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下·河南期末) 1958年6月,苏共中央委员会决定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和向机器拖拉机站、技术修理站支付实物报酬的制度。自1958年起,国家对集体农庄农产品的收购统一以采购方式来进行。由此可知,当时苏联的改革( )
    A . 有效突破了苏联传统体制的束缚 B . 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C . 配合了工业领域的经济体制改革 D . 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 1. (2023高二下·南阳期末) “由于国家保持食品的低价,不断扩大补贴规模,1989年用于食品需求的补贴金在国家预算中占到支出部分的1/3左右,主要食品零售价的补贴份额已高达80%。”该材料表明当时的苏联( )
    A . 牺牲农业以推进工业化 B .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甚微 C . 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D .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1. (2023高一下·黔东南期末) 为了解决“苏联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相继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 .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 . 重点发展轻工业以改善民生 D . 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 1. (2023高二上·东坡期末) 在1985年4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苏共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集中财力和物力,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购买西方技术,实现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据此可知,该战略(  )
    A . 重视国民消费行业的发展 B . 旨在改变苏联的传统经济模式 C . 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D . 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1. (2024高三下·扬州月考) 1952年,苏联某集体农庄的统计数据显示: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1953年,生产谷物、牛肉、猪肉和牛奶都是赔本的,而这种现象在苏联各地的集体农庄是“普遍存在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
    A . 农业领域改革势在必行 B . 实行余粮收集制导致粮食紧缺 C . 受制于西方的经济封锁 D . 发展重工业滞后了农业机械化
  • 1. (2023·江苏会考)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组织人员为斯大林“半恢复名誉”,先是肯定斯大林是“一名卓越的军事统帅”,接着肯定斯大林是“党的领袖和列宁的学生”。这一举措(   )
    A . 客观准确地评价斯大林的功过 B . 肯定了斯大林经济建设的贡献 C . 消除了社会上的混乱不满情绪 D . 为新的改革和调整创造了条件
  • 1. (2024高三下·黔东南开学考)  1959年夏天,美国在莫斯科举行了为期6周的博览会,几乎所有的参展商品都受到了苏联民众的喜爱和好评,就连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也手持一杯美国某知名品牌的饮料,在各国记者的摄像机面前露出了满意的表情。据此可知,这次博览会( )
    A . 折射出苏联经济发展的隐忧 B . 促使苏联的改革重心转向工业 C . 改善了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 D . 表明美苏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
  • 1. (2024高三上·浙江) 如表为1976—1989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增长率变化表。由此可推知,当时苏联(   )

    时间

    1976—1980年

    1981—1985年

    1986—1989年

    增长率

    4.3%

    3.2%

    2.7%

    A . 经济改革陷入困境 B . 民众生活得不到改善 C . 国民经济持续衰退 D . 军备竞赛拖垮了经济
  • 1.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右图是1953—1958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 .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实现了工业化 B . 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C . 废除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经济发展 D . 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 1. (2024高三上·浙江期末) 下表为1976—1989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增长率变化表。

    时间

    1976—1980 年

    1981—1985 年

    1986—1989 年

    增长率

    4.3%

    3.2%

    2.7%

    由此可推知,当时苏联( )

    A . 经济改革陷入困境 B . 民众生活得不到改善 C . 国民经济持续衰退 D . 军备竞赛拖垮了经济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