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蒲城模拟) 图示法是把握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对各知识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 (2024九下·赣榆模拟) 下列三幅漫画所反映的诉讼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     )

    A . 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B . 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事诉讼 C .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D . 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 1. (2024九下·连州模拟) 某大型商场,为了举办“2024 年元旦跨年夜”庆祝活动,要求商场员工必须按时参加“火遍全网的科目三”舞蹈的训练和彩排。结果在一次训练中造成一员工受伤住院治疗,假如你是这名员工,你会(     )

    ①与商场负责人进行协商,要求赔偿。             ②以暴制暴,以牙还牙

    ③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④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④
  • 1. (2024九下·巴南模拟) “哈基米”多用来形容小猫小狗,是可爱的代名词。但城市中的“哈基米”也考验着邻里关系和社会治理。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王某、关某是一对年逾六旬的夫妇,一次晚饭后他们带着宠物狗出门散步,在遇到陈某一家人时宠物狗不断吠叫,陈某家人受到惊吓。陈某及家人与关某夫妇发生口角,在相互辱骂、推搡过程中关某摔倒。随后双方报警,东光分局对陈某作出拘留5日,罚款500元的处罚。此后,关某前往医院治疗,被诊断为:不完全性偏瘫、运动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脑外伤等症状,共计住院200余天。因陈某存在过错,双方就赔偿协商,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关某遂诉至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针对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从邻里关系、社会公德等角度对双方进行劝解。最终双方对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1. (1) 该“遛狗”引发的纠纷,启示我们应(     )

      ①顺从他人又何妨,懂得欣赏它优点②热心公益当尽心,诚信待人应提倡

      ③文明有礼显风范,美好社会我共创④与人为善暖人心,相互尊重显美德

    2. (2) 下面是部分网友对此事件的评论,你赞同的是(     )
  • 1. (2024九下·江新模拟) 在学习《做守法的公民》这一课时,同学们就相关必备知识进行总结与梳理。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有期徒刑是刑罚中附加刑的一种处罚方式 B . 预防违法犯罪只能依赖他律杜绝不良行为 C . 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D . 诉讼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 1. (2024九下·赣榆模拟)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涉及青少年的网络乱象也在不断“花样翻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AI绘图”等技术,对未成年人实施诈骗。预防电信诈骗,需要未成年人(     )

    ①加大打击治理力度,加强社会宣传教育

    ②保持警惕,不轻信要求转账的电话或短信

    ③不交网友,不随意泄露身份信息

    ④遭遇诈骗后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九下·赣榆模拟) 2024年3月份,发生在邯郸市的一起由校园欺凌事件导致的一初中生遇害案引发社会热议。针对校园欺凌频发现象,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活动;2024年5月14日还出台了12个“严禁”,如“严禁校园内发生以多欺少、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等学生欺凌行为,或教师漠视、纵容学生欺凌行为”。这启示我们中学生(     )

    ①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主动远离危险环境

    ②珍视自己和他人生命,加强宣传、教育与安全监管

    ③学会求救和自救,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④校园欺凌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严惩校园暴力犯罪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 (2024九下·阜阳模拟)

    【以案说法与法同行】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

    ★案例一   2024年2月21日,CCTV12社会与法治频道《年关说案》播出一则案例:外甥正月初二去理发,当晚舅舅遭遇车祸去世。舅妈控告外甥“故意杀人,赔100万”。当地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民间习俗不能上升到道德层面绑架人。最终,法院依法驳回了原告舅妈的诉讼请求。

    (1)从诉讼类型看,该案属于诉讼案件。
    (2)该案对于人民法院行使职权有何启示?

    ★案例二   中学生陈某原本品学兼优,自从结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去网吧玩游戏、出入歌舞厅等娱乐性场所。辍学后,加入了一个由10多人组成的团伙,结伙抢劫18起,故意致人重伤4起,劫得财物约6万元,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3)我们应从陈某身上吸取哪些教训,远离违法犯罪?
  • 1. (2024九下·单县模拟) 下列推导中,符合法律知识逻辑的有(     )

    ①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②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有勇有谋地斗争→做法律的捍卫者

    ③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向人民检察院起诉→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④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承担民事责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九下·扬州模拟) 下列四个选项的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A . 法律服务机构与法院 B . 基本权利与依法纳税 C . 主刑与没收财产 D . 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