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凤山模拟)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1) 下列关于《黄鹤楼》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2. (2) 《黄鹤楼》的尾联和《咸阳城东楼》的首联都出现“愁”字,这两联在情感表达方式上有何异同?

      附诗:

      咸阳城东楼

      许浑【唐】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1. (2024八下·肇庆开学考) 默写古诗时,“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中的“萋萋”常被误写成“凄凄”,请根据诗中描写的景物特点和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萋萋”

    知识卡片

    萋萋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原指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后来,萋萋逐渐

    演变成形容植物或景色绿色浓郁、清新而有生气的意思。

  • 1. (2024八下·昆明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1) 南南同学在默写时,把颈联中的“萋萋”写“凄凄”,请你结合颈联的景物特点向他解释为什么这里要用“萋萋”。
    2. (2) 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 1. (2023八上·龙岗期末) 欣赏古诗文既要感知作者情怀,又要了解写作手法。欣赏下面诗歌,选出对其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蒌蒌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 . 诗歌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B . 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C . 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草木郁郁葱葱。 D . 尾联以抒情作结,间接抒发了故乡为暮蔼所隔而不见时,诗人生出的无限愁思。
  • 1. (2023八上·月考) 诗歌鉴赏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1) 下面对这句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诗歌的尾联。
  • 1. (2023八上·台山期末) 默写古诗时,“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中的“萋萋”常被误写成“凄凄”,请根据诗中描写的景物特点和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萋萋”。

    知识卡片

    萋萋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原指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后来,萋萋逐渐演变成形容植物或景色绿色浓郁、清新而有生气的意思。

  • 1. (2023八上·深圳期中)  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为七言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两句一联,共四联。通常称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 B . 首联诗人悬想自己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回到现实却发现鹤去楼空,因而惆怅。 C . 尾联承接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 . 本诗是题咏黄鹤楼的名作,描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思乡之情。
  • 1. 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诗中有景

    “树树皆秋色,①”(王绩《野望》),这是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所见的浓浓秋意;“②,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是初春时节,诗人游湖所见的莺歌燕舞的勃勃生气。

    文中蕴理

    日本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掩盖其侵华真相,结果招致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弄得众叛亲离,这正应了孟子那句话“③,④。”

    诗中有情

    “⑤,⑥”(李贺《雁门太守行》),这是边关战场上,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凌云壮志;“⑦,⑧”(崔颢《黄鹤楼》),这是漂泊的游子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渺烟波,油然而生的思乡之情。

  • 1. (2023八上·杭州期中) 小荷整理了八年级上册古诗文中的一些值得借鉴的写景技巧和诗句。请你帮她补充相关内容。

    写景技巧

    示例

    感受

    抓住景物的特征

    乱花渐欲迷人眼,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一个“乱”字,写出了早春的花开得烂漫。

    描述②、听觉、嗅觉等感受

    大漠孤烟直,③。(王维《使至塞上》)

    ,松枝一何劲。(刘祯《赠从弟》)

    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可入诗。

    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还可以⑤结合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⑧;夕日欲颓,沉鳞竞

    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俯仰之间,远近皆是美景;动静之中,山林自有意趣。

    写景时融入情感

    ,⑩。(李白《渡荆门送别》)

    ,⑫。(曹植《梁甫吟》)

    李白虽是写水却寄予了⑬的情感,曹植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承接前面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感慨。

  • 1. (2023八上·保定期中) 4261诗文默写
    1. (1) 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黄鹤楼》)
    2. (2) 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3. (3) ?何处无竹柏?(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 (4)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表达自己被早春美景吸引,流连忘返的诗句是:
    5. (5) 青林翠竹,。(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 (6) 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