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上·贵阳期末) 宋代对科举考试做出严格规定。考生入场前要进行搜检,考时实行“糊名”,考后进行誊录等。上述做法( )
    A . 有利于选官的公正 B . 阻断了阶层的流动 C . 提高了行政的效率 D . 改变了取仕的标准
  • 1. (2023高一上·月考) 唐代是科举制的奠基期,宋以后各代科举皆从唐代科举的基础上演变而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高宗在位期间(650-683)所举行的22科共取进士578人,平均每科26人略多。龙朔三年(663),以右史董思恭与考功员外郎权原崇同知贡举,思恭泄漏进士策问题目,案发,经三司审问,“赃污狼藉”,原来是贿买考题,于是“命西朝堂斩决”,由于董思恭临刑告变,于是免予死罪,改判为流放南方偏远的梧州。这是中国科举史上首例科场案,预卖考题要处以死罪,于朝堂斩首处决,量刑可谓极重。因此说“高宗时,进士难其选”。

    材料二  赵匡胤于建隆三年(962)下诏废止了中唐以来知贡举官与及第考生结成座主门生关系的习惯做法。乾德元年(963),又下诏规定:“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编者注:通榜公荐法是唐代科举中制度所允许的推荐考试的办法,即知贡举官将赴贡院之前,中央台阁大臣可以向其推荐自己所了解的具有才艺的举子),违者重置其罪。”

    ——摘编自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

    1. (1) 依据材料一、二,归纳唐宋科举制的特点?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的历史意义。
  • 1. (2023高二上·湛江期末) 下图所示为东晋至唐朝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唐代( )

    A . 人才选拔机制成熟 B . 世家大族退出政坛 C . 政权统治基础扩大 D . 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 1. (2023高一上·宁南期末) (2分)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 .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 1. (2024高一下·炎陵开学考)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

    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

    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1

    请回答: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 1. (2023高二上·荣昌期中) 察举制在最初的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对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东汉阳嘉年间,左雄上言:“郡国孝廉,就是古时候的贡士。出来做官,就要协理风俗,宣扬教化,若是不学无术,那就一点用都没有。请自今以后,被举荐者都先去公府,儒生测试儒学经术,文吏测试行政文书。”帝从之,颁下郡国。阳嘉新制(   )
    A . 体现了汉代儒学独尊地位 B . 便于豪强地主把持政权 C . 蕴含向科举制演化的因子 D . 利于选拔实际有用人才
  • 1. (2024·)  下图为据《旧唐书》和《新唐书》所作安史之乱前后官员(有入仕方式记载的1561人)入仕方式图,入仕方式从图形的12点钟方向开始,顺时针方向分别为荐举、授官、荫庇、军功、科举、归降、其他共七类。分析可知唐代( )

      

    A . 选官的方式呈现多元性 B . 社会动荡推动科举进步 C . 主要依靠科举入仕为官 D . 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开放
  • 1. (2024高一下·江西月考) 从宋明开始,科举制度的“糊名易书”法流行,清廷将其发扬光大。考生试卷统一交给弥封官,弥封官封起考生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交与眷录生。眷录生将卷面答题内容如实卷写一遍,原始试卷存档,卷写卷交由阅卷官评卷。“糊名易书”法的实施( )
    A . 意在抑制门阀士族干扰科举取士 B . 确保了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 C . 阻碍了社会各阶层间的人员流动 D . 进一步推进了科举制度的建设
  • 1. (2024高一下·江西月考) 隋唐科举制不问门第,“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不论家庭出身和品级等第,只要通过科举博取功名,就能跻身官僚阶层。这样的选官制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那种“士庶天隔”的九品中正制有天壤之别。据此可知,科举制( )
    A . 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 B . 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C . 消除了社会阶层的同化 D . 利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 1. (2023高一上·丰台期末) 某学者在著作中写道:“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参加考试的有国子学、州县学的生徒,也有各州按规定举送的贡士,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录取与任用权完全掌握在吏部手中。”该学者在这里叙述的是( )
    A . 察举制 B . 九品中正制 C . 租庸调制 D . 科举制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