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如图漫画《各有所学》给我们的启示有 (    )

    ①未成年人应树立劳动意识,积极主动学做家务

    ②人人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

    ③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学习能够增进家庭和谐幸福

    ④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学习能力差,不必强制学习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九下·榕江月考)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党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

    学习了上述文件精神,同学们认识到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下决心要学好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即道德与法治课)。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呢?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才能学好道德与法治课。

  • 1. (2024·新邵模拟)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同学们“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因为(   )

    ①在实践中能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

    ②在实践中能够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

    ③在实践中学习能够解决存在的所有问题

    ④在实践中能够培养研究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九下·衡阳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诵读文化经典做到知行合一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圈粉无数,热议不休。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句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既能教育干部,又能加强思想修养,是近年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高档次的好节目。

    1. (1) 请你说说《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圈粉无数的理由是什么。
    2. (2) 请你说说习近平引用的下列古语给我们的启示。

      ①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②勤学、明辨、笃实,以此修德,何愁国之不兴,人之不立呢!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 1. (2024九下·东莞月考) 毕业前夕,某班在教室内悬挂了以下横幅。横幅意在告诫同学们(     )

    学无止境,终日探求仍觉少。

    知易难行,知行相资以为用

    A . 要学会把握一切来之不易的机会 B . 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C . 要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减少实践 D . 知行合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1. (2024九上·濠江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文明建设】2020年——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我国城镇居民的图书阅读率、我国农村居民图书阅读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年份

    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

    我国城镇居民图书阅读率

    我国农村居民图书阅读率

    2020年

    81.3%

    68.3%

    19.9%

    2021年

    81.6%

    68.5%

    50.0%

    2022年

    81.8%

    68.6%

    50.2%

    【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以“六个必须坚持”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发挥制度和治理优势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深层次难题。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全面系统推进改革发展。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不断深化对外开放。

    【强国有我】“孔乙己文学”是网络流行语,说的是念了大学,却找不到心仪工作的困顿和苦闷。有年轻人感慨:“学历不仅是我的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1. (1) 材料中图表的数据变化反映了什么?
    2. (2) “六个必须坚持”说明我国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的法宝有哪些?
    3. (3) 为避免走进孔乙已脱不下长衫的困境,我们青少年在今后学习生活中应怎么做。
  • 1. (2024九上·番禺期末) 2023年6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基于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要求中学生(   )

    ①激发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
    ②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学思结合

    ③先学书本知识,以后再去实践
    ④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 (2024七上·期末) 下面是某校八(l)班班务日志的摘录:

    3月19日,12名同学参加了公园管理部门开展的“约‘绘’春天”绘画活动。

    4月22日,全班同学到水稻种植基地上劳动课,部分同学还操作了智能农机。

    5月12日,全班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应急逃生演练活动。

    同学们在日志评论区纷纷留言,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①小哲: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②小怡:在实践中体验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③小天:社会实践不是真正的学习活动     

    ④小晖: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代替课本知识的学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七上·天元期末) 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参加研学旅游,以下是同学们回来后的收获交流:

    小秦:参观人工天河红旗渠,我认识到了人世间一切美好都是劳动的结晶。

    小媛:参观历史博物馆,我发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小荷:参观兵马俑,我感受到十三朝古都西安,历史底蕴深厚。

    小楠:我在秦岭山上发现了一些罕见植物,拍照与生物老师一起研究。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书本知识没有实践学习重要
    ②我们既要读书又要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③生活也是学习,生活也需要探索
    ④学习比较辛苦,研学才能快乐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七上·龙湖期末) 近年来,我市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逐步探索出具有汕头特色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模式,劳动课的正式开设,将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某学校围绕“生产劳动”的教学内容,开展“蔬菜瓜果种植”、“中草药种植”等劳动项目教学,引导学生体验丰富多样的农艺活动和农耕乐趣,获取生活常识。由此可见,我们要( )
    A . 专攻劳动教育 B . 忽略学校课程学习 C . 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 D . 重视在实践中学习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