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富顺模拟) 上联:多党派议国事议民事群策群力创大业,下联:谋合作求协商促发展同心同德建和谐。这副对联体现的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 (2024·富顺模拟) 深圳某初三学生小美在QQ动态中写道: “随着中考的临近,我感觉自己学习效果不佳,彻夜难眠,害怕考不好,对不起父母和老师……”下列有助于小美缓解压力的是(    )
    A . 提高要求,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B . 学会调适,沉迷游戏放松心情 C . 降低期望,按照自己意愿行事 D . 转换认知,树立正确考试观念
  • 1. (2024·泸县模拟) 微信上曾被这样一段话刷屏:“不管你在哪里遇到军列、军车、导弹车、军机、战舰等军事设备,请不要拍照、录视频发到朋友圈。你的好奇和无意可能会泄漏军事机密。爱国请为国保密!”为国保密,这是(  )

    ①我国《国家安全法》的规定

    ②国家和政府的事情,与个人无关

    ③履行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①②
  • 1. (2024七下·墨玉期中) 材料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材料三: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1. (1) 你怎样理解材料一语句中的"格"?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哪些"格"?
    2. (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要求我们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应该怎样去做?说说榜样具有怎样的力量?
    3. (3) 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 1. (2024七下·墨玉期中) 电影《长津湖》重现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以坚毅的意志击碎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扭转战局,打出中国国威。观众看完纷纷表示“为自己的祖国骄傲。”这个过程传递的情感有( )
    A . 使命感、恐惧感、爱国情感 B . 认同感、归属感、正义感 C . 责任感、自豪感、爱国情感 D . 孤独感、胜任感、正义感
  • 1. (2024七下·墨玉期中) 00后戍边战士陈祥榕,在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中,面对敌方的入侵,产生无比愤怒和激动的情绪,奋勇还击,直至壮烈牺牲。践行了他“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这说明( )

    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

    ②情感是短暂的,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③情感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④情感是不断强化的、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 (2024七下·墨玉期中) 明明进入青春期后,在家总爱和父母对着干,在学校也经常和同学闹矛盾,他感到很苦恼。针对明明的问题,你给他的建议是(  )

    ①要克服逆反心理,主动与父母沟通 
    ②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应顺其自然

    ③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      
    ④学会调控情绪,减少与他人交往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 1. (2024七下·墨玉期中) 近一个学年的初中生活让小华成长了很多,他决定写一篇《自我成长记》,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下面是他列出的反思思路,你赞成的是( )

    ①脸上长满了青春痘→无须大惊小怪→正视身体变化,悦纳生理变化

    ②讨厌妈妈的“唠叨”→大声反抗→直面矛盾心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③数学老师讲错了题→委婉提醒老师,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

    ④同学欺负我→找人揍他一顿→必须回击,以牙还牙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 (2024八下·墨玉期中) 2024年全国两会开辟“委员通道”“部长通道”,为的是传递“好声音”、展示“好形象”、诠释“好政策”,时刻牢记“人民是阅卷人”。在我国,“人民是阅卷人”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在我们国家,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 . 我国一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宪法原则 C . 人民能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D .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1. (2024八下·墨玉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观看今年“两会”的相关实况录像,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材料二:香湾街道的人大代表们始终坚持紧密联系人民群众,认真履行职责:在每年的市、区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们听取并审议政府有关报告;参与多部事关民生的地方性法规制定,从法规的起草、征求意见到表决通过都付出了心血:就邮政大厦楼下道路严重破损问题,香湾街道的人大代表们多次前往调研,通过座谈、接待、质询等形式了解实际情况、寻求解决办法,最终促成问题解决;关于和谐清拆水拥坑2000平方米历史违建,在大会期间提交了两份相关议案,唱响文明新风尚。

    1. (1) 材料一反映我国的两项政治制度是什么?(需写出制度全称)
    2. (2) 结合材料二分析,人大代表们分别行使了哪些职权?(需结合材料)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