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某校九年级时政社团围绕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1. (1)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扭转近代以后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历史时期

      铁的事实(重大成就)

      历史结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坚持中国领导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进行改革开放,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两项即可)

      以上是同学们搜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有关资料,请你补充完成表格。

    2. (2)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请你列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有哪些(2项即可)?

    3.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该时政社团开展以“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讨论交流,请分享你的看法(至少回答5个方面的举措)。

  • 1. (2024·广西模拟) 伟大的目标在召唤,从2020年到2035年再到2050年,中华民族将一张蓝图描绘到底。下列对这张美好蓝图所示逻辑理解正确的是(   )
    A . 摆脱贫困落后→解决温饱问题→达到小康水平 B . 达到总体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 (2024·模拟) “这些年来,我们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大仗一个接一个,每一仗都是靠全体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斗争闯过来的。”总书记的这一金句启示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    )

    ①回避各种风险    ②弘扬中国精神    ③凝聚中国力量    ④以人民为领导核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寻乌模拟) 下面体现了“时代精神”的核心的有( )                                                                                              

    ①婚俗改革试验

         ②无人驾驶车

       ③藏在三星堆的文物

        ④VR产业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 1. (2024·浙江模拟) 下图时间轴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奋斗目标解读正确的是(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B . 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C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D . 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 (2024九下·鄞州月考) 2024年1月,15岁的九年级学生小童在学完道德与法治课程后进行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其中与中国未来的奋斗目标相符的是(   )
    A . 16岁,成为一名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勤奋学习的高中生 B . 25岁,下乡开展“精准扶贫、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工作 C . 30岁,带着家人乘飞机去北京天安门共祝祖国实现中国梦 D . 40岁,策划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庆典活动
  • 1. (2024·浙江模拟) 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明晰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中,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①② B . C . ③④ D .
  • 1. (2024·玉溪模拟) 梁启超曾预测,“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在方志敏笔下,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如今,中华大地山河展新颜,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回首过去,我们有自信告慰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更有底气作出宣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对于中国梦,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②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③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可以轻轻松松、一马平川就能实现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玉溪模拟) 2023年6月,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全区上下守望相助,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保持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②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④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宝安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某学校开展“传承中华文明赓续文化血脉”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邀请你参加本次体验式学习。

    第一站:图书馆

    典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智慧,蕴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勉励青年“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这句话引用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的第七篇。

    原典释义:春秋时期,齐景公常常按照自己的好恶对臣下滥行赏罚。相国晏子进谏道:从前夏商周三代兴盛时,君主喜欢那些对国家有利的人,厌恶那些对国家有害的人,所以天下太平、百姓安乐。

    第二站:博物馆

    博物馆秒变“课堂”,同学们在参观中学习。

    展厅1

    推出“文明丽迹——北魏平城与云冈石窟艺术展”。本厅展出了有1500多年历史的云冈石窟相关展品共237件(套),并通过数字化采集、3D打印技术精准还原气势恢宏的洞窟、形态各异的雕塑与绚丽多姿的壁画。

    展厅2

    推出“光辉历程重大贡献——东江纵队革命历史图片展”。展览深挖东江纵队历史,并参考党史、军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出图片375幅,全面反映了东江纵队的革命历程和铸就的“东纵精神”。

    展厅3

    推出“逐梦湾区——港澳青年在深圳”。展览征集了大量有关港澳青年在深圳创业、就业、生活的物证,展示了深港澳三地从“硬件互通”到“软件兼容”,从“北上创业”到“双城生活”的变化。

    第三站:深圳宪法公园

    为迎接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深圳市推出原创宪法宣传主题皮影戏《宪法伴你“童”行》,在光影交错中演绎人民群众身边的法治故事,为市民奉上“普法+非遗”皮影戏盛宴。近年来,全市掀起了学习宣传宪法的热潮,“法官进课堂”“模拟法庭”“法治集市”等特色宪法教育活动受到了广泛喜爱。

    1. (1) 结合上述典故内容,请谈谈“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2. (2) 同学们在观展后纷纷感叹:“这次参观让我们对文化有了底气,坚定了文化自信。”请你结合三个展厅谈谈同学们有文化底气的理由。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3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