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古诗词曲阅读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笛词 施肩吾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环境衬情

    诗歌第一、二句中通过“雪净”“牧马还”等景物描写,营造了和平宁谧的气氛。

    ⑴诗歌第一、二句中通过“”“”等景物描写,营造了浪漫恬静的氛围。

    笛声入心

    诗歌第三、四句写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从而表达了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⑵诗歌第三、四句写

  • 1. 综合性训练。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是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学了《回延安》后,班里开展了以“传承延安精神,感悟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1. (1)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构思框架提纲,请把这个构思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60字左右。

    2. (2) 假如你也参加了本次实践活动,你能结合《回延安》的内容谈谈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吗?
  • 1. 现代诗歌阅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祁念曾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宇宙飞船探索宇宙的奥秘,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一旦失去了你啊,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 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1. (1) 诗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2. (2) 这首诗的题目是“延安,我把你追寻”,通读全诗后,你认为诗人追寻的是什么?
    3. (3)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请你选择诗歌的第三节或第四节,将其改写成“信天游”的形式。

      信天游

      形式自由灵活,两行一节,节内押韵; 调子自由,单纯易唱; 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叠字和衬字。

  • 1. 预学一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请你先学习下面的“知识卡片”或查阅相关资料,认识“信天游”,然后自主阅读以下几个“信天游”选段,再在横线上写一写你对“信天游”的理解。

    知识卡片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陕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是历代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其特点是形式灵活,每两句为一小节,节内押韵;有的一节表达一个意思,有的几节组成一个部分,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调子自由,单纯易唱;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叠字和衬字。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盼你也要白了头。

    紧紧地拉住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走西口》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莹莹(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唯有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唯有(那个)兰花花好。

    ——《兰花花》

  • 1. 导学一这首诗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请从诗中找出间接抒情的相关诗句,根据表格要求,运用预学二中的“朗读标记”进行朗读设计,品析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表1-2 抒情品析

    角度

    典型诗句

    朗读设计

    我的品析

    动作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

    心窝上。

    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抓”和“紧紧”重读,表现抓黄土时强烈的力度感;“贴”字轻读,更能表现亲昵温柔的感觉;读“心窝上”时语速放慢,更能细腻地表现诗人对故土思念之绵长

    语言

    场景

  • 1. 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学习课文后,你对“延安”所代表的意义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课外阅读《延安颂》《延安,我把你追寻》,谈谈你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甲]延安颂

    莫 耶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哦,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哦,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千万颗青年的心,

    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

    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看! 群众已抬起了头,

    看! 群众已扬起了手。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

    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

    士兵瞄准了枪口,

    准备和敌人搏斗。

    哦,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

    筑成坚固的抗敌的阵线。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

    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选自《歌声中的红色记忆》)

    [乙]延安,我把你追寻

    祁念曾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熠熠闪亮的流星,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 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选自《祁念曾诗文集》,有改动)

  • 1. 导学二这首诗用“信天游”的形式描绘了阔别延安十年的诗人重新“扑”进“母亲延安”的怀抱时无比欣喜的心情。请朗诵全诗,体会这份深情,并选择你最喜欢的几个诗节进行朗读设计,在教科书上为这几个诗节标注朗读标记。

    朗读标记

    停顿| 连读 轻音…… 重音 . 语速快⊙

    语速慢△ 语气渐强< 语气渐弱>

  • 1. 导学二这首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通过下面两个环节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体会。
    1. (1) “信天游”同许多民间口头文学一样,多用复叠的修辞手法。请学习相关知识,摘录相应的诗句,朗读后探究“信天游”运用复叠手法的好处。

      知识卡片

      复叠几乎是所有民间口头文学都会使用的修辞手法,可分为复辞和叠字两类。复辞是指把同一个字或词语接连或间隔地重复呈现于语句中而其意义、用法有所不同。例如:要穿来一身身围裙蓝裤裤水漂船。叠字是指接连使用同一个词,使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并增强形象感。例如: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①运用复辞:

      ②运用叠字:

      ③好处:

    2. (2)  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了当地的生活细节和场景。请仿照示例,再从文中找出两处,并说说你对陕北地域风俗的认识。

      表1-3 感受陕北地域风俗

      诗句摘录

      对陕北地域风俗的认识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白手巾,红腰带,穿着醒目、实用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 1. 导学三这首诗的语言朴实真挚,结合地方特色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品味下列诗句,指出其修辞手法,并选择两句,结合内容说说其表达效果。

    ①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 )

    ②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 )

    ③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 )

    ④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 )

  • 1.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以诗人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章节: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 B . “一头扑在亲人怀”,一个“扑”字,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无比激动的心情。 C . 诗人描绘团聚场面时,着重描写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烘托了热闹的气氛。 D .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是排比,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运用排比,且用词有陕北民歌的特色。“披彩虹”“迎春风”“换新衣”是拟人手法,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