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上·诸暨期中) 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都可以看到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 . 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 C .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 . 在摩托车上上安装消声器
  • 1. (2023七上·诸暨期中) 如图所示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 (1) 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产生的。
    2. (2) 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不同。
  • 1. (2023七下·越城期中) 请根据耳的基本结构回答:
    1. (1) 有些人晕车,与耳的前庭、有关。
    2. (2) 当飞机降落时,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咽鼓管张开,使,防止胀痛。
    3. (3) 听觉形成的部位在
  • 1. (2024八下·鄞州期中) 如图是盲人用手杖敲击不同的盲道导航地砖,辨别不同的信息判断行进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路上汽车里传出的歌声对盲人而言是乐音 B . 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 C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D . 盲人在耳内形成听觉
  • 1. (2024八下·鄞州期中) 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人们能分辨出蛙声主要依据声音的(   )
    A . 音色 B . 音调 C . 响度 D . 振幅
  • 1. (2024八下·鄞州期中)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是直径为10cm的去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上。

    1. (1) 【实验1】

      调节两个塑料筒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5cm,用手往外拉开甲的橡皮膜,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乒乓球被弹开。

      此实验说明了:______(填字母,多选)。

    2. (2) 实验1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3. (3) 【实验2】

      为了进一步探究响度和距离的关系,小组成员将甲、乙两筒的距离s分别调节到10cm、15cm、20cm,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逐渐减小。

      根据实验2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 (2024八下·鄞州期中) 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 防止噪声产生 B . 阻断噪声传播 C .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 .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 1. (2024八下·鄞州期中) 如图所示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耳廓属于外耳,负责收集声波 B . 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C . 耳蜗内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 D . 鼓室内的听小骨是固定不动的
  • 1. (2024八下·鄞州期中) 近年来短视频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某短视频软件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应用程序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从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此短视频中的声音与正常声音相比,音调(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声波的传播速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以10倍速度快速播放这些短视频,人耳听到的声音比正常播放时要少,这是因为(已知视频中声音的频率范围是60~2500赫兹)。
  • 1. (2024七下·杭州期中) 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光线进入人眼依次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 B . 人有五种基本味觉:甜、酸、苦、辣、咸 C . 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感受冷热,排汗散热等功能 D .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听觉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