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罗平模拟) 现实中有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在收获朋友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个人的许多信息。公安部门多次发布信息提醒:个人信息需谨慎发布。对此我们应该(   )

    ①在网上交友时提供个人虚假信息②尽可能在网上结交新伙伴,拓展交往圈

    ③增强法治意识,保护自己的隐私④认识网络交往的虚拟性特点,强自我保意识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 (2024·罗平模拟) 【特殊保护预防犯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的关注。2023年10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未成年人犯罪大多数遵循“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的轨迹。2024年3月1日,最高检察院举行“加强综合司法保护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宫鸣表示,近年来,从全国总体情况看,未成年人犯罪仍呈上升趋势。检察机关对于实施严重犯罪、性质恶劣、不思悔改的未成年人,依法惩治、该严则严,批准逮捕2.7万人、提起公诉3.9万人。对于犯罪较轻、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当宽则宽,不批捕3.8万人,不起诉4万人。

    1. (1) 请从不同角度为避免青少年遭遇网络侵害出谋划策。
    2. (2) 有同学认为:“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很正常,就算实施了犯罪行为也不要紧。”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
  • 1. (2024·昆明模拟) 观察漫画,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积极助人为乐,网友有难要施以援手   ②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要提高辨别能力

    ③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④网络交往不确定性要求中学生远离网络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 (2024·温州模拟) “以案释法,守护青春”。某班学生准备制作普法宣传单,邀你共同完成。

    防范“帮信罪”宣传单

    (1)根据左图及【违法现状】,概括未成年人涉嫌“帮信罪”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有同学提出疑问:“银行卡是自己的,为什么不能自由地使用?”结合材料,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知识,帮忙解答。

    (3)请从未成年人自身角度出发,对防止未成年人涉嫌“帮信罪”提出具体建议。

    【违法现状】2020年至202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审结全国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案件人数分别为236人、3001人、5474人,2022年同比上升82.4%,如何预防未成年人成为信息网络诈骗活动的“工具人”,是当前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重要课题。

    【案件回顾】近日,某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帮信罪”案件。未成年人宁某,因出借本人的银行卡协助他人电信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同时退缴违法所得1500元。

    【法律在线】

    第287条“帮信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保护对策】

    1. (1) 根据左图及【违法现状】,概括未成年人涉嫌“帮信罪”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 (2) 有同学提出疑问:“银行卡是自己的,为什么不能自由地使用?”结合材料,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知识,帮忙解答。
    3. (3) 请从未成年人自身角度出发,对防止未成年人涉嫌“帮信罪”提出具体建议。
  • 1. (2024·南湖模拟) 警方提醒“穿上”饮料、糖果、奶茶、饼干等外衣新型毒品频频出现,它们的成瘾性非常高。如果遇到陌生人邀请你品尝“新饮料”,你应该( )
    A . 婉言拒绝,自我保护 B . 少喝一点,适可而止 C . 严格执法,依法处置 D . 与其搏斗,敢于斗争
  • 1. (2024·北仑模拟)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但网络交友诈骗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告诫我们( )

    ①网络是双刃剑,合理利用网络    ②网络有虚拟性,慎重选择网友

    ③加强法治监管,制裁违法犯罪    ④远离网络交友,避免遭遇诈骗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 (2024·余姚模拟) 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3亿,20%的未成年网民对于防范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网络谣言等没有概念。部分未成年网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为此需要未成年人( )
    A . 远离网络,避免网络诈骗 B . 理性辨别,慎重结交网友 C . 自我保护,加强网络管理 D . 制定法规,净化网络环境
  • 1. (2024·永州模拟) 针对下图两位同学关于交友的对话内容,你的建议是(   )

    ①网上交友要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②现实中交友能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

    ③真正的友谊需要坦诚相待,毫无保留

    ④网络交友具有虚拟性,拒绝网上交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河源模拟) 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中,不恰当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经常帮助小林的好友被人欺负了,好友请他放学后帮忙一起“教训”对方,小林没有答应

    小林做得不对,因为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铭铭考试考砸了非常难过,朋友小彭安慰铭铭,还逃课陪铭铭去网吧玩游戏

    小彭做得对,因为对待朋友应竭尽所能

    小雨和小田因为兴趣爱好相同,在社交媒体上互相关注并加了好友,五一在即,两人相约一起见面

    将网络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小萱在羽毛球比赛上暂时落后,好友小珊在边上不断给她加油鼓劲儿

    小珊做的对,因为我们的性格会受到朋友的影响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 (2024·成都) 材料一:自从家里安上了电脑,大大方便了小雪查阅学习资料。不仅如此,她还结交了一位外国中学生朋友玛丽,学习之余,她们谈天说地,向对方介绍本国的风土人情,感觉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材料二:小刚是一个“忠实”的网民,上课时脑海里还经常想着游戏里的画面;放学后回到家,他便偷偷拿出手机玩游戏。久而久之,他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连平时的好朋友都疏远他了。

    1. (1) 根据材料一,请说说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2. (2) 结合材料二,请说说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有什么危害。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