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情境中四位同学对话的主题最合适的是(    )

    A . 体验劳动我快乐 B . 研学旅行收获多 C . 奉献社会我践行 D . 养成亲社会行为
  • 1.  “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告诉我们(  )
    A .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B .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 .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 . 社会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 1. 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我们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对右面图片理解正确的有(    )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我和邻居李阿姨是业缘关系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1. 温州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如下图),受到各方好评。这一活动告诉我们要(    )

    ①培养亲社会行为    
    ②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

    ③积极参与民主协商    
    ④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欣赏漫画】

      这两幅漫画分别体现了怎样的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

    2. (2) 【行为劝说】2021年,全国各地整治各种乱停共享单车的现象,但有人总喜欢投机取巧,在无人监管的地方随意停车。为此,小明将此现象向有关部门反映。妈妈却说:“这些事和你无关,不要多事。”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劝说小明的妈妈。

    3. (3) 综合上述材料,启示我们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 1. (2024八下·雷州开学考) 社会生活中,在家里,我们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在学校,我们是学生,要认真学习;在祖国的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要报效祖国……这说明( )
    A .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B . 在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身份 C . 每个人都扮演一样角色,承担了不同责任 D . 我们的身份具有不确定性,随时发生变化
  • 1.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下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只有主动关心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从不同的角度,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④我们每个人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八下·衡阳开学考) 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体现的社会关系与其建立的基础对应正确的是(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血缘关系 B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地缘关系 C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血缘关系 D .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业缘关系
  • 1. (2024八下·黄冈开学考) 你若是一片美丽的树叶,你得长在大树上,和它一起生长,一起蓬勃,又不忘伸展在空中,和太阳招手,发出自己的声响;你若是一棵大树,你得长在森林里,和它一起进入生命的互动循环,又不忘挺立舒展,成为独特的风景;你若是一片森林,你得长在大地上,和它一起编织巨幅画卷,为它涂抹最美的葱绿和生机。这主要启示我们( )
    A . 生命具有脆弱性,要懂得敬畏生命 B . 个人是社会的一员,应该融入社会 C . 人们在社会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 . 社会发展进步不需要每个人的奉献
  • 1. (2024八上·来宾期末) 材料一:围绕所学知识,小福同学搜集了以下名言:

    ①社会犹如一台机器,每个人都是机器的零部件。

    ②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③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材料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二选一”、数据“杀熟”、虚假交易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将面临更严格、更细致的监管。

    材料三:2023年7月18日至19日,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大会主题为“网聚文明力量奋进伟大征程”。发布了《中国网络文明发展报告2023》《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网络文明建设成果。

    1. (1) 根据材料一,运用“我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解读上述名言蕴含的道理。
    2. (2) 上述材料二《规定》的出台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应?
    3. (3) 携手建设网络文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