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开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在上图呈现的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内容中各选一例,结合所学,从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角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 (2024九下·益阳期中) 考古人员在新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中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 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烤羊肉串。这体现出丝绸之路(   )
    A . 促进了物种交流 B . 传播了饮食文化 C . 加强了民族交融 D . 拓展了对外贸易
  • 1. (2024·深圳) 中外物种交流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促进了文明互鉴,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在我国现有的农作物中,至少有五十多种来自国外。宋以前我国引入的农作物大多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多为果树和蔬菜,如葡萄、核桃、石榴等。中唐以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不断有新的农作物引进,如越南占城稻。明朝后期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向日葵、辣椒、番茄等近30种。

      ——摘编自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等

      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三、四阶段农作物传入中国的主要路径。这些农作物的引进,对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 (2)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示意图

      观察材料二,填写图中①、②处对应的内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新航路开辟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国杂交水稻在世界的推广示意图


      根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概述中国杂交水稻对世界的贡献。
    4. (4) 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外物种交流的特点。
  • 1. (2024九下·来凤月考) 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历代统治者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遣官员,加强管辖。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

    A . ①市舶司②驻藏大臣③伊犁将军 B . ①安西都护府②北庭都元帅府③伊犁将军

    C ①宣政院 ②北庭都元帅府③驻藏大臣

    D.①安西都护府②驻藏大臣③设立噶厦
  • 1. (2024九下·来凤月考)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文明交流的步伐从未停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2023年4月3日电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鼓励艺术家创作更多体现中阿友好的艺术佳作,为增进中阿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信中指出,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相互欣赏,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材料二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我们要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2023年)

    1. (1) 阅读材料一,写出一例广受中国人民喜爱的古代阿拉伯文学成就。
    2. (2) 列举两例古代中阿文明“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
    3. (3) 解读材料二,写出中国—中亚峰会选择在西安举行的历史渊源。
    4. (4) 分析两则材料,古代丝绸之路与今天的“一带一路”有何共同作用?
  • 1. (2024九下·来凤月考) 下图是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现存最早的养生运动导引图。该图反映了汉朝时(   )

    A . 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B . 出现民族交融趋势 C . 有强身健体的意识 D . 呈现统一国家的气象
  • 1. (2024·天山模拟) 考察历史现象或有关事件,寻找其中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政策或发明的共同作用是(   )

    A . 改进了书写材料 B . 推动了汉字的演进 C . 提高了纸的产量 D .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1. (2024·沅江模拟)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 (2024·万山模拟) “丝绸之路”开通后,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传入中原。这反映出丝绸之路的开通(  )
    A . 导致了物资匮乏 B . 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C . 加剧了民族矛盾 D . 瓦解了匈奴势力
  • 1. (2024九下·长春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注:荼

    ——荼的古体字——《神农本草经》

    材料二

    (注:2001年,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多个精心加工过的贮藏坑……出土了一堆橡子壳和一颗山茶种子。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约8000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跨湖桥

    材料三

    材料四  1839年伦敦东印度公司与中国协会致巴麦尊子爵函说:“茶叶已成了联合王国全部人口必需的日用品之一、在中国约值三百万镑需要用英印的制造品出产品来偿付不足之数,还要靠英国从别国赚来的金银来偿……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材料五  印度、中国运销英国茶叶数量占比图

    ——摘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

    材料六  在茶叶的种植方面,中国茶叶生产仍然是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不仅在生产管理环节,就是茶叶的采摘和加工环节上,中国茶农没有改进。印度、锡兰茶叶种植虽然较晚,但因为其生产方式先进,很快超越了中国。他们实行大规模茶园生产,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机械化加工,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自1850年代后,借助于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各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机器相继发明并投入使用,印度、锡兰的茶叶加工逐步实现了机械化,不仅加工水平高,加工速度快,而且成本和价格降低,茶叶质量也大大提高。而此时的中国仍完全采用传统手法手工操作,不仅浪费人力,效率低下,而且品质没有保证,也不符合现代人的卫生习惯。

    ——《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历史的中国茶》

    材料七  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古镇,是17世纪以来以茶叶为主要货物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国际贸易通道“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近年来,赤壁市推进茶产业融合化、工艺现代化、品牌高端化。以茶为媒,赤壁市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20多个国家先后建立合作关系。为了让赤壁青砖茶更好地“走出去”,赤壁市在“一带一路”参与国设立青砖茶展示营销窗口,设立2家跨国砖茶销售公司。

    ——摘编自《一带一路”下的中国茶产业成果丰硕》

    1. (1) 按照史料的载体划分,可以划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史料类型,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其中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按照生产工具划分应该处于什么时代。
    2. (2)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世界上形成“Cha”和“tee”为代表的两种发音与哪些事件有关?
    3. (3) 依据材料四指出在中英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什么地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英国发动了哪一战争?
    4. (4) 依据材料五指出中印两国茶叶出口英国情况的变化。在近代殖民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畸形发展的印度茶叶只是英国殖民者榨取当地资源的一种手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背景及在19世纪印度人民反对殖民压迫的运动。
    5. (5) 依据材料六归纳印度茶叶制造能超越中国的原因。
    6. (6) 依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分析近年来赤壁市茶产业得以发展的原因?
    7. (7) 19世纪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兴衰是近代中国整体命运的一个缩影。通过茶叶贸易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并融入全球化,这应该说是近代中国的一个机遇,但我们最终还是失去了这个机遇,综上,谈谈在现代国际市场上该如何提高中国茶叶的竞争力?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