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上·浏阳期末) 考试选官是历史的进步,又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官考试除另有法律规定外,分为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关于考试资格,凡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

    文官高等考试分甄录试、初试、大试。

    1甄录试为笔试……甄录试落第者,不能参加初试,

    2初试。先笔试,后口试……初试及第者,授以学习员证书,由国务总理咨送各官署学习2年,学习员学习期满时,由各该长官呈请大试。

    3大试。也是先笔试,后口试。考试科目为现行法令解释、设案之判断、草拟文牍……第三次落第者,不得再考。文官普通考试的科目为国文、历史、地理、笔算、法学通论、经济学6门……考试及格者,授以试补官证书,按照其等第的高下,依《文官任用法》叙补。

    ——据1913年《文官考试法草案》整理

    材料二

    二战以来,西方传统文官制度体系中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官分途原则发生很大变化,逐渐呈现出相互交融的态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国家的文官试图打破“政治中立”的樊篱,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随着政府所处环境以及文官制度核心价值观的变化,传统文官永业原则受到挑战。统治阶级为实现自己的阶级统治往往僭越制度的规范,典型的做法就是不经过考试任用的程序直接任免文官;另一方面,出于技术方面的考量,西方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将行政职位的一部分特别是高级职位向社会开放,不拘一格招揽优秀人才,这淡化了考试任用的制度刚性。

    ——摘编自秦勃《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官制度的嬗变与重构》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以来西方文官制度演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析原因。
  • 1. (2023高二上·天津市期末)  有学者认为:“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创立、形成和发展时期,其中南京临时政府和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草创时期,北京民国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形成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发展时期。”下列选项中符合形成时期的是( )
    A . 设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B . 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 C . 设考试院,选拔和任用人才 D . 颁布《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等法规
  • 1. (2023高二上·温州期末)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公务员任用法》,规定凡“曾于中华民国有特殊功勋,或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勋劳,或致力于国民革命七年以上而有成绩,经证明属实者”可免试任为公务员。这一规定(   )

    ①强调特殊功勋的正向意义

    ②意在保持行政连续性与稳定性

    ③存在方便任人唯亲的弊端

    ④确立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 孙中山在谈及文官管理时说:“文官应立志以国家为己任,把建设将来社会事业的责任担负起来,凡职业无论高卑,若不能立志,虽做皇帝,做总统亦无事可做;若能立志,则虽做一小官,做一工人,亦足以成大事。”孙中山在此强调了官员的( )
    A . 家国情怀与办事能力 B . 社会地位与职业操守 C . 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 D . 公仆角色和道德修养
  • 1. (2023高二上·浙江期中) 《鲁迅日记》载:“民国元年 8 月 22 日晨见教育部任命状, 余为佥事。”下列表述符合当时实际的是 ( )

    A . 文官考试由铨叙局负责 B . 文官考试由考试院负责 C . 女子可以参加文官考试 D . 文官考试制度尚未建立
  • 1.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1912年的民国众议院议员选举法第四条效仿日本选举法,规定:选民资格为“一,年纳直接税二元以上者;二,有值五百元以上之不动产者”,但中国当时不存在所得税和营业税,所缴纳直接税的大多数是农民与地主,五百元不动产包含的田产、房产等是很多资产者所没有的。这一规定( )
    A . 表明日式民主难以促成我国政治近代化 B . 造成中国近代化转型的外部动力不足 C . 反映出精英政治与大众民主间矛盾重重 D . 说明当时制度设计与中国国情相脱离
  • 1. (2023高二上·金华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为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科举分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与重点在于推荐(所谓“乡举里选”)的察举相比,科举制度的特点在于,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较之于察举制,科举制打破了与“德”“名”相关联的门第背景的限制,是一个重大历史进步;但它完全按考试成绩选拨人才,显然亦非一切方面都优于察举。

    ——改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在当时英国期刊文献和议会辩论中,竞争考试的观念均与中国有关;议会内外都认为考试制度是中国创立的制度,而且没有人加以否认;没有任何其它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展权。

    ——改编自“(1855年)英国文官制度改革议院辩论记录”

    材料三 孙中山提出了以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的思想。他曾说:“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救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孙中山完成了从科举考试到文官考试的对接,奠定了我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基础。他的文官考试思想和他下令规划、公布的考试法规,不少重要内容后来为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所沿用。

    ——摘编自《孙中山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贡献》(《光明日报》)

    1. (1)  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科举制与察举制相比的“重大历史进步”之处,扼要说明科举制“亦非一切方面都优于察举”的主要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西方文官制度采纳的中国古代科举制中的若干重要理念,并结合19世纪中期相关史实,简要说明当时英国举行“文官制度改革议院辩论”的重要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提出“以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思想的缘由,并简析这一思想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 1. (2023高二上·金华期中)  1931年7月,第一届高等考试(俗称高等文官考试)进行,考试分为甄录试、正试、口试三试,前试及格方能进入下试。一试内容包括国文、公文、党义、历史、地理、宪法、政治学、经济学等等;二试针对不同类别的应试人员分别设置;三试考察应考者处理问题的能力,带有随机性。据此可见,当时文官考试( )
    A . 注重专业考察 B . 采取了甄别审查的方式 C . 程序较为规范 D . 实现了真正的公平公正
  • 1. (2023高二上·余姚期中) 下表是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的两种主要方式的相关内容,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 . 表①和表②分别是甄别和考试两种方式 B . 表①的报考条件是年满21岁的所有国民 C . 表②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D . 表①和表②都是《公务员任用法》的规定
  • 1. (2023高二上·江山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责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故就宋代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 莫不有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材料二 容闲是中国最早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的留学生,被称为“中国留学第一人”。由于容闳一生的追求和主要成就是促成一百二十名幼童赴美留学,因此又有“近代中国留学生之父”的美誉。“幼童留学计划”开创了近代中国留学的先河,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特开新纪元”的创举。

    ——波《论容闳西学东渐的价值理念及实践》

    材料三 要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建设的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要坚持和健全重大问题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制度。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条例》,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监督、培训、交 流、回避等一整套管理制度。要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理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加强宏观管理。

    ——摘自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的通知》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钱穆所说“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从官员选拔的角度阐释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阐述清政府进行选官制度变革的原因与表现,并概括上述选官制度的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