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惠东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0—1944年,美国人口增长了4.7%,而全美高校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数却减少了近33%,硕士学位人数减少近50%,博士学位人数减少30%以上。美国科技研发办公室主任万尼瓦尔·布什在1945年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频频使用了“人才赤字”概念。为此,美国政府为退伍军人提供大学教育、设立奖学金制度等多管齐下,加快人才培养。人才赤字问题不仅未彻底解决,而且呈常态化趋势。

    ——梁茂信:《冷战与美国人才吸引机制的形成(1945—1960)》

    材料二  建国初期海外留学知识分子归国人数调查表(1949.06—1966) 单位:人

    回国时间

    回国人数

    1949.8—1950.6

    700~800(估)

    1950.7—1950.12

    500(估)

    1951.1—1951.12

    452

    1952.1—1952.12

    128

    1953.1—1953.12

    89

    1954.1—1954.12

    63

    1955

    150(估)

    1955.12—1956.10

    158

    1957

    103

    1958

    46

    1959

    18

    1960—1966

    61

    ——余琳珣:《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海外知识分子回国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5—1960年美国出现“人才赤字”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技人才与国家发展”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 (2024高二下·浙江开学考)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人类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集中的手工工场,相对于分散的作坊而言,是一种大型的生产组织,它把所有劳动力和不同工序集合在同一场所。在手工工场里,日趋细致的劳动分工已成为生产的基础。这一时期,产生很多发明,采用新的技术,改进生产工具。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对工人的训练和要求,奠定了日后工业化大生产所必备的组织秩序,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手工工场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它面向市场而进行生产。

    ——改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整批整批产业军的统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第一次技术革命

    从纽可门的单作用蒸汽机到瓦特的双作用蒸汽机的发明用了72年

    从发明到应用:蒸汽机为84年

    第二次技术革命

    从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开始, 到美国人交流电动机发明用了57年

    从发明到应用:电动机为65年; 无线电为35年; 雷达为15年

    第三次技术革命

    代表性技术电子计算机 1946年问世, 在30年时间内经历了5代;运转速度增加30多万倍; 体积缩小到三分之一

    从发明到应用: 原子能利用为6年; 电子计算机为5年; 晶体管为4年; 激光器为1年

    科学知识增长率

    20世纪50年代每年增长9.5%;60年代为10.6%;80年代为12.5%

    —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工业革命前英国手工工场呈现的发展趋势,并概括手工工场的发展为日后工业革命开展而奠定的基础。
    2. (2) 根据材料二,以“市场”为视角指出进行工业革命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结合所学,写出当时“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的新生产组织方式及“蒸汽和机器”催生的两样新交通工具。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三次技术革命相对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而言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以科技为视角概述进入20世纪以来出现这些新变化所具备的条件。
  • 1. (2024高二下·云南开学考) 近些年来中、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在角逐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矛盾与利益摩擦。这刺激了各国人工智能科学家、工程师们竭力为本国利益去做出前沿高端的成果,在历史“合力”中谱写人工智能新时代。这说明(   )
    A . 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决定国家的发展前途 B . 国际关系恶化根源于人工智能竞赛 C . 国家科技水平集中体现人工智能领域 D . 人工智能研究竟赛蕴含着家国情怀
  • 1. (2024高三下·梅河口开学考) 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    )
    A . 经典力学的诞生 B . 进化论的传播 C . 电气革命的出现 D . 量子论的提出
  • 1. (2024高三下·荣昌开学考) 下图为1970年、199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出口中所占份额。由此可知,这些国家(   )

    A . 不同程度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 . 经贸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 C . 科技革命推动制造业的内部调整 D . 第三产业的比重显著提升
  • 1. (2024高二下·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机器人的诞生1959年,美国人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英格伯格负责设计机器人的“手”“脚”“身体”,即机器人的机械部分和完成操作部分;德沃尔设计机器人的“头脑”“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即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这个机器人的功能和人的手臂的功能相似。它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实用工业机器人。此后英格伯格和德沃尔成立了尤尼梅逊公司,兴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第一批工业机器人被称为“尤尼梅特”,意思是“万能自动”。1962年美国机械与铸造公司也制造出工业机器人,称为“沃尔萨特兰”,意思是“万能搬动”。至此“尤尼梅特”和“沃尔萨特兰”就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至今仍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

    ——摘编自张婷婷主编《世界通史》

    世界上第一个工业机器人的诞生给了我们诸多启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一个启示,并对该启示进行分析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 1. (2024高二上·西城月考) 技术进步与经济生活

    材料一  一组反映社会状况的绘画作品







    图1  19世纪英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伯明翰   


    图2  1825年,英国斯托克顿到达林顿的铁路通车,这是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图3  电话交换机前的女工(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  电话,当时电话要通过总机转接)
     

    材料二  16-20世纪部分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单位:%)

     

    1870-1913年

    1913-1950年

    1950-1973年

    1973-1998年

    西欧

    2.10

    1.19

    4.81

    2.11

    日本

    2.44

    2.21

    9.29

    2.97

    亚洲(不含日本)

    0.94

    0.90

    5.18

    5.46

    拉丁美洲

    3.48

    3.43

    5.33

    3.02

    东欧和前苏联

    2.37

    1.84

    4.84

    -0.56

    非洲

    1.40

    2.69

    4.45

    2.74

    材料三  1900-2015年中国、美国及世界国民生产总值 (单位:10亿 1990年国际元)

     

    1900年

    1950年

    2001年

    2015年

    中国

    218

    240

    4570

    11463

    美国

    312

    1456

    7966

    11426

    世界

    1973

    5326

    37148

    57947

    ——摘编自《世界经济千年史》

    1. (1) 观察材料一,从中选择两幅图 , 简述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史实,阐释科学技术和国际组织是如何促进该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
  • 1. 据如表可知,大豆种植在美洲逐步推广。这主要是因为(    )

    1765年

    原产于中国的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

    19世纪末

    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1931年

    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1954年

    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A .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B . 大豆品种的适应性强 C . 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D .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 1. “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表明,1950年,工业化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是不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的10倍。到1965年,这一比例是15:1;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世纪末,这一比例是30:l”。关于这组数据的分析,其中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
    A . 发展中国家只是提供廉价的原料和加工,消费能力并非全球化 B . 工业化国家战后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促进了经济稳步增长 C . 战后的冷战格局,阻碍了工业化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技术输入 D . 科技革命使得工业化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中女性就业人数已经占工人总数的40﹣50%,而发展中国家只有20%,伊斯兰国家仅为10%,甚至更少。据此,正确的结论是(  )
    A . 发达国家女性取得了与男性平等地位 B . 性别平等程度与工业化进程相关 C . 宗教是影响女性就业的主要因素 D . 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高于伊斯兰国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81页