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建湖模拟)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保驾护航,助力幸福生活;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材料一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两部法律先后正式施行。以下是从两部法律中摘录的部分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法。

    第三条 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推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第一条 为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和特点,实行社会共治。

    (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上述两部法律内容中共同蕴含的法治思维。

    材料二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构筑和赓续,这为我们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鼓起了精气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精神(节选)

    《我的青春宣言》

    ◆“探月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

    示例: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因为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2)运用所学知识,根据示例,任选其中两例精神内涵,撰写《我的青春宣言》。
  • 1. (2024八下·蒙阴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6月1日是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尖施3周年,该法在第四章“文化繁荣”中专门提到“促进男女平等”。一年来,全国各地赋予如女与男性平等享有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充分发挥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倡导男女共同分担家庭职责,有力促进乡村文明,践行男女平等。

    材料二   公平正义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社会和谐、人际和睦,无凝以公平正义为亚要条件。而公平正义的创造和维持离不开公共权威离不开公正司法。

    1. (1) 结合材料一和教材相关知识谈谈怎样“促进男女平等”?
    2. (2) 小辉看到材料二的内容后认为:公平正义与公正司法密切相关,与个人无关。请你结合维护公平正义的途径方法对小辉的观点进行评析。
  • 1. (2024九下·永城模拟)

    为落实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九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学科李老师计划开展以“防范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此次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阶段一划分小组明确任务】李老师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但同学们就怎样分组发生了分歧。有的同学希望老师指定各小组成员,有的同学希望能自行组成小组。

    (1)你认为哪种组建活动小组的方式更好?请说说理由。

    【阶段二调查交流探究问题】

    (2)你所在小组的成员在与同学讨论校园欺凌时,发现个别同学有这样的认识:我没有欺凌他人,也没有被他人欺凌,所以校园欺凌与我无关。请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

    【阶段三分享展示交流总结】

    (3)在交流环节,各小组以情景剧、宣传海报、倡议书等不同形式分享了各自的学习成果。请谈谈你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
  • 1. (2024九下·辽宁模拟) 平等是人类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选项能体现践行平等的是(     )

    ①某公司不招收女员工

    ②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③某官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属安排工作

    ④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八下·齐河月考) 下列对“特权”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特权是指法律、制度规定以外的特殊权利 ②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的行为 

    ③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的行为 ④特权是平等的大敌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 (2024八下·齐河月考) 中共十九大报告数次出现“平等”一词,如: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下列不利于践行平等的一项是(   )
    A . 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B . 反对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 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D . 平均地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 1. (2024八下·齐河月考) 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平等意识,使他们不自傲、不自卑,是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以下选项不属于平等待人的有(       )

    ①有的同学家境优越,暗中帮助困难同学

    ②有的同学自恃体力过人,总是凌弱欺生

    ③有的同学因父母的职业而受到同学歧视

    ④有的同学因学习后进而常受到同学嘲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八下·齐河月考)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

    ①知法守法,用法维护自己的平等权利

    ②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认真学习,其他的事尽量不要参与

    ④积极维权,用各种手段打击不平等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
  • 1. (2024九下·朝阳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又是一年就业季,某非特殊行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漫画中的行为。请你运用教材所学法律知识进行评析。
    2. (2) 未来如果你在求职中遇到漫画中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 1. (2024九下·沿河模拟) “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珍视自由,践行平等,我们要做到(     )
    A . 敬畏规则,坚守公平 B . 规避法律对自己的约束 C . 崇尚法治,严格执法 D . 珍视自由,无视他人权利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