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常宁期中) “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央视《朗读者》节目中这一金句告诉我们要养成的生活态度有( )

    ①随遇而安    ②乐观自信    ③自强不息    ④积极进取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1. (2024七下·常宁期中) 材料一:我原是一个乐观快乐的女孩,但我的快乐似乎随着我的成长而逐渐减少了。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情,可是,当我遇到困难和麻烦的时候,又渴望他们的帮助;我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有心里话不愿意对别人讲,但又渴望有人能理解我……

    材料二:“24年间,3次飞天,平均相隔约8年。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地走在中国航天的一大步里。这份荣耀,一生自豪!”这是神舟十二号乘组指令长聂海胜的心声。这位从贫穷小镇农家走出的57岁航天英雄,凭着自强不息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三问苍穹,继续飞出中国龙的轨迹”。

    1. (1) 根据材料一,请你说一说用哪些方法可以化解这些青春心理烦恼?
    2. (2) 聂海胜能够“三问苍穹”,体现了青春的哪一品质,我们又该如何做到这一品质
  • 1. (2024七下·常宁期中) 《周易》中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直激励着炎黄子孙奋发向上。下列名言与这句名言蕴含道理一致的是( )
    A .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B .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C .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杨万里 D .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 1. (2024九下·道县期中) 【“独臂飞鱼”续写励志青春】

    他没有右臂,左手举着火炬,却跑得特别自信。他就是杭州亚运会火炬手“独臂飞鱼”宋懋璗,一个非常励志的桐庐小伙,曾经的自卑少年练习游泳后,成为了激励无数人的亚残运会冠军、残奥会冠军。

    从8岁因意外失去右臂后,宋懋璗的人生犹如一部励志史,不仅战胜了自卑,更加努力学习,还通过游泳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全国冠军、亚洲冠军、残奥冠军,一枚枚金牌拿到手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个人等荣誉也接踵而至,他从一个被命运捉弄的人,成为了桐庐的骄傲,杭州的骄傲,中国的骄傲。退役后,他又在赛场外继续拼搏。考上北京体育大学,圆了大学梦。

    过去的宋懋璗,拼命想通过努力赢得别人的尊重,于是成为了冠军;现在的他,更想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下一代人。

    宋懋璗的励志人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人生感悟?(至少答出3点)

  • 1. (2024七下·娄底期中) 江梦南半岁双耳失聪,通过读唇语一路奋斗成为清华博士。她秉持着解决“生命难题”的信念,以异于常人的坚韧人生“感动中国”。她的经历说明了( )

    ①青春充满力量,能战胜所有困难    ②自信是成功的唯一保障

    ③自强的态度助力青春成长    ④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 (2024七下·桥西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6岁的全红婵在杭州亚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中夺得金牌。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天练习400多次,浑身旧伤叠着新伤。夺冠时被问:“你是怎么做到把水花压得那么好的?”她回答:“练的”。15岁的小将陈烨经过长达七年的刻苦训练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得杭州亚运会滑板男子碗池冠军。他夺冠后身披国旗,嘴角上扬,俊朗一笑说:“坚信自己就是“最靓的仔”。”

    材料二:“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1. (1) 结合材料一人物案例,亚运健儿身上有哪些优秀心理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这些品质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着怎样的作用?
    2. (2) 杭州亚运会上,青少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许多青少年把他们视为学习的榜样。青少年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
    3. (3) 结合所学内容,谈谈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中国梦?
  • 1. (2024七下·南充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很多卓越的领导人在青少年时期就确立了远大理想。毛泽东立志献身中华民族强盛,周恩来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邓小平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并于两年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习近平在回忆自己的知青生活时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1. (1) 站在青春的起点,我们怀揣美好的梦想,思考着飞翔的力量有哪些? 
    2. (2) 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践行“止于至善”?
  • 1. (2024·长沙模拟) 感受榜样的精神致敬向上的力量

    春华秋实,感动依然,年度人物故事,是感动,更是感召。让我们一起感受榜样的精神,致敬向上的力量!

    榜样事迹

    他从智慧码头的“门外人”,成为智慧码头的“推门人”——2013年,处在肺癌术后康复期的张连钢,毅然挑起筹建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的重担。他带领团队迅速展开科研攻关,用三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国外常规八到十年建设任务。

    他是流浪进电影的苦儿,依然在跋涉的老戏骨——年近九旬的牛犇,为了演好角色,他常常潜心在生活中学习各种技能,受伤后打上麻药也要完成角色,“我不用人扶,哪跌倒哪爬起来。”

    她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最具价值运动员”——3岁

    就开始游泳的张雨霏,里约奥运会上认识到与国外选手的差距。她决定改变技术,从零开始。平均每四天一次比赛的高强度赛程,如果为自己,可以不去,但是为祖国,她必须去。

    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三位榜样人物的事迹进行综合述评。

    要求:①紧扣人物事迹,点评准确;②要写出行动担当,且做法切实可行,弘扬正能量;③语言表述规范,逻辑清晰;④字数不超过200。

  • 1. (2024七下·武冈期中)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陆鸿,因幼时高烧导致的小脑神经受损、身体残疾。他靠着自强拼搏,将生意从6人的家庭小作坊,发展到目前拥有35位员工的实体相册加工厂,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陆鸿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唯有挫折,才能成就生命的精彩

    ②自强使人不断克服弱点,超越自己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

    ④生命是坚强的,守护生命就会变坚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1. (2024·麒麟模拟)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这首诗说的是,生命即使平凡如苔花,生长在没有阳光的角落里,也要像牡丹一样绽放自己的青春。《苔》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②永不放弃生命的希望 

    ③生命成长不需借助外力 

    ④青春的我们要行己有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