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滨州期末) 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都采用过迁移居民的做法,波斯帝国与罗马帝国都曾修建大规模的道路系统,印加帝国采用了和亚欧大陆的帝国几乎相同的统治措施。这体现了历史发展的(     )
    A . 多样性 B . 统一性 C . 曲折性 D . 同步性
  • 1. (2024高一下·滨州期末) 罗马帝国初期军队人数约为20万,至3世纪下半叶则多达60万左右。举行凯旋式是罗马对军人的最高奖赏,罗马凯旋门之多、凯旋次数之频繁都是古代世界绝无仅有的。这反映出罗马文明的突出特征是(     )
    A . 武力扩张 B . 分权治理 C . 法治 D . 荣誉至上
  • 1. (2024高一下·滨州期末) 如图为古代世界主要文明示意图。据图可知(     )

    A . 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形态 B . 农业起源标志着文明的形成 C . 农耕文明区域不断扩展 D . 古代各文明逐步联系为整体
  • 1. (2024高一下·滨州期末) 起源于苏美尔神话的洪水传说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下来,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洪水传说的流传说明(     )
    A . 早期文明间存在联系 B . 西亚是古代文明的源头 C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D . 传说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1. (2024高二下·郴州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3年,没去过印度的马克思认为被殖民前的印度社会处于几近停滞的状态,甚至直言印度“没有历史”,从根本上缺乏推动自身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英国的殖民统治恰好可以从根本上破坏印度传统社会的结构,进而成为刺激印度迈入现代化转型的外来动力。

    材料二   在19世纪70年代,考察过爱尔兰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惨况”后,马克思认为英国的殖民统治导致爱尔兰陷入“糟糕的社会状况”之中。马克思晚年摈弃了早期关于印度社会的认识和观点,丝毫不见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影子。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胡洁瑶《从“双重使命”到对殖民主义的批判》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马克思认为“被殖民前的印度社会处于几近停滞状态”这句话?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对殖民主义的态度变化并对变化进行评析。
  • 1. (2024高二下·郴州期末) 大量史料证实,南部埃及经历了两个干旱周期,第一次出现在20000年前左右至公元前7000年,第二次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第一次干旱使人们集中到尼罗河谷地,而第二次干旱使整个东北非洲只限于尼罗河谷和少数绿洲才适合人类生存。这反映了在古埃及(     )
    A . 环境变迁关系社会兴衰 B . 尼罗河推动文明进入巅峰 C . 农业生产活动经常中断 D . 人类生存面临着严重危机
  • 1. (2024高二下·山西期末) 古希腊史学家赫卡泰俄斯在创作之前长期在地中海地区调查研究,他“抛弃了当时流行的抒情诗人的韵脚,运用散文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式叙述事实”,并强调“我写的是我认为真实的东西,因为希腊人所拥有的许多故事对我来说是荒唐可笑的”。这表明赫卡泰俄斯(     )
    A . 具备历史写作的求真精神 B . 否定了传统史学价值理念 C . 摆脱了神学对史学的禁锢 D . 注重史学成果的垂训功能
  • 1. (2024高一下·南京月考) 笈多王朝灭亡后,印度在7世纪建立戒日王朝。戒日王朝宣布土地国有,分配给臣属和封国。臣属的封地称采邑。各封国也把土地分给下级贵族作为采邑。最初的封地以禄田的形式存在,以后转为世袭领地。这表明当时的印度(     )
    A . 雅利安进入北部地区 B . 奴隶制王朝开始兴起 C . 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D . 进入到封建社会形态
  • 1. (2024高一下·射洪期中)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船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这说明( )
    A . 亚非拉文明具有共同特征 B . 交通是文明传播的必然前提 C . 文明交融能促进社会发展 D . 商品贸易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 1. (2024高一下·大理期末) 下图呈现的是古代欧亚非四处著名建筑遗址,它们反映了古代世界(       )

    A . 文明的多元性 B . 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 C . 文明相互隔绝 D . 文明交流趋势不断加强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