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白塔模拟) 【遵法守法,文明上网】

    材料一   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我国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习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

    材料二   2024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1. (1) 根据材料一,谈谈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 (2) 除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还有哪些法律专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 (3) 根据材料二,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营造绿色放心网络环境?
  • 1. (2024九下·辽宁模拟)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上述材料体现了(     )
    A .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 .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 .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 1. (2024八下·齐河月考) 在我国,法律是针对普通人制定的,作为国家领导干部即使违反了法律,也不应受到法律制裁。

    判断:(        )   理由:

  • 1. (2024八下·齐河月考) 疫情防控期间,货车司机刘某在高速路口拒不停车配合疫情防控检查登记,强行闯卡。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对刘某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罚款500元的处罚。该案例告诉我们(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处罚

    ③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④言行须有度,违法必担责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九下·铜山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目前,人民法院共审结“满12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获刑”案件4件4人,犯罪人年龄在12至13周岁之间,被依法判处10至15年有期徒刑。最高法强调,要在处罚上坚持“宽容但不纵容”,对该惩处的要依法惩处。(2024年4月16日央视新闻微博)

    在公众的广泛认知里,未成年人总是与花朵、希望等寓意美好的词汇相关联。然而,近年来校园的霸凌事件不断发生,不少未成年人依仗自己是“未成年人”的身份为所欲为,央媒发声:年龄不应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

    1. (1) 请从“自我防范”的角度,谈谈此材料对我们青少年成长的启示。
    2. (2) 甲、乙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请对两人的观点进行综合评析。

  • 1. (2024七下·滨海月考)

    阅读时事热点,回答问题。

    时事热点

    体现的法律特征

    近年来,我国反腐力度不断加大,“老虎”“苍蝇”一起打,一大批贪官纷纷落马。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2023年5月,江西省德安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寻衅滋事案。刘某某酒后为发泄心中烦闷持刀砍伤自己,后持刀出门砍砸路过车辆,连警车都没放过,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1)结合所学知识,依序写出上面表格中这些时事热点所体现的法律特征。

    如果把集体比作一只木桶,我们就是构成木桶的木板。集体利益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只要有一个集体成员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集体的利益就会从他这块最短的木板形成的缺口中流失。

    (2)你认为一个良好的集体应该具备什么特征?在集体建设中,我们应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让集体的和声更美呢?

    2023年1月17日,“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评选结果揭晓。全国首份家庭教育令入选十大案件: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法院对法定监护人陈某发出《家庭教育令》。裁定要求陈某多关注被监护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与被监护人同住,养育陪伴,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家庭教育令是由人民法院发出的带有强制力的司法令状,是依法约束和惩戒家庭教育中“养而不教、监而不管”行为的有力司法手段。该案也给父母们“依法带娃”上了一堂法治公开课,让家庭教育更好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建设法治中国,公民要依法办事。请你谈谈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 1. (2024七下·滨海月考) 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下列选项符合底线思维要求的是(     )
    A .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B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 .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D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 1. (2024七下·滨海月考) 每到放学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学校门口有警察在执勤,为同学们的安全保驾护航。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学校保护 B . 家庭保护 C . 网络保护 D . 政府保护
  • 1. (2024七下·滨海月考) 依据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们都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我们的父母作为社会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管是在道路上步行或是驾车我们都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   )
    A . 法律指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 B .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C . 法律只和中学生相依相伴 D . 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
  • 1. (2024九下·海州模拟)

    2023年12月初,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全国各地开展了“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主题的宪法宣传活动。我校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活动。

    活动一班报比赛

    (1)下面是九年一班宪法知识班报,请你完善相关内容。

    宪法规定

    内容解读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对我国①的规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实行国家权力的机关是②

    ②在国家机构中居于③地位

    第七条:④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国家保障其⑤

    活动二了解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

    职权

    解释宪法和法律

    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为受到非法侵害者提供法律救济

    (2)根据职权填写相应的国家机构

    活动三猜谜语

    (3)谜语一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谜语二尚未成年,特殊保护。

    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第一阵地,保护基础。

    ——打一法律名称⑨——打一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防线⑩

    活动四故事会

    故事一.小亮早晨乘坐公交车去上学,刚上车几分钟,就有乘客说钱包不见了。有人建议司机停车,并对全体乘客进行搜身检查,小亮表示反对。

    故事二.媛媛周末陪妈妈去医院打针,邻床的一位阿姨大声播放短视频,媛媛礼貌地提醒阿姨将手机音量调小或用耳机收听。

    (4)请从“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的角度,为故事中小亮的做法找到依据,故事二对公民正确行使自由和权利有什么启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