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年5月,在从广州南站开往普宁站的G6317次列车上,一名男子强行霸占他人座位,面对列车员的多次劝阻,该男子却说:“我花钱买了票,坐哪个位置是我的自由!”最终,该男子被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这启示我们( )

    ①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②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罚处罚

    ③法治和自由的矛盾不可调和

    ④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②④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叮咚、叮咚……”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张明同学携带的手机发出了响亮的声音,老师走到他身旁,要求他将手机上交保管,张明拒绝上交。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同学甲:老师真爱管闲事,我们的手机想带到哪就带到哪,爱怎么用就怎么用,这是我们的自由。

    同学乙: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可以使用手机,但不能把它带进课堂来呀。因为……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网络保护第七十条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材料二:在当下,校园欺凌偶有发生。一名曾在校园中遭到欺凌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起初他们欺负低年级学生,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高年级学生;接着他们欺负住校生,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走读生;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1. (1) 根据材料一,请你从自由的内涵角度对同学甲的观点进行评析。
    2. (2) 根据材料一,请从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法律链接,帮助同学乙续写理由。
    3. (3) 运用“公平正义的守护”的相关知识,谈谈材料二中的日记对我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启示。
  • 1. (2024八下·期末) 全国多地出台相关法规,地铁车厢内禁止电子设备外放声音。对此规定,同学们进行了讨论,下面观点正确的是( )

    ①自由是有范围的,公民在行使自由的时候,必须遵守法律

    ②车厢内人少的时候,我再打开外放声音

    ③地铁车厢是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义务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

    ④声音外放是我的自由,要用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八上·镇雄县期末) 随着“它”经济的兴起,依法养犬、规范养犬、文明养犬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某市自202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养犬管理条例》。对于该条例的实施,市民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小王: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小南: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③小波: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④小陈:养狗是我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3九上·渝北期末) 近年来,居民对养犬的需求不断增长,犬只数量逐年增加,但与此同时,不拴狗绳导致的纠纷和伤害事故也频频见诸网络。重庆市为了规范养犬行为,制定了《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并于2023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文明养犬“立规矩”。养犬管理条例的出台( )
    A . 是为了逐渐取消人们的养狗自由 B . 能更好地保护人们养犬的权利和自由 C . 体现了重庆市政府坚持公正司法 D . 为司法机关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
  • 1. (2023九上·雅安期中) 材料一:近期,全国多地警方发布了多个“AI诈骗”的典型案例。“AI诈骗”是指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冒充他人的身份或声音,通过视频或语音的方式实施诈骗的行为。其常见手段有两种:声音合成和AI换脸。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有不少电商平台对外提供定制AI换脸视频服务,仅需正面半身照即可,成本低至数十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不法分子实施“AI诈骗”提供了便利。“AI诈骗”对他人合法财产和个人信息等构成严重危害。

    材料二: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网络暴力事件,不断刺痛着人们的心。网络世界里,一句恶毒的话语、一个带节奏的帖子、一个随意剪切的视频,经过一次次传播后,影响可能被无限放大,给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随着互联网等新生事物不断发展,相关法律也在随之跟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均对侮辱、诽谤他人行为的处罚、量刑作出相应规定,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也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法。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坚决惩治网络暴力“按键伤人”。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法治知识,请你对如何预防和减少“AI诈骗”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 (2) “人人都有麦克风,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结合材料,从自由与法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 (2023八上·连山) 汶川地震幸存女孩讲述遭遇网暴经历,部分网友利用私信对其进行侮辱谩骂、恶意骚扰;湖南桑植一名高三学生因高考誓词激情澎湃,被网友冷嘲热讽为“疯癫”……最近,几起网络暴力事件引发关注,让人们在震惊愤怒之余,更加呼唤用法治方式、法治办法彻底根治“按键伤人”问题。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能表达,这既受法律保护,也受法律管束。无论披上怎样的网络“马甲”,谁都没有凌驾于他人正当权益之上的特权,也没有肆无忌惮胡作非为的自由。 

    请围绕“法治”“自由”等关键词,就“按键伤人”这一现象写一篇小报道。(不少于80字)

  • 1. (2023八上·田阳期中) 对下边漫画《法“网”》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应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

    ②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网络生活,随意发表言论

    ③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中学生应该坚决远离网络

    ④法律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违反法律可能失去自由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②④
  • 1. 法治与自由的联系
    1. (1) 法治与自由。法治既自由,又自由。
    2. (2)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违反法律可能付出的代价。
    3. (3) 法治是自由的,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 1. 自由的特点
    1. (1)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的、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
    2. (2) 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之内的自由。
    3. (3) 社会生活中,才有秩序,才享自由。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