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柳北模拟)  《史记·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大禹治水事迹最能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 )
    A . 自强不息精神 B . 无私奉献精神 C . 爱国主义精神 D . 民族主义精神
  • 1. (2024·江西模拟) 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位于绵阳市北川县,北川禹穴沟是一条十几里长的峡谷,峡内岩崖陡峭,怪石嶙峋,桥头李太白书“禹穴”二字犹存。它是古代夏朝创始人大禹的出生地,自古称为“神离故里”。下列事件与大禹相关的是( )
    A . 治理洪水泛滥 B . 教人们冶铁技术 C . 主持修建都江堰 D . 主持修建惠泽堰
  • 1. (2024·中山模拟) 《史记•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一传说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 . 夏有禹,终称王 B . 除水患,稳民生 C . 夏传子,家天下 D . 炎黄德,尧舜继
  • 1. (2024七上·潮南期末) 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发生过很多大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花了十多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除了水患,造福了人民。他所治的“水”是( )
    A . 黄河 B . 长江 C . 珠江 D . 淮河
  • 1. (2024七上·期末) 中国流传着大量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 比如“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等,这些神话或传说共同彰显了古代先民( )
    A . 顽强不屈,愈挫愈勇的奋斗精神 B .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 C . 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D . 公而忘私,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
  • 1. (2024七上·巧家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泽同学在“历史知识进校园”活动中承担“变革创新与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展板的设计任务,他通过搜集资料,摘抄出如下资料:

    禹改堵为疏,治水成功

    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提高了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为“百代都行秦政制”奠定了基础

    1. (1)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变革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80字)
    2. (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从中国古代历史中学到什么经验?
  • 1. (2024七上·五华期末) 他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他”是( )
    A . 黄帝 B . 炎帝 C . 蚩尤 D . 大禹
  • 1. 观察下面三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他们的主要事迹以及影响。(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 1. (2024七上·杭州期中) 下图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A . B . 黄帝 C . D . 大禹
  • 1. 为了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某校九年级(2)班学生开展了项目化学习,下面是某组同学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据此可知,其学习主题是( )
    A . 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 . 原始农耕生活 C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 . 远古时代的传说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