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德江期中) 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是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重要的救灾力量,反映出国家坚持人民至上。
  • 1. (2024·东莞模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段话说明( )
    A .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B .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C . 各级国家机关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D . 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做得不到位
  • 1. (2024·陆丰模拟) 某市充分发挥国家司法救助扶危济困作用,在检察办案中能动履职,协同妇联、民政、乡村振兴部门等各方力量,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司法机关的工作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②对弱势群体的帮扶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③国家的司法救助是弱势群体进行维权的唯一选择

    ④国家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普宁模拟) 今年2月,最高检、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通知,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根治欠薪、违法安排超时加班等社会关注问题,保障劳动者权益。这表明( )
    A . 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 .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物质帮助权 C . 国家尊重保障人权,增进民生福祉 D . 劳动者权益靠加大执法力度就能维护
  • 1. (2024八下·赣州期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 . 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B . 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C . 我国坚持把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D . 我国正在实现同步富裕的目标
  • 1. (2024八下·南城期中) 2023年是现行宪法实施41周年。某校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根据下面的宣传信息可知,中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和维护宪法的哪一原则(    )

    今日中国

    脱贫攻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A . 民主集中制 B . 尊重和保障人权 C . 权力监督与制约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
  • 1. (2024八下·南城期中) 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我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分成小组走出校门,开展了一次国家宪法日和法制宣传日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动吧!

    【宪法宣誓】第一组来到江西人民检察院,看到这里正在举行新任命的检察院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教育发展】第二组来到江西人民政府,他们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副省长对同学们说:“今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突出多措并举,全面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成果,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精神弘扬】第三组来到江西人民法院,在这里他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19日发表的重要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他们了解到,教育系统有2.9亿在校学生,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关系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责任重大,至关重要。

    1. (1) 新任命的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要向宪法宣誓,这有何意义?
    2. (2)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政府为什么要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 (3) 践行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需要青少年的积极学习,请你完成宣传册,阐明宪法宣传日的意义。(至少两条)

      宣传册

      亲爱的同学们: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积极学习宪法,参与宪法宣传日,这是因为:

      ①学习宪法能使我们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法治的历程,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倡议人:八年级(1)班班委

      2022.4.13

  • 1. (2024·上饶模拟) 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报告称2021年至2023年,有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经被唤醒。这表明( )

    ①司法机关维护公平和正义②国家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人民法院是法律监督机关④必须依法规范权力的运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八下·玉州期中)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为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符合事物发展内在逻辑的是( )

    ①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树立尊重人权意识→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②审判机关公正审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确保全民参与执法→努力将人权变为现实

    ④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言论自由→公民可以随意发表意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3八下·台州期中) 面对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保护弱势群体权利,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由此看出( )
    A . 我国政府坚持弱势群体至上 B . 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C . 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D . 我国的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