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八上·永修开学考)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个方面,全方位构建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制度体系。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等社会关注度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作出了积极回应。

    2020年前11个月,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约3.47万人,起诉约5.07万人。2020年,最高检与公安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推动解决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发现难、发现晚问题;联合教育部、公安部共同出台《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有效预防了未成年人犯罪。

    1. (1) 拟题:运用所学观点,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

    2. (2) 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 1. (2023八上·平潭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6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并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要求,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

    材料二:2023年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关于今后一年工作的建议,报告指出,要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统筹安排未来五年立法工作,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抢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科技、民生、社会、文化、环保、安全、国防领域的立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

    材料三:在丰富多影的生活中,孩子的健康成长成为家庭教育必谈的话题。以下是小闽与爸爸的对话。

    小闽:爸爸,还有哪些对我们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我们该为法治建设贡献什么力量呢?

    爸爸:孩子,保护你们的法律有很多……法律为你们护航,你们也需与法同行……

    1. (1) 材料一具体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和哪一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从法治的角度,谈谈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关于立法工作建议的意义。
    3. (3) 请你补充完整爸爸的观点。

      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很多:

      法律为未成年人护航,青少年也需与法同行:

  • 1. (2023七下·滨海期末) 法治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根据相关材料作答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这是中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将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有力的法治保障。 

     【尊法学法】 

     你还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请列举两部) 

  • 1. (2023七下·滨海期末) 《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从2022年5月1日起,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落实这一规定( ) 
    A . 能确保所有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B . 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C . 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D . 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
  • 1. (2023七下·新城期末) 【走进法治天地】 

     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历来是一年一度“两会”的热点话题。在2023年3月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工作报告中通报了一年来在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活动上所做的各种努力,并对进一步维护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作了阐述。 

    1. (1) 为了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们国家已经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请回答具体是哪几道防线。 
    2. (2) 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3. (3) 请你列举我国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专门法律。 
    4. (4) “熊孩子”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当今社会。近几年,关于“熊孩子”的新闻层出不穷,甚至是危害社会,均有“熊孩子”的身影。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引起一系列“熊孩子”事件的真凶到底是什么? 

       请你从法律和道德角度,谈谈作为一名青少年,应如何避免自己成为一名“熊孩子”。 

  • 1. (2023七下·西安期末) 【走进法治天地】

    材料一:观察漫画,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二:近年来,网络平台主体责任缺失、主播良莠不齐、打赏行为失范等问题频发,导致未成年人沉溺直播、参与打赏,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带来很多社会问题。针对这种乱象,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意见》主要包括: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不得从事主播、取消打赏榜单等内容。

    1. (1) 材料一中漫画一体现了法律与生活是怎样的关系?(回答两点即可)
    2. (2) 结合两幅漫画和所学知识,谈谈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二,请列举两部我国颁布的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
    4. (4) 以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为背景,谈谈青少年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 1. (2023七下·济南期末)  2022年11月18日,我国首部《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发展报告蓝皮书(2022)》发布,填补了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发展领域系统研究的空白。它的发布( )
    A . 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各项权利 B . 能够确保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 C . 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 D . 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 1. (2023八上·广州开学考) 【感受法之关爱,履行法定责任】

    2022年1月1日起,带娃这件传统的“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开启“依法带娃”时代,用法治的力量给未成年人撑起一片蓝天。

    材料一:【新法速递】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普法时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节选

    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第五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材料三:【法律适用】

    未成年人王某频频实施盗窃,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鉴于家长对王某疏于管教,2022年1月11日,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向王某的父亲发出《家庭教育令》,责令其履行好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这是今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南宁市发出的首份《家庭教育令》。

    1. (1) 材料一体现了法律的哪一显著特征?
    2. (2) 请结合以上材料,从“法律的作用”角度,分析《家庭教育促进法》对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 1. (2023八上·涪城开学考) 我国宪法和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除此之外,为了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我国专门制定了(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1. (2023七下·朝阳期末) 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走进法治天地,感受法律关爱”学科素养竞赛,请你参与答题。
        家庭教育实现“依法带娃”是当今的热点话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它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又一法律保障。
     
        202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严重监护失职、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等问题,发出“督促监护令”7.6万余份,受理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400余件……全国检察机关共有近4万名检察官在7.7万所中小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携手各方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法治艳阳天。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宣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报告中提到,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坚持法德兼施,才能有力护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1) 我国把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护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2. (2) 除了以上法律,我国还颁布了哪些专门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的法律? 
    3. (3) 写出材料中所体现的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两条防线。
    4. (4) 作为青少年,应如何正确对待宪法和法律所给予的特殊保护? 
    5. (5) 材料中体现了我国坚持怎样的治国基本方略? 
    6. (6) 根据材料谈谈法治对中国梦的实现有何意义。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