认识后,同学们就文学作品中的“雁”意象展开了进一步探究。

    材料一: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它们飞行的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大雁队伍纪律严明,它们飞行时始终排成“人”字或“一”字形,古人称之为“雁阵”。 因为它们整天飞,单靠一只雁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互相帮助,才能飞得快、飞得远。雁阵中飞在最前面的大雁是很有力量、很有经验的,称为“头雁”。头雁飞行的过程中在其身后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紧跟其后的大雁飞行时就可以利用这个低气压区减少空气的阻力,有利于提高整个群体的持续飞行能力。

    另外,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也是一种集群本能的表现。 因为这样有利于防御敌害。雁群总是由有经验的老雁当“队长”,飞在队伍的前面,幼鸟和体弱的鸟,大都插在队伍的中间。雁群停歇在水边找食水草时,也总由一只有经验的老雁担任哨兵。如果有大雁掉队落单,失去团队的保护,孤雁的存活率就很低了。

    材料二:

    (选自丰子恺《护生画集》)

    【注】漫画标题为“雁殉侣”,图旁文字为:王一槐司铎铜陵时,言有民舍除夜燎烟,袚除不祥。一雄雁触烟而下。家人以为不祥也,烹之。明晨,又一雁飞鸣绕檐。数日亦堕而死。

    材料三:大雁,貌不惊人,类不珍稀,却以其独有的特质,牵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思。

    小标题一:托雁足传书,寄相思之苦

    “雁足传书”的故事,使大雁成了信使的代词。于是诗人词家借雁寄相思之情,便一发不可收。杜甫在《天末怀李白》中写道:“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诗人急盼友人音讯,借问“鸿雁几时到”,实则表达了对友人强烈而深挚的思念之情。 而“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则巧妙化用典故,抒写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婉转而绵长。

    小标题二:____,

    《礼记·月会》中说:“仲秋之月,鸿雁南飞。”雁为候鸟,春来北归,秋至南翔,每年准时往返。 于是,借雁南归而衬人不归的愁苦情思,便成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温庭筠《苏武庙》中写道:“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这是一幅典型的望雁思归图。又如“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诗人远离家乡,心情苦闷,夜不能寐,卧听归雁,勾起了无尽的思乡之情。

    小标题三:绘雁排长空,抒豪迈气概

    天高云淡,雁排长空,确是一种极致的美。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多么壮阔的境界,多么豪迈的气概。李白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受到黑暗污浊环境的压抑,时刻向往着广阔自由的空间。他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一振,顿感心境契合的舒畅。当然,这种写雁阵的乐景乐情在古典诗词中并不多见。

    材料四: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材料五:

    雁 奴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群雁夜必择栖,恐人弋①也。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熟其故,巧设诡计。燕火②照之。雁奴戛然鸣,乡人遽沉其火。群雁惊起,视之,无物也,复就栖焉。如是者四三,群雁以奴绐③己也,共啄之,又就栖然。

    未几,乡人执火前,雁奴畏众啄,不敢鸣。群雁方寐,乡人乃举网张之,无遗者。

    【注释】①弋:一种带绳的箭。②燕(ruò)火:点燃火把。③绐(dài):欺骗。

    1. (1) 同学们搜集材料时发现类别过多,于是计划从读懂古诗文开始,请参与讨论。

      小杭:材料四杜甫诗“哀多如更闻”句中“更”是个多音字,这里应该读什么呢?

      小温:结合诗意来看,颈联是在说离群的孤雁望断天涯,仿佛依稀看见伙伴们就在眼前;哀鸣不绝,

      好像愈发听到了同伴们的呼唤。所以这里应该读⑴  (A. gēng B. gèng)。我:材料五“恐人弋也”中的“恐”联系语境也很好理解,应翻译为⑵ 。小绍:材料五中“或微闻人声”中的“或”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这些义项:①连词,表选择;②有时;③稍微;④假使。这里应该选择⑶ 。(填序号)

      小宁:我们还能通过迁移课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知“如是者四三”中的“是”应该翻译为⑷ 。

      小嘉:读这篇文言文时,真不禁感叹“好人没好报”。

      小舟:是啊,所以我们要切记⑸ 。

    2. (2) 上述材料介绍了三种雁的身份,分别是头雁、雁奴、孤雁。请根据材料内容,完成表格梳理。

      身份

      职责(状态)

      结果

      头雁

      提高整个群体的持续飞行能力

      雁奴

      孤雁

      离群,念群,边飞边叫

      失去团队的保护,存活率很低

    3. (3) 仿照材料三中的另外两则小标题,将“小标题二”补充完整。
    4. (4) 你认为材料四这首诗可以归入材料三的哪一个小标题下? 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5. (5) 雁已然成为一种文化意象,这与它自身的品质有着密切关系。大雁有哪些值得歌颂的品质呢? 请结合上述材料进行说明。
  • 1. 请对比本单元与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章的标题,完成表格。

    标题对比

    单元

    标题

    标题特点

    总结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

    直接提示说明内容

    事物说明文一般以说明对象为标题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大自然的语言》《时间的脚印》

    ①都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效果是:

    事理说明文的标题灵活多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

    《被压扁的沙子》

  • 1. (2024八下·揭西月考) 阅读《最念烟火味》,完成各题。

    最念烟火味

    徐立新

    傍晚,在下班的途中,我闻到了一股浓烈而久违的烧烤味——羊肉串正在炭火上咝咝作响。新冠肺炎爆发期间,城市里的饭店、路边摊皆关闭,烟火味消失殆尽,生活也随之少了热气腾腾。而今,烟火味渐回街巷,这一幕让我激动不已!

    烟火味,是故乡和母亲赐予我的平生第一味。我出生在乡下,儿时的饭菜饮食,以及成长的每个日子,无不浸染着烟火之味。

    那时,我们村是清一色的砖瓦平房,一个个烟囱笔挺挺地立在各家屋顶之上。一日三餐,一缕缕炊烟从烟的里飘出来,带着各自的滋味,钻入我的鼻腔,让我得以轻松地识破各家铁锅里的烹饪秘密:粗茶淡饭,抑或美佳肴。

    烟火味袅袅而起,村庄便活了。对母亲而言,烟火味就是家之味。做饭炒菜时,她总在厨房里忙碌着,一会灶下添柴加火,一会锅前淋油下菜,母亲就在这烟火里忙碌了一辈子,燃尽她柴米油盐的一生。

    受母亲影响,我也对烟火味情有独钟。空闲时,会为她看火加柴,感受柴火烟、油烟在身边四散弥漫开来,继而,嗅到诱人的菜饭之香。那些烟火,为锅灶镀了一层层温暖之色,也让母爱之味历久弥深。

    经年的烟火味,经母亲之手,如柔水般,从厨房里渗出来,伴我穿过童年,来到青葱岁月。

    那一年,正在县城读书的我,寒假前期末考试考得不好,回家途中又逢冬雪飞降。到家时,鞋袜全湿,冷得直哆嗦。母亲立即让我坐进火厢,原来她已早早生起了火盘,设下温暖等我归来。得知我考试不利,她说,没事,下次努力进步就是,“就像你脚下的鞋袜,偶尔会湿,但只用烟火烤熏一下,就会干起来的。”果然,鞋袜很快便干了,全身也热乎了起来。之后,母亲又从火盘里掏出一个烧熟的、烟火味十足的红薯。屋外,大雪纷飞天地间,而我的心头已冰消雪融:盆中炭火犹旺,手中红薯犹热,母亲将烟火味揉捏得既暖心又热肺,我还有什么可耿耿于怀的呢?

    烟火烹饪平淡,日子就有了难以割舍的滋味。烟火味,还造就了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对家的呵护。她常说,任何时候,家里都不能没烟火味。在母亲看来,家里烟火味越浓,便是人丁越兴旺,亲情越浓烈。她期盼儿女后辈们常回家,人多,厨房便往来不绝,烟火味便一遍一遍流出厅堂,帘出院门,带出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母亲还喜欢筹备家族聚会,凝聚族人。佳节时令,总要把全族人召集起来,吃顿团圆饭。她和婶娘们,就是宴席的“大厨”,在院子里摆开几口大锅,让柴火在锅下噼啪地烧着,白烟在空气中肆意地缭绕着,菜在锅里咕噜地响着。母亲乐见坐等开席的族人们在明火朗烟中,聊着天、打着牌。她说,这样的日子才是入了味的。

    母亲在烟火味中,烹饪出乡间美味,为家人、族人凝聚情义。她和乡下很多女性一样,用与生俱来的烟火味,打理着村庄的一个个日夜,让如我般的孩子们,在故乡的烟火味中成长、远行。

    定居城市后,我发现越来越难以和烟火味亲近了——厨房和餐厅里的烟火味,被死死屏蔽在后堂里,让人难以见到,难以闻到。好在,夜宵排挡摊上依旧有烟火味,一个个临时支起来的锅灶,在夜色笼罩下烟火四起,猛火和青烟在肆意地撩拨着一颗颗不眠的心,慰藉、熨贴着一个个疲惫的灵魂,让人有家的温暖。饱腹的是食物,抚慰人心的,则是那烟火之味。

    儿时背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不知小火炉的深意所在。现在才明白,诗人眼中,炉火正旺便是寒冬腊月里的烟火味,是他待友会朋不二的邀约之词和款待之物,就像母亲当年用火盘、火厢迎接失落的我一般。

    人到中年,我最念烟火味。烟火味,就是活泼泼的生活味,生动而暖人心脾。

    1. (1) 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围绕“烟火味”回忆了母亲的哪些事?
    2.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划线句。

      母亲将烟火味揉捏得既暖心又热肺,我还有什么可耿耿于怀的呢?

    3. (3) 文章以“最念烟火味”为标题,有哪些作用?
    4. (4)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5. (5) 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对选文结尾“烟火味,就是活泼泼的生活味,生动而暖人心脾”这一句话的理解。

      【链接】

      6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

      地摊经济让更多的人,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安心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摊位”。小地摊,大民生。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只有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才能让我们的城市更有归属感,更有烟火气。

  • 1. (2024八下·鹤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盘红梨(刘笑伟)

    ①大学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公社的秘书。

    ②公社位于冀东一个山区,距离县城约50华里,名字很好听,叫梨树公社。到了工作地点,我一进门,就看到一个土炕,炕上摆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饭桌。小饭桌上居然还摆着一盘红梨。新鲜的红梨,芳香扑鼻,粲然放光,红彤彤的表面还撒着细腻的水珠儿。“这是我们公社特地欢迎大学生的!”小王老师真诚地说。

    ③盘腿坐在小饭桌旁,我吃了自己到基层工作后的第一顿饭:高粱米粥,加上白菜炖豆腐。边吃边聊,我问小王老师:“学校里有啥困难没有?”“困难倒没啥,就是快开学了,书本费还没收齐……”小王老师欲言又止。

    ④“还差谁家的?”我问道。“村东头紧靠河边的那一家,潘婶儿家,她家老二的书本费还没交。”小王老师回答。

    ⑤我心里想下午正好没事儿,不妨去会一会这个“不自觉”的潘婶儿,也算是帮着学校去解决一个难题。

    ⑧时值天高气爽的季节,庄稼正在收割,田野处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村东头有一条几米宽的小溪,溪水清可见底,游鱼追逐流动的白云,透明的小虾在绿绿的水草间嬉戏。举目四望,群山环绕的村落,仿佛世外桃源。

    ⑦潘婶儿家的院子没有围墙,只是围了一圈河滩上捡来的大块鹅卵石,上面再插些荆棘。我敲了敲门,就迈进她家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核桃树,还有一个石碾。我高声问:“潘婶儿在吗?”只听屋里传来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在呐,进来吧!”我一进门,一只母鸡扑棱棱飞到锅台上,锅台连着炕,炕上坐着一个中年妇女,正在做针线活儿,脸上的皱纹很深很深。她抬起头,问:“同志,有什么事吗?”

    ⑧眼前的滑婶儿脸上皱纹很深很深,面容里有些苍老,但眼神却像屋外的溪水一样清澈。忽然,我看到了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那个镜框擦拭得很干净,简直是一尘不染,与屋里的烟火气和几乎乌黑的墙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镜框里的内容更让我心里一惊:那是一张《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证书顶端印着庄严的八一军徽和火红的八一军旗。下面印着一行行仿佛在跳动的文字:李大弟同志于1951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在某部任战士,不幸于1953年6月19日在朝鲜光荣牺牲……..其家属得享受烈属优待为荷……落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

    ⑨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我愣愣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心中涌动着崇敬之情。“同志,你有什么事儿吗?”潘婶儿再次问我的时候,我已经不知该说什么了,只能前言不搭后语地说:“我,我没事……我是新来咱们公社工作的刘秘书,来家里认认门。”“哦,都说公社来了个大学生,就是你呀!”潘婶儿上下打量着我,眼神特别慈祥,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大弟如果活着,也该长得跟你一样高了……”

    ⑩泪水瞬间盈满了我的眼眶。“潘婶儿,你等一会儿,我还忘了带一件东西。”说完,我一溜小跑回到宿舍,端起炕桌上那盘红梨就往外冲……

    ⑪回到潘婶儿家,我拉住她的手说:“婶子,这是公社慰问军烈属的梨子,您尝尝鲜。”潘婶儿用袖子擦擦眼睛,慢声细语地说:“政府年年都来慰问,我们也没啥困难,不用党和政府操心……”

    ⑫“娘,我回来啦!”这时,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冲进了屋里,掀开水缸的木盖儿,拿起水瓢舀了多半瓢水,咕咚咕咚地喝着,然后一抹嘴说:“我们玩打仗的游戏,俺又赢了!”

    ⑬吃过晚饭,天已经擦黑了,点点灯火让山乡重回静谧。油灯下,我递给正在看小说的小王老师八角一分钱,对他说:“给你,潘婶儿交了李二弟的书本费。”只见小王老师瞪大眼睛,嘴巴张得老大:“什么?公社的董书记刚刚给了我八毛一,也是说潘婶儿交的!”......

    ⑭一场冬雪,让群山和小小的山乡都拔上了晶莹闪亮的银装。与寒冷天气相反的,是欢送适龄青年入伍的热烈气氛。人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向即将启程的年轻人致敬。在公社的大门口,我春到李二弟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胸前佩戴着大红花,正在和谐婶儿道别。

    ⑮雪还在下著,这更加激起了孩子们的热情。十几个鼻尖儿冻得通红的孩子,在大路两旁聚集

    ⑯雪还在下看,这更加激起了孩子们的热情。十几个鼻尖冻得通红的孩子,在大路两旁聚集着,带着羡慕的眼光观看着哥哥们参军入伍的火热场面,雪花飞舞中,一声声清脆的童音在群山间久久回荡:“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1. (1) 阅读文章第③一一⑪段,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我”准备拜访没钱给孩子交书本费的潘婶儿→①→“我”和董书记都替潘婶儿交了书本费→②

    2. (2) 结合全文,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眼前的潘婶儿脸上皱纹很深很深,面容虽有些苍老,但眼神却像屋外的溪水一样清澈。(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②泪水瞬间盈满了我的眼眶。(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3. (3) 第④段写小王老师交代潘婶儿家老二的书本费还没交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
    4. (4) 阅读全文,说说标题“一盘红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 (5) 品读文章第④段画线句,你对文中李二弟的行为有何感想?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 1. 预学二鲁迅给小说人物取名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大有深意。那么,鲁迅给本篇小说人物取名“孔乙己”有何深意?
  • 1. (2024九下·温州开学考) 班级里兴起卡夫卡热,召开小说阅读交流会,邀请你参与其中。

    在法的门前

    [奥地利]卡夫卡

    ①法的门前站着一名卫士。一天来了个乡下人,请求卫士放他进法的门里去。可是卫士回答说,他现在不能允许他这样做。乡下人考虑了一下又问:他等一等是否可以进去呢?“有可能,”卫士回答,“但现在不成。”由于法的大门始终都敞开着,这当儿卫士又退到一边去了,乡下人便弯着腰,往门里瞧。卫士发现了大笑道:“要是你很想进去,就不妨试试。把我的禁止当耳边风好了。不过得记住:我可是很厉害的。再说我还仅仅是最低一级的卫士哩。从一座厅堂到另一座厅堂,每一道门前面都站着一个卫士,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就说第三座厅堂前的那位吧,连我都不敢正眼瞧他呐。”

    ②乡下人没料到会碰见这么多困难;人家可是说法之门人人都可以进,随时都可以进啊,他想。不过,当他现在仔细打量过那位穿皮大衣的卫士,看了看他那又大又尖的鼻子,又长又密又黑的鞑靼人似的胡须以后,他觉得还是等一等,到人家允许他进去时再进去好一些。卫士给他一只小矮凳,让他坐在大门旁边。他于是便坐在那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间他做过多次尝试,请求人家放他进去,搞得卫士也厌烦起来。时不时地,卫士也向他提出些简短的询问,问他的家乡和其他许多情况;不过,这些都是那类大人物提的不关痛痒的问题,临了卫士还是对他讲,他还不能放他进去。乡下人为旅行到这儿来原本是准备了许多东西的如今可全都花光了;为了讨好卫士,花再多也该啊。那位尽管什么都收了,却对他讲:“我收的目的,仅仅是使你别以为自己有什么礼数不周到。”

    ③许多年来,乡下人差不多一直不停地在观察着这个卫士。他把其他卫士全给忘了:对于他来说,这第一个卫士似乎就是进入法之殿堂的惟一障碍。他诅咒自己机会碰得不巧,头一些年还骂得大声大气,毫无顾忌,到后来人老了,就只能再独自嘟嘟囔囔几句。他甚至变得孩子气起来;在对卫士的多年观察中,他发现这位老兄的大衣毛领里藏着跳蚤,于是也请跳蚤帮助他使那位卫士改变主意。终于,他老眼昏花了;但自己却闹不清楚究竟是周围真的变黑了呢,或者仅仅是眼睛在欺骗他。不过,这当儿在黑暗中,他却清清楚楚看见一道亮光,一道从法之门中进射出来的不灭的亮光。此刻他已经生命垂危。

    ④弥留之际,他在这整个过程中的经验一下子全涌进脑海,凝聚成了一个迄今他还不曾向卫士提过的问题。他向卫士招了招手:他的身体正在慢慢地僵硬,再也站不起来了。

    ⑤“事已至此,你还想知道什么?”卫士问,“你这个人真不知足。”

    ⑥“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法么,”乡下人说,“可怎么在这许多年间,除去我以外就没见有任何人来要求进去呢?”

    ⑦卫士看出乡下人已死到临头,为让他那听力渐渐消失的耳朵能听清楚,便冲他大声吼道:“这道门任何别的人都不得进入;因为它是专为你设的。现在我可得去把它关起来了。”

    关于卡夫卡

    【经历】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曾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始终没有自己的家庭,41岁时死于肺痨。他一直从事小职员的工作,对工作感到十分痛苦,但又不得不去;业余时间,他勤奋地写作,几乎隔绝社会上的交往。1904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关注内心主观世界的创作理念影响,后来融入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

    【影响】

     卡夫卡是20世纪绝无仅有的写作天才,以丰富多变的创作手法与复杂多元的寓意享誉世界。他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唐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的手法,描写生活在低层的小人物,表现他们在这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的惶恐,不安,孤独,迷惘,绝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兴起的“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和在美国出现的“黑色幽默”小说等文学流派都受到卡夫卡小说的影响。

    诺奖得主马尔克斯在读完之后,称卡夫卡让他发现了“文学还存在着多种别的可能性”。美国诗人奥登说:“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的话,那么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卡夫卡。”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爱读卡夫卡,他的一本小说就叫《海边的卡夫卡》。此外,受到卡夫卡影响的中国作家甚多,有残雪、格非、余华等。

    【纪念】 

    雨中追思卡夫卡

    走进布拉格,卡夫卡几乎无处不在。

    卡夫卡已是布拉格的骄傲,在世俗化之后走进人们视野。卡夫卡生前从没有归属感,但是,孤独中的他却以文学为自己找到最后的归属。他以文学所表现出人的孤独、命运的不可知、归属的不确定性,不会随场景的替换与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就这一点来说,我们每个人心中,或许都闪动着卡夫卡的影子。

    走进布拉格,不能不拜谒卡夫卡。

    孤独的卡夫卡匆匆辞世,生前不属于布拉格的主流文化,身后依然与之疏远。有位德国评论家说卡夫卡“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但卡夫卡在精神与宗教上、在血缘上,依然与犹太人传统不可分离。故他被安葬在布拉格东郊一个犹太人墓地。

    实际上,卡夫卡并没有自己单独的墓碑,他与父母安葬在一起,并拥有同一个墓碑。卡夫卡墓碑下方,另有一块薄薄的黑色大理石,上面刻着三个妹妹的名字——她们没有逃脱犹太人遭遇的种族灭绝之灾,最终死于纳粹集中营,遗骨难寻。

    凝望墓碑,无声叹息。不敢设想,卡夫卡如果活到二战爆发。爱因斯坦逃离了德国,茨威格逃离了奥地利,孤独的卡夫卡有可能逃离布拉格吗?他能摆脱与妹妹们、与那些艺术家们一样的结局吗?命运的幸或不幸,真的难以界定。

    1. (1) 【读困境 理情节】阅读《在法的门前》,根据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乡下人

      卫士

              

      欺骗他有可能,但恐吓现在不行

      坐在门口,耐心等待

              

              

      /

      满心绝望,提出疑问

              

    2. (2) 【析困境 感其人】阅读《在法的门前》,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这当儿在黑暗中,他却清清楚楚看见一道亮光,一道从法之门中迸射出来的不灭的亮光。

    3. (3) 【探困境 辩标题】《在法的门前》的另一个译名是《法律门前》。你觉得哪个译名更好,请结合上面的两部分文字说明你的理由。
    4. (4) 【联困境 读懂人】我们都说“文如其人”。请你结合《在法的门前》与“关于卡夫卡”的相关内容,回答《雨中追思卡夫卡》作者最后一段中提出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 1. (2024九下·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对手

    冷江

    他哭了!

    大屏幕清清楚楚,入围比赛的十名选手,就像十颗闪闪的星子,嵌在暗蓝的天幕上。其中有一颗在他的心里已经无数次闪亮过。但那不是他自己。他比那个名字的排名更靠前。

    他知道接下来,按照比赛规则,前5名有权按照排名次序,从其余入围者中自由挑选一名两两对抗。赢者进入最终的决赛,有权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比赛。

    对于这样巨大的荣誉,二十多年来他每天都在期待。所有参赛者最终的梦想都是为了这一天。

    可是,他不是因为入围十强才喜极而泣。他是为了那个名字为自己哭泣。因为他太了解自己的内心,他知道接下来自己一定会选择那个名字,而那个名字,在他二十多年的比赛纪录里,始终是个梦魇,因为他从未赢过这个名字。一旦选择与那个名字对抗,他知道意味着什么。然而,一旦错过这次挑战的机会,今后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赢他了。

    他为此既感到莫名的兴奋,以至于全身瑟瑟发抖;又为此前100%失败的概率而感到剧烈的恐惧,以至于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一直压迫着他,喘不过气来。

    他在座位上弯下腰,双手抱头,恨不能将自己完全埋在屁股下的椅子里。

    一分分过去了,一秒秒过去了,当主持人喊到他的名字时,他还沉浸在巨大的痛苦和矛盾中。邻座选手捅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来。

    当所有嘉宾、选手和观众,听到他嘴里说出接下来要K的对手名字时,全场鸦雀无声。因为虽然入围十强时,他的排名比对手靠前,可接下来淘汰赛的项目,对手的排名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前三,而他自己从未进入过前三十名!

    主持人瞪大了眼珠看着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请你再说一遍!他毫不犹豫地再次重复了那个名字。

    主持人还是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刻,于是转而问嘉宾,请你们给他一个建议。

    一位漂亮的女嘉宾激动地站了起来,急切地对他说,我要提醒你保持冷静,这是比赛,不是发扬风格和盲目逞英雄的地方!

    他眼睛潮湿了,身子站得笔直,微笑地看着女嘉宾,谢谢您的提醒,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当对手走上来,主持人问,你想到他会挑你吗?

    对手笑了,没有!

    主持人再问,假如让你来选,你会挑他吗?

    对手高傲地回答,不会,我想让他走得尽可能远一点!

    比赛开始了,是三道图形识别题。两人同时进入机位,几乎同时答完第一题,又几乎采用了完全相同的策略开始答第二题。彼此确实太熟悉了,一招一式,尽在不言中。他此刻脑子里除了图形还是图形,他从进入机位那一刻,已经处于极度亢奋状态,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等待了二十年。

    突然,现场广播,三号位完成二号题,他一下子懵了。因为三号位是对手。这说明,对手已经抢先进入最后一道题。

    他的脑子里就像掺了水,越来越乱。他竭尽全力控制住自己。不去管对手,而是重新将所有注意力聚焦到题目上。很快他也完成了二号题,进入三号题。

    读秒阶段开始了,全场所有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他找到三号题的答案,准备去按红色按钮的那一秒,对手抢先冲过去按响了答题按钮。全场发出了啊的惊叫声。

    他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整个身子突然就散了。他咬着牙,再次站直了身子,僵硬地笑着,祝贺对手。

    主持人惋惜地说,虽然已经没有悬念,但按照比赛规则,还是要验证一下答案,如果正确,那么先答题的进入决赛,否则送后答题的进决赛。

    所有人都替他惋惜,因为他选的对手实在是太强大了。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对手前两个答案都正确,恰恰是第三颗答错。合场再次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叫声。不会吧,怎么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呢?!

    对手懊恼地摇了摇头,向他走过来,微笑着伸出手表示祝贺。

    他却像做梦一样傻傻地愣在那里。直到主持人大声喊出他的名字,他才醒过来,就像死了一回又活过来了,他紧紧地抱住了对手。

    对手轻轻在他后背上拍了几下,大声说,替我去完成冲击世界杯的目标,然后优雅地转身,离去。

    或许是对手的祝福应验了,或许是这九死一生的大转折赋予了他神奇的力量,接下来的他就像有了魔法一样,所向披靡,在与世界强队的对抗上连下五城。

    当他手捧世界冠军奖杯回国,记者在机场采访他时,他说,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告诉他,我替他完成了目标!我赢了!

    当他拿着奖杯,兴冲冲地找到当年的对手时,对方正在一所脑力训练营给一些天才儿童授课。他只好静静地坐在后排等他下课。顺便翻了翻书架上那些脑力训练的书。突然他的眼睛瞪大了,书上有一页的内容与他们当年生死PK的第三道题完全相同,再一看书的作者和出书时间,他整个人都僵住了!当年的“意外”,他一下子都找到了答案。

    他抬起头正好看见讲台上的他,正微笑地向他走来,并竖起了大拇指!

    他举着奖杯冲了上去,那一刻再次泪流满面。

    (《语文报》2023年第21期)

    1.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提示,结合上下文完成下面两题。

      ①对手高傲地回答,不会,我想让他走得尽可能远一点!(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他咬着牙,再次站直了身子,僵硬地笑着,祝贺对手。(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3. (3) 小说以“对手”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从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4. (4) “当年的‘意外’,他一下子都找到了答案”中的“意外”和“答案”分别是什么?有人说,文章的结局似乎很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文中已经埋下伏笔。请找出一处并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你的理解。
  • 1. (2024九下·花溪月考) 现代文阅读

    生生不息儿女河

    竹 心

    ①儿子小时候总是喜欢问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我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妈妈,我们为什么喜欢吃醋呀?”“因为我们是山西人呀!”“妈妈,我们的皮肤为什么是黄色的呢?”“因为我们老家有条河叫黄河呀!”“黄河在哪里呀?”“黄河在中国,在山西,在忻州。姥爷、姥姥和他们的姥爷、姥姥一直生活的地方,有一条长长的河,叫黄河,是母亲河。”“哦!妈妈,我知道了,黄河是母亲河,我们就是黄河的儿女了吧!”

    ②父亲的家谱在经年的战乱中已然不存,但是口口相传下来的是我们的祖先在500多年前曾经生活在河南的黄河岸边。由于黄河洪水泛滥,常遭水患。据说在明朝年间,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水灾之后,祖先们便拖家带口,渡过黄河,北上山西,远离水患。最终选择了距离太阳和蓝天更近的太行山,选择了黎城。我从字面的意思揣想黎城即黎明之城,估计这带给了先人们无限的曙光和希望,或许也带给他们更多的温暖和更辽阔的眼界。追本溯源,我们是真正来自黄河的儿女,是母亲河的子孙。

    ③母亲的故乡是山西忻州,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的发源地。

    ④汾河流经山西省的忻州市、太原市、吕梁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六市,全长713千米,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汇入黄河。汾河是山西省的第一大河,可称为三晋大地的母亲河。

    ⑤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的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我从小耳熟能详的诗句。有一年,在墨西哥湾咸湿的海风里,我和6岁的儿子一起背诵。“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啊?”我告诉儿子,这首诗的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欣赏千里之外的风光景物,就要登上更高一层楼。我的本意是教育儿子努力学习,才会成绩优秀。可儿子直接忽略我的教导,反而对黄河兴趣浓厚。于是我便对他讲了姥爷家族几百年前的黄河迁移,姥姥家的汾河之源,以及汾河和黄河的母子关系。潜移默化地,儿子逐渐知道自己来自黄河岸边的土地。更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与儿子谈论家乡的黄土高原,儿子恍然大悟般说:“妈妈,我明白了,我们的老家在黄土高原上,又在黄河边。黄土、黄河,都是黄色的,所以我们的皮肤才是黄色的呀!”说完又求知欲极强地念叨了一句:“只是不知道是黄河的水把土地变成了黄色的呢,还是黄土地的土把河水染成了黄色的。”

    ⑥为了解答儿子的问题,我特意上网查找答案,根据网上的解释,古代的黄河,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水流清澈。那时,它的名字并不叫黄河。《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汉书·西域传》中称之为“中国河”,《尚书》中称“九河”,《史记》中称“大河”。到了西汉,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称它为“浊河”或“黄河”,但未被普遍认可,直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由此可见,黄河之称的来源确实与黄土地的泥沙相关。

    ⑦黄河之所以被称为母亲河,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无论是父亲的家谱中惧怕黄河水患的祖先,还是一直生活在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源头的母亲的祖先,祖祖辈辈都是喝黄河的水长大的中华儿女。所谓母亲河,就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生命的河水,而我们就是传承到了21世纪的黄河的又一代子孙。

    ⑧儿子在4岁时随我们漂洋过海来北美定居。虽然他的中文听、说、写能力有限,但是对中国、山西、黎城、忻州,尤其是黄河却如数家珍。每每与人聊天,总是骄傲地说:“我们是山西人,我们喜欢吃醋;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所以我们有黄色的皮肤;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汾河是山西人的母亲河。”

    ⑨汹涌澎湃的黄河水浇灌着黄土地上干涸贫乏的土地,养育了黄河两岸的中华儿女。父亲一直自诩他是黄河和太行山的儿子。而我的儿子则在异国的土地上,坚信他是黄河和黄土地的后世子孙。

    ⑩黄河的水日夜不停地流,黄河的儿女们散落天涯。唯有那份乡愁,那口乡音,那乡思乡情,与黄河相依相连,与黄土地割舍不断,一代代传承。在异域的土地上,开枝散叶,生生不息。

    (有删改)

    1. (1) 本文内容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2) 仔细阅读文章,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筛选关键信息,填写下面表格。

    3. (3) 文章题目《生生不息儿女河》,是否与“母亲河”的说法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4. (4) 关于第⑥段的内容的作用,两位同学展开了讨论,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王浩:这一段内容是插叙,详细介绍了黄河的名称及来历,回答了上文中儿子的提问,也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拓展了读者的视野,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李洋:我认为这一段内容过于详细地写了“黄河”这一名称的来历,与文章所写的“中华儿女与黄河的血肉相连的关系”这一观点的联系不密切,应当删去或略写。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