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长沙期中) 【经济发展“新”意扑面】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感受中国蓬勃发展的活力,坚定发展信心,某校学习兴趣小组围绕“关心国家发展”的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以下信息。

    材料—: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为数据节选。

    项目

    数据

    同比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126万亿元

    5.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万元

    6.1%

    国内旅游出游人数

    48.9亿人次

    93.3%

    材料二:时代在变,我国货物贸易结构也在变。以往服装、家电、家具被称为我国外贸出口的“老三样”;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走俏海外市场,折射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治理优势。主要体现在:政企联动,以政策护航支持经营主体;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为“新三样”奠定坚实基础;拓展海外市场,深耕国内市场,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为“新三样”创造发展空间;我国高端人才和基础劳动力人数增加,人力资源优势为“新三样”提供有力支撑。

    1. (1)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一反映了哪些信息?并说说三个项目之间的关系。
    2. (2) 结合材料,阐述我国如何利用治理优势实现外贸“老三样”向“新三样”的转变。
  • 1. (2024·长沙模拟)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材料一:当前,我国具有产业体系完备、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同时又存在着产业竞争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不足等问题。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如智能家居可通过手机或语音实现远程控制,智慧医疗通过远程诊疗、健康监测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极大地方便人民的生活。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大湾区核心引擎之一,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积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和清洁生产,打造一批国家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特别是促进石化产业绿色转型。

    ★着力建成国际交往中心城市,主动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拓展全球“朋友圈”和“侨友圈”,重塑中国与世界链接的南大门。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义。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广州应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1. (2024·红河模拟) 【科技自强厉行法治】

    芯片是信息产业的“心脏”,也是各国战略与竞争的重要领域。中国芯片需求大,但自给率低,加之受到美国打压,发展面临困境。在党和国家大力支持下,华为Mate60Pro手机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突破了封锁,这不仅仅是中国企业的胜利,也是全球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民法典、刑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都对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市场监管总局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恶意申请注册商标等违法行为,着力维护创新环境。

    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和水平,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稳步提升。

    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创新”为主题,旨在通过宣传,共同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1. (1) 请运用创新的知识,谈谈国家大力支持研发“中国芯”的重要性。
    2. (2) 请运用厉行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
  • 1. (2024·贵州模拟) 【富强与创新】

    材料一:202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我们的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快速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天宫、天眼、蛟龙、悟空等科技创新成果奔涌而出。人民通过改革过上了幸福生活,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材料二:2023年上半年,高技术生产彰显韧性。“神舟”升空、大飞机首航,带动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航空航天铝材产量增长23.3%;智能消费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带动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相关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

    1. (1) 请你结合材料一,列举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2. (2) 材料二中科技创新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得益于我国实施哪些战略?
    3. (3) 创新决胜未来,作为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 1. (2024·揭阳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内篇: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新表述,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国际篇:

    材料二: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从新起点再出发,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健康之路、绿色之路和数字之路上继续扎实推进,携手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擘画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蓝图。

    材料三:【共筑繁华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将会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繁荣之窗、幸福之窗。青年是世界的未来,“一带一路”离不开青少年朋友的热情参与。

    1. (1) 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我国怎样才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少从三个不同方面作答)
    2. (2) 根据材料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体现了我国高举什么样的旗帜?
    3. (3) 结合材料三,谈谈青少年应如何为“一带一路”发展贡献力量。
  • 1. (2024·揭阳模拟)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它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对“新质生产力”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属于制度创新

    ②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④企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唯一主体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阳春模拟)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L的变化体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横坐标极有可能是( )

    ①注重环境保护,降低产业耗能    ②坚持科教兴国,加快科技创新

    ③完善生育政策,增加人口数量    ④加大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阳春模拟)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其中,“新质生产力”被广泛传播,入选2023年十大流行语。对“新质生产力”解读正确的是( )

    ①企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唯一主体

    ②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

    ③新质生产力只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创新,没有实际意义

    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阳春模拟) 【关注全国两会,关心国家发展】

    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九年级同学搜集并整理了以下报告内容,请你运用所学解决相关问题。

    摘录一:过去的一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着力抓好民生保障,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聚焦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6600多万纳税人受益。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

    摘录二:习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三个特点:一是“新”,也就是创新,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二是“质”,关键在质优,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三是“生产力”,它的本质就是符合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

    1. (1) 阅读摘录一,从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民生温度?
    2. (2) 阅读摘录二,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市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 1. (2024·普宁模拟) 1月19日,习总书记在“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上提出:希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定科技报国理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这说明( )
    A . 坚持人才是第一动力对建设科技强国意义重大 B .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 . 国家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D . 科技创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