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南宁月考)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八下·广西月考) 根据如图所示“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点燃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具有性。
    2. (2) 图2中,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呼出气体的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空气的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继续燃烧,过一会儿才逐渐熄灭。对比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填“大于”或“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 (3) 图3装置可于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呼气时,应打开弹簧夹(选填“A”或“B”,下同)关闭弹簧夹;吸气时,调整弹簧夹A和B.分别连续进行数次吸气、呼气操作,整个过程中若观察到Ⅰ中石灰水(填“变浑浊”或“没有变浑浊”,下同),Ⅱ中石灰水,则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 1. (2024八下·南宁期中) 某同学利用如图创新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当蜡烛燃烧约1分钟后,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内附着大量水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创新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 B . 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C . 该实验说明蜡烛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 . 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 1. (2024八下·南宁期中)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蜡烛熄灭时产生黑烟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C . 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D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 1. (2024·阳春模拟)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1. (1) 实验室制取O2

      i.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ii.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应选图1的发生装置(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2) 自制气体制取装置

      i.小明用塑料瓶自制了图2的简易供氧器,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应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加入到(填字母)塑料瓶中。在另一塑料瓶中可装入少量的水,以便于

      ii.小乐利用废弃物设计了图3的装置制取CO2并验证其性质,将铜网插入到稀盐酸后等待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小药瓶中的紫色石蕊溶液。若蜡烛熄灭,则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该装置的优点有(写一点)。

  • 1. (2024·东安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B . 验证氧气已收集满 C . 验证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 D .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1. (2024·开州模拟) 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我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正式开课。
    1. (1) 在失重的太空中,航天员点燃蜡烛后得到了球形火焰,但和地球上相同,火焰仍分为三层。其中温度最低的是____(填序号)。
    2. (2) 航天员呼吸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水的电解,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航天服可避免太空中高能α粒子(含2个质子和2个中子,不含电子)对航天员的伤害,α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普通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倍。
    4. (4) 空间站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 , 其反应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
  • 1. (2024·伊宁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

    探究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方案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长沙模拟)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旨在让学生们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蜡烛燃烧现象的理解,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更为深入的实验探究。
    1. (1)

      探究一:对密闭集气瓶内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装置如下图所示。

      【进行实验】

      【实验1】6个集气瓶中盛有不同配比的氧气、氮气的混合气体,分别用6支相同的蜡烛点燃后测定其燃烧时间,

      氧气体积分数

      10%

      20%

      40%

      60%

      80%

      100%

      燃烧时间/

      0

      12

      26

      35

      30

      25

      现象

      立即熄灭

      安静燃烧

      剧烈燃烧,烛芯长度变大,蜡烛高度变小

      同学们对比氧气体积分数 60%∼100%的现象,发现氧气体积分数越大蜡烛燃烧越剧烈,烛芯长度变大和蜡烛高度变小越显著。猜测烛芯长度或蜡烛高度可能会影响燃烧时间,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2-1】将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测定相同蜡烛高度、不同烛芯长度的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时间。

      烛芯长度/

      0.2

      0.5

      0.7

      0.9

      燃烧时间/

      16.01

      12.09

      11.40

      8.49

      【实验2-2】将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测定的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

      蜡烛高度/

      1

      3

      5

      7

      燃烧时间/

      17.58

      10.28

      8.99

      7.84

      【分析与结论】

      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对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时间的影响。

    2. (2) 实验2-1的结论是
    3. (3) 请你补全实验2-2的操作:
    4. (4) 【反思与评价】

      甲同学认为实验2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完全消耗,乙同学依据实验1判断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支持乙同学判断的证据是

    5. (5) 实验1中,氧气体积分数大于之后,氧气体积分数增大,蜡烛燃烧时间变短。结合实验2分析其原因是
    6. (6) 探究二:在一圆柱形封闭的容器中,设置高、中、低三支高度不同的蜡烛(如下图所示),并用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实时测量数据。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熄灭。熄灭的顺序为最高的蜡烛最先熄灭,中间次之,最低的蜡烛最后熄灭。测得数据如下表:

      表1 不同高度蜡烛的熄灭时间

      熄灭时间(高)

      熄灭时间(中)

      熄灭时间(低)

      熄灭顺序

      106s

      164s

      199s

      高→中→低

      表2 蜡烛熄灭时刻数据记录

      时间/

      含氧量%

      二氧化碳浓度/(mg⋅m-3

      106

      19.8

      19.1

      18.5

      1940.2

      2214.9

      3056.5

      164

      18.9

      17.7

      17.1

      1798.5

      2002.3

      2755.3

      199

      18.6

      17.1

      16.5

      1771.9

      1913.7

      2666.7

      请解释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

  • 1. (2024·湖南模拟) 某同学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

    A . 甲和乙 B . 甲和丙 C . 甲和丁 D . 乙和丁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